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1月,小雪節氣如約而至,這也就意味著冬姑娘已經緩步到來。小寶貝兒們喜歡的雪花也很快要與我們見面啦!不過,隨著氣溫的降低,寒冷的感覺也已經漸漸可以體會到了,所以,寶貝們在出門玩耍、賞雪前也不要忘了先做好保暖工作,小身體棒棒的才能更愉快地接受雪人兒們的邀約哦!

立冬
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令人愜意的深秋天氣接近尾聲,明顯的降溫標志著進入初霜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紅葉最佳觀賞期。找一個風和日麗的假日,帶著寶寶登高賞紅葉正是好時候。但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氣溫也開始降低,媽媽們也要注意給寶寶保暖。另外,立冬還有吃餃子的風俗。但是因為寶寶的腸胃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媽媽們在給寶寶吃餃子的時候也要注意適量,過量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
國際兒童日
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成立的紀念日,其目的是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從1954年至今,舉行國際兒童節的國家從原來的50個增至150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曾為國際兒童日致辭:“所有兒童共同擁有的東西是他們的權利。每個兒童都有權利生存和茁壯成長、接受教育、免受暴力和虐待以及參與并發表意見。”需要注意的是,國際兒童日不同于國際兒童節。國際兒童日具有象征意義,而國際兒童節是實際慶祝的兒童的節日。
國際寬容日
設立“國際寬容日”的目的是增加“可視性”。至少每年一次讓世界各國、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個人的目光聚焦于“寬容”主題,并為此貢獻力量。寬容是人與人之間以及社區與社區之間相互尊重的基礎,對圍繞共同的價值觀建立一個渾然一體的全球社會至關重要。寬容是一種美德和品質,但最重要的是,寬容是一種行動——向他人伸出聯絡之手的行動,不將差異視作障礙,而是一種邀請,借以實現對話和了解。
感恩節
是美國和加拿大特有而且很隆重的一個節日。美國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加拿大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感恩節最先由美國創立,原意是為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而舉行,并邀請了當初移民美洲大陸時曾幫助過他們的當地印第安人參加的慶祝活動。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加拿大,感恩節的眾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就就是火雞了。人們在這天是一定要吃烤火雞的,亦有“火雞節”之稱。近年來,眾多國內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設立自己的感恩節,不過,媽媽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寶寶講講感恩節的意義,從小培養寶寶養成懂得感恩的好習慣。
小雪
進入小雪節氣,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因為冬季到來,北方很多地區開啟供暖的狀態,外面寒冷,屋內燥熱,媽媽們需要注意定時開窗通風,給寶寶多喝水,預防“上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