“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近年來,遼中縣始終把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促進村黨組織書記發揮作用作為農村黨建工作重點來抓,通過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提升整體素質,不斷加強監督管理、創新激勵機制,著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敢于擔當、戰斗力強、帶動力強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激發了村級組織活力,為遼中縣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
遼中縣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形成縣、鎮黨委直接抓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鮮明導向,多措并舉,“給力”村黨組織書記。
組織給力———遼中縣建立縣委定期研究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多次召開常委會、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解決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縣委組織部不斷完善村黨組織書記考核、評議辦法,指導鎮(街道)黨(工)委開展工作,推動任務落實。
政策給力———遼中縣不斷完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具體意見,先后制定了《遼中縣村黨組織書記目標管理考核實施意見》《遼中縣各鎮黨委抓村黨組織建設責任實施細則》《關于在全縣村黨組織書記中開展“一定雙述雙評”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對促進村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發揮作用進行規范指導。
領導給力———遼中縣委書記陳世海在“書記抓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工作中,專門將“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確立為基層黨建項目,親自研究部署相關工作。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切實履行抓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直接責任人”的責任,落實各項政策,支持村黨組織書記開展好各項工作。
拓寬選拔渠道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
遼中縣在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過程中,總結形成了“選”“用”“儲”三方面成功經驗。
選———以“一好雙強”標準拓寬視野。按照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標準,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采取從優秀村干部中“挑”、從致富帶頭人和企業優秀經營管理人才中“育”、從復員退伍軍人中“選”、從機關干部中“派”、從大中專畢業生中“考”等形式,拓寬來源渠道,不拘一格選人才。
目前,全縣村黨組織書記中,有116名農村致富帶頭人和企業經營管理者、22名復員退伍軍人、11名上級機關選派干部。
用———以“群眾公認”原則民主擇優。在深化完善“兩推一選”選舉方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公推直選”“公開選拔”方式,實行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多方式的選聘,真正做到好中選優。2009年,遼中縣面向社會公開選拔了20名村黨組織書記。
2013年,以村黨組織換屆為契機,開展了“公推直選”試點,養士堡鎮養前村崔汝寧就是被“海選”為村黨組織書記的。此外,采取以強帶弱、以富帶貧的辦法,選派4名村黨組織書記跨村任職,如沈陽市勞動模范、卡北村黨支部書記劉偉跨村兼任大幫牛村黨支部書記,僅兩年時間就使該村由全縣有名的后進村轉變成先進村,受到黨員群眾的普遍認可。
儲———以“備用結合”方式加強培育。堅持開源儲備,通過黨員群眾“推”、各類組織“薦”、面向社會“招”等途徑,采取“兩推雙考”方式,開展村級后備人才公開選拔工作,全縣建立起1165人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人才庫,通過安排他們參與村級事務管理以及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等方式進行培養鍛煉,促其盡快成長。
加大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村黨組織書記創業動力
遼中縣多措并舉,多領域多層次地不斷加大對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支持力度,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進步。
智力支持———采取縣、鎮兩級“集中培訓”,黨校、農村經濟局等部門進行“系統培訓”,組團參觀考察“取經培訓”,利用電教等現代手段進行“遠程培訓”,黨員教育基地進行“實地培訓”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培訓,保證村黨組織書記每年參加一次縣集中培訓、3次鎮(街道)集中培訓,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全縣2000多名黨員群眾獲得了一技之長,其中50多人已成長為各鎮各村的致富帶頭人,實現帶領本村致富、輻射周邊村屯致富的目標。
資金支持———為促進村黨組織書記更好地開展工作,2014年,遼中縣投入村級組織運轉經費3500多萬元、黨建經費440余萬元,使186個村運轉經費、黨建工作經費全部達到省定標準,使村黨組織書記不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發愁。2014年,投入525萬元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1個、活動廣場1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實現全覆蓋,平均面積達300平方米,為村黨組織書記搭建“施展身手”的舞臺。同時,充分利用黨內幫扶資金、縣直各業務部門項目資金,對勇于干事創業的村黨組織書記提供資金及項目幫助。比如,2014年,為社甲村黨支部書記李春江爭取50萬元農業項目獎補資金,幫助其發展壯大棚菜產業。目前,遼中縣“一村一品”致富產業項目達到160個,呈現出“一處怒放、多點開花”的景象。
人員支持———近兩年,遼中縣先后選派17名黨(工)委副書記、27名優秀縣直機關干部駐村任第一書記,“輔佐”村黨組織書記選優訓強班子、建強隊伍,幫助尋找致富出路,解決突出問題。今年建設的5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深入村屯,幫助健全制度,開展載體活動,現場指導村黨組織書記推進基層工作,提高其為民辦事的水平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2014年,遼中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增長10.1%。
強化監督管理確保村黨組織書記積極履職盡責
遼中縣全面推行“三化”式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管理模式,以此更好地督促村黨組織書記發揮作用。
信息化管理———遼中縣委組織部建立村黨組織書記檔案,將全縣村黨組織書記的自然情況、工作情況以及獎懲情況進行歸檔,并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及時、準確掌握村黨組織書記隊伍情況。
目標化考核———實行村黨組織書記“一定雙述雙評”工作機制。“一定”就是定權責、立規范,制定村黨組織書記年度工作目標;“雙述”就是村黨組織書記在鎮黨委會上進行述職,在全村的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上進行述職;“雙評”就是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評議和鎮黨委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評議。通過“一定雙述雙評”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村黨組織書記的責任意識、發展意識,干事創業、盡職擔當已經成為全縣村黨組織書記的自覺行動和崗位追求。
民主化決策———在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上,全面推行“四議一審兩公開”工作方法,提高村級事務決策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遼中縣六間房鎮六間房村黨支部書記陳長發感慨地說:“村上修路、建村部、蓋學校、安裝自來水,全部實行‘四議一審兩公開,堵住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回扣分成的歪門邪道,這下給了老百姓一個明白,還了我一個清白。”“‘三化管理硬杠杠,讓支部書記戴上了‘金箍,讓群眾多了‘指揮棒。”這是遼中縣村黨組織書記的普遍共識。
落實報酬待遇激發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熱情
遼中縣實施“三條良策”,有效調動起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激情。
建立工資報酬機制,讓村黨組織書記“生活有保障”。遼中縣進一步核定了村干部職數和報酬標準,在保證基本報酬的基礎上,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千分目標管理考核,對實現年度責任目標、實績突出、貢獻較大、新農村建設工作出色的黨組織書記給予獎勵。現在,全縣村黨組織書記年均報酬達到2.66萬元。
建立政治激勵機制,讓村黨組織書記“發展有空間”。遼中縣注重把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選拔到鄉鎮領導崗位或選聘為事業干部,讓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遵紀守法的“有為”村黨組織書記“有位”。全縣有9名村黨組織書記被選聘為鄉鎮事業干部,有2名村黨組織書記考錄為公務員。同時,在推薦國家、省、市表彰的先進榮譽上,也是重點推薦村黨組織書記,對政治過硬、業務精通、實績突出、參政議政能力較強的村黨組織書記,還積極推薦他們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為他們參政議政、發揮作用提供舞臺。目前,全縣共有52名村黨組織書記被推選為市、縣黨代表。
建立離任生活補助機制,讓村黨組織書記“退后有所養”。制定了《關于建立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制度的實施意見》,為全縣600余名離任村干部按每人每月120元發放離任補助,實現了干好有待遇、退崗有保障,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熱情,提高了工作能力。基層群眾普遍反映,“現在的村支書不但想干事,而且會干事,能夠干成事,真正成了群眾發家致富的帶頭人,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富裕,村里變化一天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