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變得日益突出,為了防止環境問題的進一步惡化,我們要對環境進行監測。而在環境監測中,對廢氣污染源的現場監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的監測過程直接決定了環境監測的質量。文章圍繞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中的幾個環節,闡述了在采樣前后以及采樣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為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污染源廢氣;環境監測;采樣
引言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污染源廢氣變得越來越嚴重,而且它的毒性大,污染區域廣,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極大,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源廢氣的擴散,減少對人類的危害,就需要對其進行準確的監測和分析,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污染。文章就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展開詳細的闡述。
1 污染源廢氣監測前的準備工作
由于污染源廢氣具有較大的毒性,因此,在對其進行監測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要保證電源、操作平臺能夠正常工作,采樣儀器的氣密性良好,還要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好防毒、防火、防爆的預防措施。然后,為了使采樣過程順利的進行,還需要對生產的原材料、產品的生產工藝、污染物的種類以及廢氣的排量、壓力、流量是否經過凈化處理等進行詳細的了解。
2 采樣方法的選取
2.1 采樣方法的種類
一般情況下,對污染源廢氣的采樣主要分為兩種方法,直接采樣和富集采樣。當廢氣中被測物的濃度比較高時,通常采用的是直接采樣法。另外,如果使用的分析方法比較靈敏,也需要進行直接采樣,以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使用該方法可以快速的得到分析結果,比較經濟、方便。如果廢氣中所含的被測物的濃度較低時,就需要采用富集采樣。該方法得到分析結果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是,從實際的角度考慮,該方法得到的結果更符合環境污染的真實情況。
2.2 采樣孔的選取
由于各種廢氣處理設施有所差異,采樣位置也有具體的要求。首先,對于濕量較大的廢氣監測,監測點應選擇在靠近廢氣排放的出口。另外,如果廢氣排氣筒中的負壓比較大,則應選擇面積比較大的斷面進行監測。選定好采樣位置后,開設采樣孔,要注意采樣孔的內徑不能小于80毫米,孔管長不大于50毫米,當采集氣態污染物時,內徑不能小于40毫米。不進行采樣時,要注意將其封閉。另外,針對不同形狀的煙道,采樣孔的設置也不同。對于圓形煙道,采樣孔應設置在包括各測點在內的相互垂直的直徑線上,對于矩形或者方形的煙道,應設置在包括各測點在內的延長線上。
2.3 采樣的步驟
首先要對管道(或排氣筒、煙囪)進行測量,測量它的直徑及管壁厚度,然后接通儀器的電源,之后打開采樣孔,清除孔中的積灰,打開采樣儀器開關,按照步驟進行操作。
選擇1,輸入大氣壓和采樣日期,讀取大氣壓表的數字,根據修正的計算公式計算相應的壓強。
選擇2,輸入監測斷面的尺寸和壁厚,確定采樣的環數,儀器會自動計算出各采樣點的位置,自動記錄該數字,另外,要在采樣槍上用膠布標示。
選擇3,對皮托管校零;輸入排氣溫度,將采樣槍放入管道中第一個測點的位置,堵嚴測孔。皮托管軟管正對氣流一側接入儀器正壓孔,背對氣流軟管接入儀器負壓孔。用“確定”鍵依次將各個測點的壓力輸入儀器,儀器會自動選擇出采樣嘴尺寸。找出相應的采樣嘴,安裝在采樣槍上。
選擇4,將含濕量測量槍放入管道中,在水杯中加入少許水,選擇“測量含濕量”鍵,待含濕量數值相對穩定后,按確定鍵完成。含濕量測量方法有:重量法、冷凝法、干濕球法。干濕球法測量原理:使氣體在一定的速度下流經干、濕球溫度計。根據干、濕溫度計的讀數和測點處排氣壓力,計算出排氣的水分含量。
選擇5,確定采樣點數和每點的采樣時間;從濾筒盒中取出已稱重的濾筒,記下濾筒編號,裝入采樣槍中,并裝上所選定的采樣嘴;將采樣槍放入管道中第一個采樣點的位置,按“確定”鍵開始采樣。第一點采樣結束后,移至下一個點,依次進行直至結束。取出采樣槍記錄采樣體積、標態煙氣量、動壓和靜壓等參數,并按“確定”鍵將數據保存,以備查用或打印。
選擇6,在此菜單下選1查詢當前數據中的“煙氣流速”,記錄在采樣記錄中。按“退出”鍵回到主菜單。準備下一次采樣。取出濾筒,折疊封口,放入原來的濾筒盒。采樣后的濾筒,烘干(105℃)、冷卻、稱至恒重,其采樣前后濾筒重量之差,即為采取的顆粒物量。
3 采樣實施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3.1 采樣點的布設
污染源廢氣的采樣點要選擇一個氣流平穩的點位,且通過采樣點的氣體能夠全部排放到空氣中,能夠進行安全的操作。選擇采樣點時,應盡量避開漏風或者粉塵比較多的地方。對于一些顆粒物樣品的采集,要采取等速采樣,也就是顆粒物進入采樣嘴中的速度與氣流的速度是相等的,這樣才能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否則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對結果造成極大的誤差。
當采樣速度大于管道內的實際流速時,采樣邊緣以外的氣流就會進入采樣嘴,從而使粉塵也進入其中,導致采取的樣品濃度會低于采樣點的實際濃度。而當采樣速度小于管道內的實際流速時,所得的結果恰恰相反,樣品濃度就會高于實際的濃度。因此,在對顆粒物樣品進行采集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等速采樣。
3.2 采樣器的放置
當兩臺采樣器進行平行采集時,它們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就會影響測定的結果。這是由于兩臺采樣器的距離如果太近,就會由于氣泵或者電機上電刷的磨損,增加碳粒等污染物,從而使測定的結果偏高。另外,兩臺采樣器距離太近,還會增加它們之間的氣流,影響采樣的準確性。
3.3 采樣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采樣系統包括采樣儀器和監測的方法,即采樣加熱管、連接管、流量控制系統等。加熱管主要是保證氣體不會產生冷凝,它的溫度受待測氣體的冷卻點以及濃度的影響,不同的采樣氣體,設定的加熱溫度是不同的,如采集二氧化硫時,溫度應控制在120攝氏度,氮氧化物的溫度應控制在140攝氏度。另外,采樣管的材料使用要特別注意,通常使用的材質是聚四氟乙烯或者硬硅膠,因為這兩種材質的穩定性比較好,不會與待測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保證了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在對污染源氣體進行采樣時,首先要做氣密性實驗,保證采樣系統的氣密性,從而不會影響測定的結果。一般情況下,在連接采樣系統后,負壓表的讀數是6至7千帕,在半分鐘內壓力下降1.5千帕,表示裝置氣密性良好。此外,在采樣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采樣流量以及壓力的變化,并通過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記錄。在采樣結束后,不要馬上關閉采樣泵,尤其是對于負壓較大的煙道,強大的負壓可能會將采樣管中的顆粒物重新吸回煙道中,造成樣品的損失。當內外溫差較大時,迅速關閉采樣泵,也會使冷凝水回到濾筒中,對測定結果造成巨大的誤差。因此,采樣結束后,首先要將采樣管倒置,開啟泵的防倒吸功能,以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污染源廢氣的監測采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采樣的樣品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最終的測定結果。因此,需要在采樣的過程中,從準備工作開始,到采樣的實施,嚴格的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測定數據的真實、完整,不斷地提高環境監測的技術水準。
參考文獻
[1]徐銘.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2,25(Z1):85-86.
[2]王黎偉,蒲鳳蓮,王斌,等.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過程解析[J].能源環境保護,2007,21(2):54-56.
[3]王麗華,田穎.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氟化物監測的探討[J].中國環境監測,2011,27(1):30-31.
作者簡介:陳元元,男,湖南耒陽人,助理工程師,現工作于耒陽市環境監測站,主要從事污染源采樣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