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膜下闌尾切除術對周圍粘連型及后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療效觀察
徐昌維
(河北省承德市中醫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研究漿膜下闌尾切除術(Subserous appendectomy,SA)對周圍粘連型(Adhesions around appendicitis,AAA)及后位急性闌尾炎(Rear acute appendicitis,RAA)患者的療效觀察,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好的選擇方案。方法:選擇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92例AAA及RA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運用SA術式(觀察組,46例)及傳統的開腹術式(對照組,46例)治療。統計并對比兩組手術情況,術后情況以及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和腸道反應的持續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在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手術后的疼痛VAS評分及VDS評分方面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SA術式治療AAA與RAA的療效較好,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薦。
關鍵詞:漿膜下闌尾切除術;周圍粘連型;后位急性闌尾炎;療效觀察
文章編號:1006-6233(2015)11-1859-04
文獻標識碼:B
據報道稱[1],闌尾切除術誕生于19世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開腹手術被認為是治療急性闌尾炎患者的一種標準術式,亦從中獲得了較好的療效。伴隨醫療科技水平的發展以及相關醫務工作者們對于闌尾炎的深入認識,國外Wong LF等人[2]嘗試使用SA術式以治療AAA及RAA患者,其在研究中稱,SA術式的療效更佳,且獲得的反饋較好。為進一步證實此種情況,同時尋找到更好的手術方案,本文展開研究,從中得到了一些結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從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選擇在我院治療的92例AAA及RA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運用SA術式(觀察組,46例)及傳統的開腹術式(對照組,46例)治療。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18~69歲,平均年齡為38.3±3.6歲。臨床表現:低熱20例,高熱26例。典型的右下腹壓痛25例,轉移型右下腹痛11例,反跳痛5例,惡心嘔吐5例。AAA35例,RAA11例。對照組男21例,女25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9.2±2.7歲。臨床表現:低熱22例,高熱24例。典型的右下腹壓痛23例,轉移型右下腹痛13例,反跳痛4例,惡心嘔吐6例。AAA33例,RAA13例。兩組在性別和年齡以及臨床表現和病情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對照組行傳統的開腹術式,根據結扎并切斷患者系膜,再切斷闌尾,最后行荷包縫合等步驟依次進行操作。觀察組行SA術式,主要步驟為距離盲腸壁約0.5cm位置以3~0絲線對闌尾行穿壁結扎處理,暫時留住結扎線,另距離結扎線的0.5cm處順著闌尾軸將漿膜切開,以彎鉗分離闌尾漿膜和肌層,另在結扎線的0.5cm位置將漿膜中的闌尾根部予以鉗斷,并在兩端以碘酊處理,將遠側斷端抬高后朝遠端繼續分離,將闌尾完全剃出,并對殘端行常規消毒處理,以1~0絲線對闌尾根部的漿膜層行8字縫合,并將闌尾殘端做好包埋和覆蓋。兩組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3~5d。
1.3觀察指標:統計并對比兩組手術情況,術后情況以及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其中VAS評分及VDS評分均參照文獻標準進行判定,分值越低,則疼痛癥狀越輕[3]。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情況對比: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和腸道反應的持續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在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兩組術后情況對比:觀察組手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情況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對比:兩組患者在手術后的疼痛VAS評分及VDS評分方面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對比 ±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在臨床上,急性闌尾炎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急腹癥,此病發病急,若通過藥物治療通常無法獲得預期效果,因此主要采用手術方案對其加以治療[4]。以往手術方案雖可獲得一定療效,且針對性較廣,適應證也較多,國外Lee SE等人報道稱[5],傳統術式產生的并發癥情況較多,提倡通過新型術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尤其是對于AAA或者RAA的治療,實施新型術式尤其必要。為進一步驗證此類報道的真實性及可行性,本文展開研究,以期為臨床治療AAA或RAA提供更好的手術方案
本文在研究后發現,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和腸道反應的持續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手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與余菲等人[6]的報道一致,表明觀察組治療方案能夠明顯縮短手術用時,降低患者產生并發癥的比例。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傳統的闌尾炎手術主要分為三步,即結扎并切斷患者系膜,再切斷闌尾,最后行荷包縫合[7]。此種術式雖然可廣泛適應各種類型的闌尾炎患者,且不受患者年齡限制,但闌尾周圍發生粘連者則需將粘連松解,而對于后位闌尾者常需將腹膜切開以充分暴露出闌尾,對闌尾殘端亦需行相應處理。手術的基本步驟無需變化,對患者基于荷包縫合的同時,實施腹膜和系膜覆蓋,并進行系膜綁扎,使殘端裸露,最后實施針對殘端的內翻和包埋處置[8]。手術中可能會導致患者產生較為嚴重的胃腸道反應,術程亦相對較長。SA術式對于處理特殊位置及類型的闌尾炎患者而言,能夠較大的增強術者在術中的能動性,這是由于SA術式在實施時不必充分游離并暴露闌尾,還不需切斷和結扎患者的闌尾系膜,取而代之的是顯露出闌尾根部時即可展開操作[9]。尤其適合闌尾周圍發生粘連者和RAA患者。此種操作能夠有效降低胃腸道反應發生率和持續時間。SA術式僅僅需要在患者闌尾根部單純貫穿結扎1針即可,不會形成由于荷包縫合導致的死腔以及結扎系膜而致組織缺血等安全隱患,保持其盲腸及闌尾系膜等結構的正常性生理功能[10]。還會有效減少遺留物對于腹腔造成的不良刺激,此法操作簡單,防止由于粘連松解而引發胃腸道損傷。此外,實施不同手術方案的兩組在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以及術后VAS及VDS評分等方面對比,差異不顯著。符合程書榜等人[11]報道結果,表明SA術式不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安全性亦與常規術式基本一致。國外Huang TH等人[12]報道稱,SA術式治療AAA和RAA患者的療效較為顯著,針對性更強,操作也相對簡便。這亦符合本文的研究結果。值得一提的是,臨床在實施SA術式時,應嚴格做到盡可能地使漿膜層與肌層徹底分離,否則可能會使闌尾炎復發亦或是產生闌尾殘珠炎。
參考文獻:
[1]陳生,向軍,馬勝,等.單孔腹腔鏡、傳統腹腔鏡與常規開放闌尾切除手術的對比研究[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6(3):209~212.
[2]Wong LF,Wahab NA,Gleeson N,et al.Appendectomy with cytoreductive surgery for ovarian and type 2 endometrial carcinoma[J].Eur Gynaecol Oncol, 2014,35(2):143~148.
[3]王有利,劉凡,葉穎江,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急性和慢性闌尾炎中應用療效的比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2):93~95.
[4]段緒光,殷婷婷,旺杰,等.急性闌尾炎的X線表現及螺旋CT診斷優勢[J].河北醫學,2014,(3):505~506.
[5]Lee SE,Choi YS,Kim BG,et al.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children using glove port and conventional rigid instruments[J].Ann Surg Treat Res,2014,86(1):35~38.
[6]余菲,諸葛毅,魯永華,等.基層醫院闌尾切除術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3):5283~5285.
[7]吳克勤,李志民,高泉根,等.腹腔鏡診療在急腹癥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2):1857~1859.
[8]胡峻嶺,李玲,唐元萍,等.高、低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9(4):338~339.
[9]Nicola Z,Gabriella S,Alberto M,et al.Transumbilical laparoscopic-assisted appendectomy in children: Clinical and surgical outcomes[J].World Gastrointest Endosc,2014,6(4):101~104.
[10]項文坤,梁接順,江希照,等.腸鏡下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2,29(2):94~96.
[11]程書榜,朱量,黃麗君,等.腹腔鏡診治非急性闌尾炎性右下腹痛19例體會[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5(4):57~58.
[12]Huang TH,Chi CC,Liu CH,et al.Nutritional status assessed by scored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associated with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adult patients receiving an appendectomy[J].Biomed,2014, 37(2):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