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嘴、打架、一拍兩散,好像是很孩子氣的事,可其實大人之間也會。經常聽說某人和某人,很好的朋友突然就不交往了。這樣的事很多,見怪不怪。
我們也會經常有這樣的遭遇。一位老朋友突然就不理我們了。開始嫌我們老、不在職了、不在一條線了。后來他自己也老了、不在崗了,我們重回一條線上,他卻宅回家任誰不理了。我們用老朋友之間的理解解釋這件事,沒往心里去,也沒法往心里去。
朋友是會變的,因為我們也在變——隨著生活在變,隨著一切的變在變。不變的朋友一輩子會有幾個?沒幾個。因此大人之間的友誼維系很不簡單。需要往來,需要溝通,需要相同的環境,還有與時代關聯的很多因素。
同桌的你,學習一個課本,有共同語言。而以后在自己的小環境里獨自生長,同桌的你各有新的同桌與環境,于是相同點就慢慢減少,默契也慢慢減少。大人間的友誼自然就漸漸淡了、散了。偶爾同學聚會,有錢有勢者大聲吆喝,小聲小氣的都是不自信或以世俗標準沒什么出息的。盡管還是親近,可感覺已經不同。
同事間的友誼越發難得——或者有競爭關系的同事間是沒有友誼的。很多退休的老頭、老太太在單位宿舍院子里散步,還在叨叨著工作時候的那些爭端:誰多漲一級工資啦,誰的職稱評得不公平了,云云。因此,如果一輩子工作的單位里有真的朋友,那就和撿到寶了一樣,好好珍惜吧您哪。
事實上,大人的友誼比孩子的情意更難以維系。成年人的不同時期擇友標準有明顯變化。有時自己當時喜歡的人,之后不會喜歡。甚至自我質疑:當時我怎么會交這個朋友?
尤其是當下,整個社會是這么明碼標價的功利,大人間的友誼,越來越金貴。沒有的,不強求;有了的,珍惜著。時常聯系,噓寒問暖,說些老話。
成為大人,逐漸地了解了友誼。
知道自己和朋友都會漸漸地走失。
有時是走失自己,有時是朋友走失了。走失了,不用挽留,留下的,都是最好的。好好地貼心相處吧。
并且想得到和保持友誼,需要很多力氣和付出。有時明明可以保持的友誼,因為沒有力氣去付出,只能漸行漸遠,各走各路。
大人之間的友誼,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