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明,德慶卓瑪
(西藏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033臺,西藏 拉薩 850000)
中短波廣播及其數字化研究
艾 明,德慶卓瑪
(西藏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033臺,西藏 拉薩 850000)
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廣播這種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人們更多利用移動終端獲取想要的信息。中短波廣播自出現后,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并憑借其優點在各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文章將分析中短波的傳播方式和目前進展,對DRM數字化及其發展進行分析,在探討DRM廣播的優勢與特點的基礎上,對DRM技術工作進行深入研究。
中短波;廣播;數字化
傳統的模擬DRM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導致其并不能取得較好的發展。其中易受外界干擾、傳輸質量較差和業務單一等是其主要的缺陷。為了讓中短波頻道的應用更加廣泛,并且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有效覆蓋,必須加強對數字廣播的深入研究。
1.1中波的傳播方式
對于中波的傳播而言,其主要是利用天波和地波2種方式。由于中波的波長相對較長,所以其具有較強的繞射能力,正是因為這樣,中波的傳播方式才以地波為主。中波的頻率一般在594-161KHz,所有的廣播電臺都必須要在這個頻段上開展相關工作,并且在9-10KHz帶寬中的不同信道上對自己的節目進行傳播,從而避免不同廣播節目的傳播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
1.2短波的傳播方式
對于短波而言,當其頻段處于2.3-26MHz之間的時候,也能利用天波和地波來完成傳播。但是由于短波的衰減較快并且頻率很高,所以當其沿著地面傳播的時候只能傳播很短的距離,這也是短波的傳播方式以天波為主的原因。而通過天波的方式進行傳播時,使用短波的廣播節目能夠被傳播到幾千公里的地方,甚至可以圍繞整個地球進行傳播,所以在國際廣播傳播中短波的使用較為廣泛。
2.1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進展
自從無線電廣播技術出現以來,其為人類的科技文明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在當前社會中數字化時代的不斷推進,各種科技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導致無線電廣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并且對其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無線電中短波廣播因其各種優勢,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無線電廣播的缺點導致其在實際應用中逐漸被人們忽視,其生存也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同時,從無線電中短波廣播使用的帶寬角度來看,因為其一般以9KHz射頻帶寬為主,所以其音頻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最高頻率只有4.5KHz。并且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信號很容易受到電磁干擾,還會被一些樓層較高的建筑物阻斷信號,所以其在實際應用中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收聽廣播的方式越來越多,而很多方式都比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收聽方便,所以其在競爭中經常處于劣勢,從而逐漸被人們忽視。
2.2現階段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關鍵技術
根據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應用現狀來看,國際上主要使用的技術有數字調幅聲音廣播(DRM)、數字衛星聲音廣播(DSB)、數字多媒體廣播(DMB)和數字聲音廣播(DAB)等集中數字中短波廣播技術(DRM)。在充分利用數字廣播形式的情況下,能夠讓傳統模擬無線電中短波廣播存在的很多缺陷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其還能為無線電中短波廣播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我國很早就開始了對DMB的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并且在DAB和DMB技術的研究中掌握了關鍵技術,自行研發了DAB系統及其發送接收裝備。
2.2.1DRM數字化及其發展
為了讓DRM數字化得以實現,數字調頻廣播國際組織DRM聯盟在廣州成立。對于DRM聯盟而言,其主要的工作目標是對數字化中短波廣播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研究,并完成其世界范圍的標準開發,為用戶提供系統建議,并且工國際電信聯盟進行標準化。目前,DRM系統作為正式建議書,已經得到了國際電信聯盟的認可。同時,DRM系統還被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標準化,還得到了國際電工委員會的認可,這也標志著DRM系統已經正式生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廣播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而DRM也不再局限于30MHz以內。目前,在DRM聯盟的不斷研發中,DRM廣播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擴展,其能夠完成對整個傳統廣播頻段的傳播,并且形成DRM+的標準,能夠對頻率在120MHz以內的廣播信號進行傳播。對于FM頻段的廣播而言,DRM采用的是先占用傳統模擬FM電臺間的間隙,然后完成對廣播信號的傳輸,之后通過對模擬廣播的取代完成數字化的轉換,從而完成由模擬廣播到數字廣播的平滑轉換。這樣不但能讓廣播作業者更好地接收廣播信號,還能幫助廣播聽眾完成向數字化時代的過渡,避免因電臺數字化而導致聽眾流失的情況出現。
2.2.2DRM廣播的優勢與特點
(1)提高工作效率。當覆蓋相同的時候,DRM能夠在降低3/4功率的情況下保持正常工作的狀態。而在功率減小的情況下,能夠是廣播信號傳播消耗的電能大幅度減少,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同時,由于電能的消耗減少,還能讓廣播信號傳輸過程中產生的電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從而起到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
(2)提高廣播信號質量。當調幅廣播的帶寬保持一致的時候,能夠讓調幅信號傳送的音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可以達到調幅單聲道廣播的傳播質量。而隨著帶寬的不斷增加,廣播信號的質量還會不斷提升,能夠達到C級和D級的質量水平。
(3)提升廣播信號的可靠性。由于DRM廣播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所以其在傳播過程中能夠避免受到其它電磁信號的干擾。同時,DRM廣播能夠讓短波衰減的情況被消除,從而達到提升廣播信號傳輸可靠性的目的。
(4)接收較為方便。對于數字調幅廣播而言,當其頻率處于30MHz以內的時候,能夠擁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和繞射能力,所以不會被高層建筑物所阻擋,這樣就讓廣播信號的覆蓋范圍被擴大,從而可以讓移動接收和便攜式接收得以實現,讓廣播的接收變得更加方便。
(5)取得更好的受眾基礎。DRM廣播能夠為用戶提供數據傳輸的功能,并且還能提供一些必要的附加業務。而通過多種業務的研發,能夠讓DRM廣播逐漸變得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而對于現代社會的人們而言,多樣化和人性化的服務更能滿足其對廣播的需求,所以DRM廣播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取得較好的受眾基礎,從而取得更好的發展。
2.2.3DRM技術工作思考
(1)對節目方向進行適時調整。在開展DRM技術研發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技術的管理,并且夯實數字化工作的基礎。在我國城市化進城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很多城市以前的郊區都成為現在的鬧市區,而建設在以前郊區的發射臺在周圍高層建筑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逐漸被包圍,天線場也因此而逐漸被蠶食,地網也遭到相應的破壞,這樣就導致廣播信號發射的頻率不斷下降。而在一些新建設的站臺中,為了讓信號能夠傳播得更遠而增加了發射功率,這樣就導致頻率間存在相互沖突,越來越多的干社區不斷出現。而在電磁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需要對場強和可聽強度進行測試,然后根據覆蓋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重新規劃,或是對發射臺的地址進行調整。之后再對數字化的問題進行考慮,然后對受眾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調整節目的方向,保證DRM在受眾心里的地位,讓DRM的發展擁有基本的保障。
(2)音頻制作數字化。對于廣播節目而言,節目中聲音的質量直接影響受眾的收聽,對其建立良好的受眾基礎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對廣播節目進行制作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廣播的聲音質量,并對其進行數字化改造,從而為建立良好地受眾基礎創造必要的條件。對于現代社會中的廣播傳播而言,數字化和網絡化是廣播制作播出中心系統廣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在制作音頻的過程中,通過對數字化和數字調音臺以及音頻工作站的等數字設備的應用,能夠讓模擬系統在工作中的不穩定性得到有效改善,從而達到提高播出機房運行指標的目的。這是讓音頻信號動態范圍得以實現和提高播出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讓DRM數字化得以實現的必要前提條件。
(3)重視技術指標測試工作。對于技術指標的測試工作,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以及行業的相關標準進行。其中不僅要對廣播制作中心的工作進行全面認真的落實,還要有效開展廣播發射機等方面的技術指標測試工作,并且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地解決,從而讓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使各項技術指標達到最優狀態。在開展技術指標測試工作的過程中,還要對天線場地環境改變引起的天饋參數變化情況進行處理,避免其對廣播的效果造成嚴重影響。
(4)加強對技術團隊的建設。在開展研發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對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加強其專業技術水平。同時,還要積極引進先進的人才,讓引進的先進人才帶動技術團隊整體實力的提升,從而完成對技術團隊的建設。其中主要是需要對技術人員數字化方面知識的強化培訓,讓技術人員了解數字化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新研發的技術,并通過深入研究對其在無線電中短波廣播傳播中的應用進行推進,從而全面促進數字廣播的發展。
(5)加強技術管理以促進數字化進程。在未來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發展當中,需要加強技術管理,加強對現有廣播覆蓋范圍實行全面的場強測試和可聽度測試等,并從現場的覆蓋情況出發,重新規劃發射臺的覆蓋范圍,保證廣播數字化的實現;從聽眾的構成情況出發,及時調整廣播節目的方向,從而實現廣播收聽率的提高,為無線電中短波廣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作為廣播大國,應該充分利用我國廣播資源和最新數字廣播技術的DRM廣播技術,一方面保留傳統的模擬調幅的廣播的特點,另一方面克服了很多存在的缺點。DRM技術工作者應在媒體競爭的環境中仔細研究DRM的特點,找準定位,按照廣播規章辦好節目。這樣DRM才可以面對挑戰,發揮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優勢。
[1]何晶瑩.關于發展中國數字廣播的思考[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0(1):38-40.
[2]朱國珊.應急廣播中、短波覆蓋網關鍵技術環節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4.
[3]趙靜,楊蘇衛.基于射頻數字化的中短波廣播監測系統探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6(5):12-13.
Research of Medium Short Wave Radio and Digital
Ai Ming, Deqing Zhuoma
(033 Channel of Publication Bureau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 Lasa 850000,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dio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gradually fade out the line of sight of people, and people more is to use the mobile terminal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medium short wave radio since there has brought a lot of convenience for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because of its various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countries.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of medium short wave transmission mode and current progress, analyze the DRM digital and it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study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M broadcasting, to conduct 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DRM technology work.
intermediate; broadcasting; digital
艾明(1982-),男,河北保定,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中波短波廣播發射管理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