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施工技術已無法滿足現代建筑發展需求,加上我國是人多資源少的國情。在這個新形勢的要求下,建筑行業理應順應形勢,推出綠色節能建筑。文章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并于工程實際上,對綠色節能技術、環保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實際應用進行論述,對建造綠色節能建筑可以有些幫助。
關鍵詞:綠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措施
1 綠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背景及主導思想
綠色節能建筑,是有效地利用建筑物周圍的自然環境,最低限度的節約資源,減少投入,降低對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傷害。在實際工程中密切關注新節能技術的發展、貫徹綠色節能的思想,逐步向零污染、超低能耗的建筑物發展。綠色施工技術是指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以高效利用資源為核心,以環保為目標,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建筑材料、水電能源的節約。
2 綠色節能施工具體體現
2.1 工程實況
某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認證,該項目建筑層數為地上:14層;地下:1層,總用地面積9324.0m2,總建筑面積25837.0m2,綠地率43.05%,透水地面面積比51.1%,可再循環利用率10.3%。
2.2 綠色節能具體體現
2.2.1 建設在保護原有文物,植物、濕地、自然系統、森林的前期下,充分利用原有資源的作為建筑所用。通過對工程的了解,改項目地形較為平坦,場地內植物主要是當地的經濟作物。本工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充分保留了原有價值的樹木,對現狀植被進行充分利用,不僅保護了當地生態資源,同時還能節約成本,控制造價,體現其綠色節能的理念。合理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方式,在本工程中,建筑屋頂的綠化面積可達1284m2,屋頂綠化面積為935.06m2,主要以當地地被類植物為主,綠化比例達73%。
2.2.2 盡量減少破壞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構件,避免裝修重復,該工程采用土建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施工,對建筑材料,如:建筑所用鋼材、混凝土等都經過優化預算,避免多余廢料產生。該項目建筑室內空間可變換功能面積較大,平面設計多采用大開間設計,辦公、商場建筑室內多采用靈活隔斷。
2.2.3 在該項目通過對項目需求與環境條件的分析,實施各種綠色建筑策略,最大程度地滿足綠色建筑對節地、節能、節水等方面的要求。主要采取綠色建筑技術措施有如下:
(1)頂采用擠塑聚苯板隔熱,外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梁柱部位采用防火巖棉封堵;幕墻選用LOW-E中空玻璃。
(2)內大空間設計,二次裝修可以根據功能靈活分區,避免裝修材料浪費。
(3)建筑在平面布局及功能空間布置上采取優化設計,把對噪聲敏感功能區集中分布,設備房等設在地下室減少相鄰空間的噪聲影響,幕墻采用LOW-E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
(4)場地中路面和停車位采用植草磚等透水鋪裝材質,公共活動場地、人行道、露天停車場的鋪地材質,采用多孔材質,以利于雨水入滲,采用多孔混凝土地面等。
(5)雨水回收系統: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本項目設置一套雨水回收系統,雨水經過過濾,消毒處理后用于室外景觀水池補水、綠化灑水。
(6)場地中路面和停車位采用植草磚等透水鋪裝材質,公共活動場地、人行道、露天停車場的鋪地材質,采用多孔材質,以利于雨水入滲,采用多孔混凝土地面等。
(7)建筑在平面布局及功能空間布置上采取優化設計,把對噪聲敏感功能區集中分布,設備房等設在地下室減少相鄰空間的噪聲影響。
2.2.4 采用全封閉車斗,保證土方不灑漏。在土方作業期間,為防止塵土飛揚導致污染,需加強對施工區域的抑塵,本工程中主要采取灑水濕法。而對于已經開挖好的區域,期周邊需全面加蓋密網,防止塵土飛揚。對于建筑施工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需進行技術清理,搭設封閉性臨時專用通道由上而下、由內至外進行輸送垃圾。運用部分綠化、部分硬化兩種方式對施工區內的裸露地面進行封閉,每天安排專人對硬化的道路打掃,防止揚塵。
2.2.5 為了確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在本工程中,基坑邊坡采用防護形式:噴射混凝土和格子梁加噴播植草相結合,對由于施工導致面積大的臨時裸土進行及時覆蓋,對長期裸露的土地通過種植植被加固,對施工過程中被破壞的綠化帶及時恢復,提高綠化率,有效防止場地水土流失。
2.2.6 實施建材本地化,建設單位應盡量選擇當地有一定資質的建材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就地取材,使用當地建筑材料,盡可能實現建材本地化,有效降低由于運輸過程而導致的資源能源的損耗,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在本項目中,距離施工場地500km內生產的建筑材料重量總重量的80%以上,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綠色施工的實施。
2.2.7 所有的建筑材料在進場之前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場,對于室內材料,需要對其進行相關有害物含量的檢測合格報告,確保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存在放射性指標超標的現象出現,待工程施工結束后,建設單位應組織相關機構對室內有毒氣體進行檢測,對室內的環境進行綜合評定,并出具檢測合格報告。
3 綠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推廣
3.1 加強政府的推廣力度,建立有效的推廣機制
所有新技術的推廣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要想從根本上有效快速地推廣節能技術,消除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推廣難度,為節能技術推廣打造良好的平臺,就必須依靠政府的支持,推進綠色節能體制改革,建立技術科研組織機構。
3.2 因地制宜,結合各地實際推廣節能技術
任何技術或者政策的推廣,都必須有一定物質基礎的支撐。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南北差異甚大,要想更好地推薦綠色節能技術,需要充分考慮各地差異,注重優化推廣模式和促進推廣主體的多元化,將各種各樣的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到不同地區。
3.3 建立和健全節能建筑施工技術信息服務網絡和信息反饋機制
當今是全球信息化社會,為了完善加強各相關人員的信息及時交流,使工作更加高效,完善的信息反饋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推廣的重要保證和有效保障。
4 結束語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和提高企業競爭力,建設單位需提高綠色節能環保的意識。在明確綠色施工要求的基礎上,創新運用綠色施工技術去實施綠色的施工,這對建筑企業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順應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經之路。綠色施工技術的推廣仍是任重道遠的,目前,不少企業和施工人員對綠色節能施工技術仍然存在理解誤區,他們以為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必須要以智能化、高科技等支撐,就是新能源取代傳統能源的過程,以為只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才能參與其中。其實,綠色節能施工是企業帶動所有人員參與,共同努力,從細節做起,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綠色節能的目的,提高企業的效益,促進環境和工程施工的和諧友好。
參考文獻
[1]劉邦禹.綠色能源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導刊,2013,2:38-41.
[2]常慧.可再生能源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J].建筑節能,2013,4:39-41.
[3]侯恩哲,佟昕.綠色建筑中新能源技術的應用與思考[J].節能,2013,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