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鍋爐是工業生產中重要的設備,為工業生產的正常運行提供了主要的動力能源。在鍋爐燃燒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污染,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所以節能減排成為工業生產中的重要問題。燃燒優化系統能夠有效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并且在600MW機組鍋爐中運用會得到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并且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文章對于燃燒優化系統在600MW機組鍋爐中應用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對于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燃燒優化系統;600MW機組鍋爐;控制應用;節能減排
前言
工業生產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產業,而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鍋爐的運行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鍋爐的運行是通過燃燒原料來獲取熱能,進而轉化為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動能。燃燒熱效率直接關系到鍋爐的能耗,并且對污染物的排放存在一定的影響。燃燒優化系統在600MW機組鍋爐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燃燒熱效率,降低各個環節的能源消耗,并且減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是提高鍋爐運行效率的重要途徑。
1 燃燒優化系統簡介
在鍋爐燃燒優化方面,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進程比較緩慢。在上個世紀中,大大的提升了我國鍋爐控制系統的發展速度,但是和其進行比較,鍋爐控制自動化程度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鍋爐用燃燒調整試驗,為鍋爐燃燒優化的主要途徑所在,在以前的優化過程中也主要是應用這種方法,鍋爐測量技術的精確性和先進性為其帶來了一定的保證,在測量技術不斷改進和創新的過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鍋爐燃燒的優化效果。
鍋爐中的燃燒優化系統按照燃用煤種和鍋爐負荷,采用配煤和優化配風等運行策略,將鍋爐燃燒的效率進而提升上來,將煙氣NO2的排放量進而能夠有效地降低下來,對鍋爐的環保經濟運行目標上給予實現。遺傳尋優算法、動態過程控制和穩態及動態模型三大部分一同構成了該系統。在鍋爐正交性能試驗數據的基礎上,將Kriging模型和神經網絡模型一同建立起來,將優化操作量約束條件、優化目標和實施數據向Kriging模型和神經網絡模型中帶入,在最優遺傳算法的基礎上,將每個控制量的最優化目標予以獲取,并對動態控制措施上進行使用,對優化調整鍋爐狀態的目標上給予實現。
在鍋爐運行的過程中,將同燃煤發熱量關系密切的信息及時有效地提取出來,將燃煤熱值的辨識模型有效地建立起來,進而在工況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在按照運行的基本數據,將目前燃煤的熱值能夠辨識出來,將煤質擾動的參數為燃燒優化控制提供出來,在煤質波動下,確保控制系統對鍋爐的燃燒狀態能夠適時的進行調整。
2 燃燒優化系統在機組鍋爐控制中的實際應用
2.1 環保降耗效果
為了提高鍋爐燃燒的熱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應該最大程度的確保鍋爐內的燃料能夠充分燃燒,減少能源損耗,同時提高熱效率。當燃料在爐膛內燃燒的過程中,因為無法直接觀察到內如的燃燒工況,所以應該盡量減少缺氧區域,使更多的空氣與燃料進行充分的接觸,確保空氣與燃料達到一種均衡的狀態,在配風量達到標準狀態時,能夠再次提升鍋爐的燃燒效率。
風量的配送直接影響到爐膛內的燃燒狀況,在氧氣供給比較充足并且均勻的情況下,燃料能夠得到充分的燃燒,釋放最多的熱能。但是在配風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引風機的運行負荷,以及爐膛的受熱面積不斷增大的情況,這些都會對風量供給造成影響。在燃燒優化系統應用的過程中,應該最大程度的滿足一次風量的配送,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將風量降低下來。
燃燒優化系統的運用還需要對煙氣含量的指標進行有效的控制,煙氣含量與鍋爐內氧氣的密度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在優化的過程中,應該對爐膛進風量進行控制,嚴格按照相關參數操作,與燃燒工況進行緊密的聯系。在調整煙氣含量時,初期階段可以控制在3%-4%,然后在調試的過程中,可以控制在4%-5%。要想進一步提高熱效率,就需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對煙氣損失狀況進行控制,由此需要使用低氧燃燒的方法。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煙氣含量,需要將其維持在1.5%-2.5%之間,在這種狀況下會取得較好地效果。
為了減少爐內燃燒時造成的熱量損失,就需要嚴格控制燃料層的厚度,一旦料層的厚度增加,在燃燒的過程中,就會影響到傳熱效果,由此導致耗電量增加。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600MW機組鍋爐的運行狀況對料層的厚度進行調整,在達到適宜的厚度時,鍋爐會處于合理的運行負荷下。
在燃燒優化系統中還要考慮飛灰的燃燒狀況,為了控制飛灰的濃度,可以將中下二次風控制在50%左右,但是如果在爐底發現黑渣的話,就需要將中下二次風門控制在30%,這種做法可以降低電能消耗。
2.2 對鍋爐的調節
在600MW機組鍋爐控制系統中,燃燒優化系統的應用就是要達到低成本、高效率、污染物排放量小的目的,這也是工業生產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在燃燒優化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需要與DCS進行連接,以此來實現數據的通信,對鍋爐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數據指標進行有效控制。通過與DCS的連接,可以及時的獲取燃燒優化系統中的各項數據,在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根據實際生產狀況,對鍋爐運行中的各項參數進行調整,以達到燃燒熱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要將鍋爐中的機組功能以及運行效率作為重要的調節目標,并且通過爐膛風箱的壓差、火焰的中心、風量以及氧量等作為調節的手段。在對鍋爐運行狀態調節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運行環境的溫度以及機組所能夠承受的負荷,將這些影響因素進行一個綜合的權衡,然后將神經網絡與燃燒優化系統的模型相關聯,從而獲取燃燒優化系統的最佳參數。燃燒優化系統需要與DCS相結合,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夠改變DCS中的保護整定值以及控制邏輯等,需要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二級調控系統的構建。在燃燒優化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各種會對燃燒工況造成影響的因素,然后進行合理的調節,確保鍋爐燃燒效率的提升。
為了有效地控制鍋爐內燃料的供給,需要根據負荷以及壓力的變化,而對給煤機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給煤機的轉速來控制給煤量,這需要構建串級控制系統,通過各項參數的分析比對后,為了確保燃燒系數的合理化,需要對給煤機的轉速進行合理的控制,從而保證燃燒效率。
3 結束語
鍋爐是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機械設備,同時也是消耗能源最大,產生污染物最多的環節,在生態工業生產時代,需要切實做到節能降耗,在降低工業生產成本的同時,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600MW機組鍋爐運行的過程中,將燃燒優化系統運用其中,會得到良好的效果。為了確保鍋爐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對燃燒優化系統不斷的改進,在運行的過程中,全面的考慮各項影響因素,在優化調整的過程中,達到最佳的燃燒工況,從而提高鍋爐燃燒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蔣國平.摻燒生物質燃料對燃煤鍋爐效率的影響分析[J].華中電力,2010(3).
[2]胡志宏,郝衛東,薛美盛.運行優化降低燃煤鍋爐排放的試驗研究[J].電站系統工程,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