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貴
(四川省雷波縣千萬貫鄉中心獸醫站,四川 雷波 616550)
學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地下塊莖,富含蛋白質、蛋氨酸、賴氨酸等營養成分,以單產量極高、適宜生長范圍廣、抗病力強等特點著稱。芭蕉芋含有生物堿成分,生飼適口性差、消化率低,而通過合理調制后即成為一種優質的青綠飼料。

選擇體長、胸寬、臀豐滿四肢較高、毛色光亮、斷奶體重大的仔豬,作為芭蕉芋飼喂的對象。
3.1 養殖場應建在地勢平坦干燥、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場地水源充足、遠離污染源的地方;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應選擇在海拔1800m以下,芭蕉芋種植相對較多的鄉(鎮)。
3.2 實行規模化養殖與小單元飼養相結合,推行自繁自養,實施“全進全出”的飼養工藝;嚴格控制豬舍內的溫度、濕度、光照,以滿足生豬不同飼養階段的需求;豬場應配套建設沼氣池、化糞池等糞污處理設施,防止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4.1 衛生消毒
4.1.1 豬場入口設置消毒池和消毒間,豬舍周圍環境按有關規定定期消毒。消毒劑應選擇對人和豬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不會在豬體內產生有害積累的消毒劑,消毒劑應兩種以上交替使用。
4.1.2 定期對料糟、水糟、芭蕉芋發酵所有用具進行消毒,定期進行豬舍內消毒、豬體消毒(2~3d消毒一次),減少傳染病發生幾率。
4.1.3 飼養人員或外來參觀者進入豬場應穿防護衣并消毒,遵守場內防疫制度。
4.2 疫病防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雷波縣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進行預防接種工作。
4.3 疫病監測
4.3.1 豬群的免疫應符合NY 5031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疫病監測方案,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定期對無公害生豬場進行疫病監測,確保豬場無重大疫病發生。重點監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無名高熱病等傳染病。
4.3.2 每年定期用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苗進行強制免疫,做好豬丹毒、豬肺疫、豬細小病毒病、豬流行性乙型腦炎、豬偽狂犬病等疫病的計劃免疫,同時佩戴免疫標識,建立免疫檔案。
4.3.3 定期給豬只驅蟲。選擇高效、無毒、無殘留的驅蟲藥進行體內外寄生蟲病防治。
5.1 芭蕉芋生喂 豬飼料以雷波縣芭蕉芋為主,適當補充玉米、麥麩等精料。芭蕉芋莖葉可直接鮮喂,也可青貯后喂、打漿后喂,以此替代其他青綠飼料的供給。芭蕉芋塊根需經過清洗、切碎、煮熟后飼喂,也可經打漿、切片、曬干、粉碎經生物發酵或酒曲發酵后直接生喂。
5.2 芭蕉芋發酵 添加生物發酵劑并加入玉米面、麥麩、米糠等載體進行發酵處理。不僅提高芭蕉芋飼料生飼的適口性、消化率及蛋白含量,而且節約燃料,降低飼養成本。
在每年的10~12月和1~4月份,陸續使用鮮芭蕉芋莖葉或塊根作為飼料,按照不同品種、年齡、性別、體質強弱分階段飼養,換料逐步進行。用發酵后的芭蕉芋飼料飼喂豬,不需添加任何添加劑,不需蒸煮,飼喂前用水拌濕(以手捏不出水為宜)直接飼喂,或拌濕隔數小時后飼喂更佳。
6.1 小豬飼喂 斷奶后4周內,用少許發酵芭蕉芋或芭蕉芋干粉配合玉米面、麥麩、黃豆進行誘食,雙月齡以后可定時多餐飼喂。
6.2 育肥豬飼喂 自由采食不定量,每天喂2~3次。發酵芭蕉芋飼料的喂量以在30min內吃完,槽內不剩料為宜(八成飽)。切忌飼喂腐敗變質的芭蕉芋飼料。
6.3 種公豬飼喂 建議在非配種期每天供應發酵芭蕉芋飼料4kg,鮮芭蕉芋莖葉或青貯后的芭蕉芋莖葉4.5kg;在配種期發酵芭蕉芋飼料可適當增加到5kg,少喂芭蕉芋莖葉。
6.4 母豬飼喂 在空懷期和妊娠前期(配種后25~88d),每天飼喂發酵芭蕉芋飼料 4~5kg,保持中等膘情即可。妊娠后期(配種后89~107d)和生產后的一個月內,可在芭蕉芋飼料中適當增加玉米面、麥麩等精料用量,以滿足胎兒的營養需要。
6.5 其他注意事項 不得直接添加獸藥,使用藥物飼料添加劑時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禁止添加《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中所列的藥物,嚴禁添加使用鹽酸克倫特羅、安定等違禁藥物;禁止用潲水和下腳料喂豬。
規模養殖戶和小單元養殖戶應在豬的不同生長時期和生理階段,根據營養需求以芭蕉芋飼料為主配制全價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