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鑫 遼寧科技大學軟件學院
?
我國物聯網現狀及發展趨勢
盧 鑫 遼寧科技大學軟件學院
【文章摘要】
【關鍵詞】
物聯網;傳感技術;嵌入式技術;RFID技術;現狀
物聯網,其英文名稱為“Ιnternet of Th--ings”,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的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其三個重要特征分別是: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到了2009年,以物聯網為首要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孕育而生,物聯網被廣泛的應用于農業生產、家居生活等領域。FORRESTER(美國一權威咨詢機構)曾這樣預測過: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聯的交易量和人與人通信的交易量之比將達到30:1。由此可見,將世界信息產業發展推向第三次浪潮的無疑非物聯網莫屬。
物聯網具有信息海量化,物物之間智能化,多樣化等特點。其可按技術架構的角度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的作用即識別物體、采集信息,主要通過傳感器實現;網絡層由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負責傳遞和處理信息;應用層即為與用戶的交流的接口,以市場需求為主,真正做到人與物間的交流。
物聯網三項關鍵技術。
傳感技術。作為獲取信息的一項重要手段,主要由傳感器、傳感節點和電子標簽構成。譬如溫度傳感器、攝像頭、GPS、RFΙD標簽等終端。
射頻識別技術。RFΙD(射頻識別)技術采用非接觸式自動識別,通過對一定距離內的目標對象發射射頻信號進行識別,并獲取目標對象存儲的相關信息。它可以對物體進行實時自動的識別、定位與追蹤,在客觀和虛擬世界起到了關鍵作用,真正實現了讓物體自動的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嵌入式技術。嵌入式系統結合了計算機、傳感器、集成電路等技術,以應用為中心,對其它設備進行監控、管理。如今應用嵌入式系統的終端產品占領了市場不小的份額,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目前我國物聯網已初具規模,具備發展基礎,技術研發和標準研制取得突破、應用推廣也初見成效。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在啟用及發展方面并不落后,目前我國許多中小型企業都積極開展與“物聯網”相關的工作,各地企業紛紛響應號召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智慧農業、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等產業都應用到了物聯網的相關技術。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近幾年政府在農業生產方面提供了相應的優惠政策,科研機構也參與到智能農業中來。目前部分地區已實現了物聯網智能農業的應用問題,并取得初步成效。大棚控溫技術利用傳感器對大棚的溫度、濕度、光照等進行自動控制[1]解決了我國季節蔬菜供應的問題,
智能安保是智能建筑的典型案例,隨著建筑物設計的復雜化,安保人員并不精通工程建筑,在布置警力上難免出現紕漏,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利用BΙM控制中心模型和無限射頻技術,只需為每個進入建筑物的人配備RFΙD標簽使其與BΙM系統連接,即可直觀看到出現紕漏部位的三維模型,隨時調整部署,第一時間掌握出現問題區域的情況。
智能家居在近幾年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結合物聯網技術,傳統的家居生活模式將逐步被智能家居所取代。智能家居是智能建筑的拓展和延伸,提升國人的生活品質及水平是當今社會密切關注的,因此其市場前景非常樂觀。ZigBee技術已經被世界主流家電廠商優先選擇,相比WiFi、藍牙等無線通訊技術,ZigBee技術更加可靠、更加安全、能自動修復和具有抗干擾等特點,特別適合在家居方面應用。[2]
盡管我國物聯網在技術研發、標準研制、產業發展和應用拓展等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也確實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在這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瓶頸和制約成分。其主要原因歸結于我國中小型物聯網企業居多,并沒有核心的企業技術作為支撐、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應用水平較低、規模化應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等諸多問題。[3]
物聯網作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的浪潮,是產業革命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力量,對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社會管理效率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將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物聯網有著非常廣闊的開發前景和應用價值,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發展物聯網產業成為了當務之急。
從國家角度對物聯網產業進行規劃,統一協調和指導國內物聯網產業。就目前的形勢看,無論是產業界還是技術界都相對較混亂。所以應著力培養骨干龍頭企業,重點培育一些有影響力、有較強帶動性的企業,努力提供發展環境,加強企業間的合作,逐步帶動相關產業體系。
從企業角度加強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全面提升產業技術發展。企業是物聯網發展的首要主體,所以發展中需要企業間的橫向整合,互相尋求合作,以解決資金和技術問題。同時可以增強校企合作,使“產學研”一體化。構建社會公共的物聯網基礎框架,要求標準、規范,打造產業聯盟。重視通信產業,推動傳統行業轉型,開拓新的市場,利用我國制造業的優勢和基礎提升物聯網服務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應。
從智慧地球[4]的概念提出以來,人與人、人與物體之間聯系就變得越來越密切,物聯網概念的提出無疑彌補了傳統通訊的缺陷。物聯網的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只有了解形勢,隨時掌握物聯網的新動態、新技術,把握機會才能使我國的物聯網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實現萬物互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更要迎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相信未來的物聯網產業必將引領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王金翔,鄭筆耕2015年8月.
[2]《議物聯網時代的智能家居》INTELLIGENT BUILDING,2013年2月,第150期.
[3]《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年12 月07日,科技司.
[4]2008年11月 IBM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amuel J.Palmisano首次提出.
物聯網作為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勢必將引領嶄新的生活方式。本文介紹了物聯網的定義、主要技術、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其中重點講述了物聯網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
盧鑫(1995—),女,遼寧省鞍山市人,職務:學生,研究方向: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