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在農村生產建設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了保證農村電網的安全運行,加強運行維護管理是十分關鍵的。著重于農村電網運行的薄弱環節,采取優化方案,提升農村低壓電網運行安全。文章圍繞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結合管理模式創新進行探討,改善和提升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水平,實現標準化管理。
關鍵詞: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創新
前言
在新農村建設的形勢下,農村低壓電網管理成為農村發展建設當中的重點工作。農村電網的安全運行,對農村生產建設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當前,農村地區供電企業要著重加強農村電網的運行維護管理,以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開拓新思路,改革和創新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模式,以提升農村電網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1 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重要性
農村生產建設對于電力供應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加,電網的安全運行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是農村生產建設工作有條不紊進行的重要保證。因此,加強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極大的提升了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對電網設備當中存在的故障予以有效地解決,并針對常見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杜絕安全隱患,保證農村低壓電網平穩的運行,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其次,加強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在提升電網運行安全的基礎之上,農村低壓電網管理的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實時獲取電網運行的信息數據資料,對電網運行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的監督審查,對薄弱環節要加以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強化,以全面提升電網安全維護的質量和工作效率。第三,加強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有效落實到實踐當中去改變了以往的常規巡視和故障搶修的運維模式,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對提升農村低壓電網運維工作人員的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農村地區電網的長遠發展來說,加強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
2 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要點
2.1 安全性
對于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而言,安全應該放在首要位置,而安全性低是當前農村電網運行當中存在的問題。受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在電網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有限,電力設備的更新與改造很難適時的完成。一些農村地區地處偏僻,自然環境較差,給低壓電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農村地區的低壓電網的線路、設備安裝不規范,很容易導致安全隱患。因此,加強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是十分必要的。而電網運行維護管理要圍繞著安全這一核心來進行,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進而保障電力供應的安全,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安全性是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要點之一[2]。
2.2 規范化
強化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電網運維管理制度,實現規范化管理。在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實際當中,往往不能進行規范化的操作和管理,這給電網運行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在電網運行維護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不規范操作不能及時地糾正,很容易形成習慣,無形之中增加了電網的安全隱患。安全隱患一旦積累起來,很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加強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規范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要將技術與安全同步落實,予以規范化管理,為低壓電網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2.3 標準化
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要做到安全能控、在控、可控,實現標準化電網運行維護管理。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要進行嚴格的考核,評估員工在運維管理工作業務能力職業素養的表現。要按照周、月、季、年度的故障搶修數量、故障報修量以及居民的滿意度作為電網運維效果的評判標準。將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率等內容作為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指標,并圍繞其來完成,以實現農村電網運性維護的標準化管理。
3 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創新思路
3.1 頂層設計
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需要按照安全性、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要點來進行,統一規劃,逐步展開,結合當前農村電網的發展形勢,結合農村地區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新農村建設的形勢下,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模式需要做出適應性的創新轉變,改進和更新電網線路、設備,提升技術水平,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對電網的主分支線徑與總長度、干線線徑與長度進行綜合分析,針對農村低壓電網的薄弱環節,有效地予以強化,使線徑配置、低壓電網結構以及低壓裝置選型更加合理,電壓質量得以有效地提升,對低壓電網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頂層設計當中,需要將影響安全的因素嚴格考慮在內。圍繞低壓電網建設規模與目標,進行有效的編制規劃,并根據需要適時進行修訂[3]。
3.2 過程控制
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需要面向多個環節,并處理大量的信息。作為動態管理的過程,在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過程中,農村電網運行維護管理體系逐漸趨于成熟和完整,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有效提升運行維護管理的科學性和技術性。加強對農村低壓電網的改造建設,有效地組織規劃。加強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過程控制,測定綜合配變電臺區的最高負荷,了解臺區供電能力裕度。電壓合格率指標、線路的半徑與長度以及裝接容量都是過程控制當中需要統計的內容。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加強安全檢查,了解低壓電網及其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排查安全隱患。對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項目規劃進一步地修訂和完善,以保障農村低壓電網的供電能力與安全質量。
3.3 末端治理
環境適應力是當前農村低壓電網必備的能力,以有效應對惡劣的環境以及突發的自然災害。環境因素對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給運行維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針對這一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實行末端治理。針對農村電網的突發情況,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預估和預防,合理分配物資、人員和材料,并及時落實到位。進行電網的調整和變更,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標準化、規范化進行運維管理。供電企業單位和管理部門要嚴格把關,通過末端治理,有效提升農村低壓電網的環境適應力,為運行維護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農村電網的安全運行有著積極的影響[4]。
4 結束語
農村生產生活越來越依賴于電力供應,電網的安全運行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運行維護管理模式的創新,對農村電網安全運行起到了積極的影響。為了保證農村電網的安全運行,創新運行維護管理模式是十分關鍵的。完善和改進農村電網運行的薄弱環節,實現農村低壓電網的運維優化。根據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的要點,開拓創新思路,通過頂層設計、過程控制以及末端治理,有效提升農村電網運行維護管理水平,保證農村低壓電網運行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利,王金麗,梁英,等.低壓供用電安全保障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電氣應用,2014,10:88-92.
[2]劉洪亮.農電低壓線路運行維護管理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33:170-171.
[3]陳曼.關于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初探[J].科技與企業,2015,7:41.
[4]王琳,李艷,孟勝鴻.加強低壓配電網安全管理構建農村供用電和諧關系[J].中國電力教育,201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