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云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八三一臺,浙江 蘭溪 321106)
?
淺談適合35kV的智能化變電站設計方案探討
馬 云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八三一臺,浙江 蘭溪 321106)
摘 要:在電力領域,35kV智能化變電站屬于一項重要設備,保證變電站的運行效果是提高電力系統整體性能的基礎。文章主要論述的是35kV智能化變電站設計方案的問題。首先,文章針對35kV智能化變電站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同時就其現狀進行了分析,繼而又從常見設計方案以及優化設計方案兩個角度入手對設計過程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希望能夠為電力領域提供參考。
關鍵詞:35kV;智能化;變電站;設計方案
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力資源作為支撐,而想要使電力資源能夠得到有效供應,保證電力系統的性能十分必要。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35kV變電站的設計非常重要。當前,35kV變電站的設計方案已經存在很多種,但每一種方案的應用均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做好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非常重要。文章主要為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提供了一系列較有可行性的方案,期望能為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大程度的支持。
變電站屬于電力設備的一種,35kV智能化變電站屬于變電站的一個主要類型。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農村地區對于35kV變電站的應用仍然占據主要部分。總的來說,35kV變電站在輸電線路以及輸送容量方面均有其不同的特點,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農村地區對于電力資源要求的不斷提高,原有的35kV變電站設計結果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相應的措施去做好優化設計工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35kV變電站的使用效果及效率。
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建設以及優化設計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有必要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這無論對于電力領域的長遠發展還是對于我國相應地區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均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必須得到電力等有關領域人員的足夠重視。
在過去,35kV智能化變電站理念沒有被提出時,35kV變電站的設計同樣是遵循相應的設計方案來進行的,總的來說,傳統的35kV變電站的幾種設計方案如下所示。
2.1 常規方案
戶外裝置以及高壓配電裝置的使用是常規設計方案中的兩種。通常情況下,戶外裝置主要為多油斷路器,而高壓配電裝置則主要為高壓真空斷路器以及配電柜等。與戶外裝置不同,上述裝置需要安裝在戶內。在對上述戶內以及戶外裝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常規的設計方案一直被應用在具體的變電站設計過程中,但其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仍不容忽視。運行效率低以及投資規模大和設計標準落后的問題是主要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方案的應用之所以能夠被長時間應用在電力系統設計過程中,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主要是因為對于技術的要求低。因此,當前,在技術較為落后的區域,這一設計方案也被應用著。
2.2 防塵為重點的設計方案
存在一部分設計過程對于設備所處的空間環境要求較高,一旦存在塵土等,其運行效率會受到影響。就目前的情況看,當前以防塵為重點的方案設計主要集中在為大型化工企業提供資源這一方面。一般情況下,上述領域的運行對于環境要求均非常高,一旦周圍環境存在灰塵,其設施的性能必定會受到影響。基于這一點,以防塵為重點的設計方案便開始出現,并成為了上述領域廣泛應用的設計方案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設計方案對于設備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對資金要求高,但其優勢在于對于土地面積要求較低。
2.3 以節約為重點的設計方案
這一類型的設計方案主要被應用在應急變電站的設計過程中。在貧困山區以及鄉鎮等地對于這一方案的應用頻率較高。總的來說,以節約為重點的設計方案,其優勢主要在于節約,同時建設時間也比較短。在當前農網改造進行時期,這一方案的應用較為廣泛。但同樣也需要認識到,這一方案的應用也需要為后續的擴容工作考慮,因此在設計過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的。
針對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筆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幾種方案:
3.1 將計算機技術引入到設計過程中
當前,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水平已經成了評價各領域發展水平的一個主要標準,想要實現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就必須要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具體設計過程中。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主要目的在于對設備進行智能化的保護和控制。此時,控制人員只需要對計算機進行操作,便能夠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一旦發現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系統能夠及時發揮其保護功能,對整個變電站進行保護,同時還能將故障提供給控制人員,這對于變電站故障的解決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在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過程中,有必要應用這一方案。
這一方案的主要優勢在于能夠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其中出現問題,系統還可及時對其進行保護以及處理,這對于故障解決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同時也極大地縮短了解決故障的時間。因此,對于電力用戶用電效果的改善也十分重要。當前,這一技術在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設計過程中已經有所應用,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由此可見,這一方案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3.2 建立無人值班式的變電站
除了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之外,建立無人值班式的變電站也十分重要。當前,這一類型的變電站主要被應用在10KV及以下的變電站方案設計過程中,實踐證明,其應用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將其應用到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過程中。在無人值班式變電站的具體設計過程中,對于遠動RTU以及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應用非常重要,這是保證在無人的情況下,變電站系統能夠順利運行的基礎。
這一方案的主要優勢在于對于人力資源的要求小,同時占地規模也比較小,因此基本不會對周圍的生存環境造成過多影響,當前,這一變電站設計方案在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設計過程中也有所應用,隨著對實踐經驗的總結,應用效果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其占地面積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縮減,這預示著,在未來,這一設計方案的整體上水平必定能夠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3.3 做好升壓擴容準備
35kV智能化變電站是在35kV變電站的傳統設計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設計技術,在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電力領域一定要認識到,當前對于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在今后的某一天里也會被淘汰,會出現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的狀況,而此時,對于變電站進行改造便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改造內容主要會包括升壓以及擴容兩方面,如果當前的設計沒有考慮到上述兩點,在之后的升壓以及擴容過程中,將會造成成本以及材料與設備極大程度的浪費,因此,當前對于35kV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情況。
這一方案需要考慮的內容主要包括變電站設計當地的交通條件以及維護與搶修條件,同時還要考慮到變電站的建設能否與調度自動化相適應。只有有效滿足了上述條件,才能真正開始對變電站進行設計,這一點對于電力領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在電力領域,做好變電站的設計工作十分重要。當前,我國對35kV變電站的設計已經提出了很多方案,每一種方案均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同時其所適用的區域也存在差別,但在具體方案的應用過程中,問題以及劣勢也顯著存在。因此,必須針對35kV智能化變電站進行優化設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為其性能的提高與改善提供基礎性的保證,具體優化設計過程需要按照相應的原則以及步驟進行,這一點必須要得到重視,這是保證設計效果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變電站性能的主要保證。
[參考文獻]
[1]張文靜,朱能翰,鄭佳.35kV智能數字化技術變電站設計方案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8):154-156.
[2]劉貝克.35kV變電站設計方案優化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5(15):228-230.
[3]林智生.幾種35kV變電站設計方案優化的探討[J].農村電氣化,1998(7):134-138.
[4]袁鳳民.農村35kV的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化設計[J].科技傳播,2012(24):321-322.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Scheme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Suitable for 35kV
Ma Yun
(State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831,Lanxi 321106,China)
Abstract:In the power field,35KV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equipment. To ensure that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the substation is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he design scheme of 35kV intelligent substation. First of all,the article aimed at 35kV intelligent substation were briefly,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are analyzed,th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wo common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design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ower sector.
Key words:35kV;intelligent;substation;design scheme
作者簡介:馬云(1977-),男,浙江蘭溪,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