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系統可靠性是確保電力系統正常穩定運行的前提和保障,通過采用科學而經濟的方式,使得供電設備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提高電力企業的服務質量。目前,人們對于供電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加以分析,文章對此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10千伏配電網;可靠性;方法
1 供電企業供電可靠性概述
顧名思義,供電可靠性就是指供電系統持續供電的能力。供電可靠性反映了電力工業對電能需求的滿足程度,是電力可靠性管理的基礎內容,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度量的指標就是供電可靠率。因為給用戶供電、為用戶服務都是基于配電網來實現的,所以提高供電可靠性,其本質就在于確保配網的可靠穩定以及提高配網的供電能力。在電力系統中,配電系統與用戶的聯系最為密切,位于系統的末端,只有配電系統的可靠運行,才能夠為用戶提供和分配安全穩定的電能。電力系統有其自身的特點,即發電、供電、用電同時進行。配電系統一旦發生故障或者進行日常的檢修,就會直接導致供電的中斷,直到故障排除或者檢修結束。配電系統在整個電力系統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直接影響到系統供電質量和供電能力。
2 影響10千伏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各種因素
2.1 網架結構
網架結構是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我國,配電網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并且對于10千伏配電網來說,主要采用單輻射供電的方式,這就導致聯絡數很少,并具有過高的負載率和過大的線路供電半徑,不能達到供電可靠性的相關要求。尤其是配電網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故障,就會無法將停電時的負荷進行及時的轉移,這在一定程度上使配電網運行的可靠性顯著下降。
2.2 計劃檢修
在供電可靠性工作中,計劃停電檢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故障停電相比較,計劃檢修造成的停電發生的幾率更大,并且由于計劃檢修并非供電企業自身可以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是上級電網供電不足導致的。所以,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避免用戶重復停電,并盡量降低用戶停電時間,應把計劃檢修工作作為供電企業工作的重心,降低計劃檢修帶來的影響,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并科學安排檢修計劃。
2.3 線路故障
供電系統能否安全可靠運行,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是其中一個關鍵的要素。在10千伏配電網線路中,通常采用的是混合結構,即使用架空線或架空線為主。而架空線的絕緣水平不高,并且沿線的地理條件對于線路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很多情況都會引起配電網發生故障,如線路自然老化、絕緣受到損害、雷擊等,這些都會導致線路故障的發生。
2.4 設備維護及管理
隨著配電網的發展,配電線路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對于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運行維護人員的素質則是影響到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當前運行維護人員在數量和人員素質方面,明顯跟不上配電網發展的速度。在經驗、責任心、技能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巡視工作不到位、延長了巡視周期,同時基礎資料不全,對于存在的缺陷無法及時消除,對于設備運行狀態也不能做出正確的評估。
2.5 軟硬件缺陷
在硬件方面,也就是電網設備方面,現有的設備使用時間較長,出現了老化現象,很容易發生故障。在軟件方面,即電網技術方面,我國的配電網自動化技術還不夠成熟,還處在初級階段,這是由我國配電網自動化建設起步晚、發展較慢決定的,因此事故處理效率不高,供電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3 提高10千伏配電網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3.1 加強和完善可靠性管理制度
加強供電可靠性管理,需要供電企業各部門共同的努力,開展科學的分工和有效的協作。因此,在日常的生產管理中,就應該將可靠性管理融入其中。還要在計劃停電管理上入手,以縮短計劃停電時間、減少重復性停電為目標,根據設備狀態、電網結構,以及用電負荷情況,在計劃檢修工作中,做到停電、開工、完工、復電的及時性、準確性。
3.2 加強設備改造,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加快配電網的改造,從軟件和硬件方面入手,即采用先進技術和新設備,使電力裝備水平整體提升。對于老舊設備的更換,應根據當地電網的實際運行情況,有計劃地更換。推進輸電線路的絕緣化改造,向架空線路發展,在設備的選擇上,應采用可靠性高、方便管理和維護的設備。為提高供電設備的健康水平,使其安全穩定運行,應注重配電網接線的合理性,并減少網點的負荷輻射。此外,還可以通過增設線路避雷器、增加絕緣子、采用15kV的電壓等級的線路瓷瓶等方式,提高配電線路的絕緣化程度,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獲得提高。
3.3 加強線路設備巡視和維護,減少線路故障的發生
為提高電網供電的可靠性,確保線路和設備的穩定運行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然而有些潛在的隱患和問題又很難避免,如距離樹木過近,線路短路、斷路,斷路器、配電變壓器發生故障等,對于供電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此,為減少電力故障,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同時應加強線路及設備的維護和巡視。根據季節性的特點,制定預防故障發生的工作計劃,消除事故隱患,從而保證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3.4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自然災害對電網的破壞
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造成影響的因素很多,自然災害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能避免的,而且可預見性差,然而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破壞程度卻經常是災難性的,對其的研究和預防也成為電力行業普遍關注度的焦點話題。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在雷電發生頻率高的季節,通過采取避雷針等方式來進行有效防雷。
3.5 促進配網自動化技術運用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配電網系統也在向綜合化和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配網自動化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及新的高性能的配電設備等技術手段,對配電網進行離線與在線的智能化監控管理,使配電網始終處于安全、可靠、優質、經濟、高效的最優運行狀態,從而實現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縮短事故處理時間,減少停電范圍,提高配電系統運行的經濟性,降低運行維護費用,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整個配電系統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用戶服務的水平。
4 結束語
電力體制改革在不斷深入,對于供電企業來說,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企業效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供配電系統的可靠性,這也是供電企業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10kV配電網來說,要想提高其可靠性,不僅要從技術上實現突破,還應該不斷改進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供配電系統的網絡結構,盡可能地減少故障停電的范圍,加強檢修管理工作,提高故障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以綱.淺談如何提高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技術措施[J].廣東科技,2008(5):31-33.
[2]吳金民.談如何提高供電可靠性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6(1).
[3]越海軍.以可靠性管理為主線全面推進公司生產經營[J].農電管理,2006(7).
[4]賈立雄,蔣錦峰,胡小正,等.2002年部分供電企業農村地區用戶供電可靠性分析[J].電力設備,2004(5).
[5]吳偉泉.淺談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廣東科技,2009(5):11-13.
[6]鄒敏佳.提高10千伏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方法的探討[J].硅谷,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