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東方星
?
“2016小衛星發展與管理研討會”在京舉行
—大量發展小衛星面臨的法規與管理
本刊記者 東方星
2016年4月7日,中國宇航學會衛星應用專業委員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了“2016小衛星發展與管理研討會”。張履謙院士、戚發軔院士及100余名政府主管部門和各相關單位的管理和專業人員出席了會議,原總參通信部副部長楊千里任大會主席。會議主要討論了大量發展小衛星面臨的法規與管理問題,包括小衛星發展現狀、空間碎片監管、軌道頻率申報和協調、業務運營模式和監管、小衛星發射和測控以及商業航天等內容。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敏首先作了“小衛星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報告,內容包括小衛星20年來的5次浪潮、小衛星現狀與再認識、發展趨勢、探索實踐與應用展望等。他介紹說,“十三五”期間,該公司將實現自動化衛星總裝、三維工藝規劃,智能化衛星批產生產線,實現小衛星一鍵式、自動化測試,適應年產30顆以上小衛星的能力;開發高性能、高性價比、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輕型敏捷商用衛星平臺”,目前基于此平臺研制的0.5m空間分辨率輕型敏捷光學衛星已進入初樣階段。
接著,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副主任劉靜作了“小衛星星座及空間碎片監管相關問題”的報告。其內容包括空間碎片環境概況和危害、小衛星發展形勢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空間碎片減緩指南和實踐,以及小衛星星座的減緩考慮等。她介紹了聯合國外空委空間碎片減緩準則,如,最大限度地減少操作階段可能發生的解體;限制軌道中意外碰撞的可能性;避免故意自毀和其他有害活動;最大限度地降低剩余能源導致的任務后解體的可能性;限制航天器和運載火箭軌道級在任務結束后對地球靜止軌道區域的長期干擾,以及全球商業預警系統、小衛星星座減緩考慮等。劉靜認為,實施空間交通管理將是解決小衛星在軌運行安全的最根本途徑。
北京羽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藍天翼報告的題目是“火箭與發射服務”。其內容包括2015-2024年發射質量預測、商業發射服務預測、商業航天四大市場、遙感衛星數量預測、50kg以下對地觀測衛星數量預測;中國火箭發射市場需求;現役及未來商業化發射火箭、商業化微納衛星發射火箭;世界主要現役和新火箭參數價格表;國際及中國發射運力分析等。
休斯網絡技術公司顧問李慶安作了“OneWeb寬帶通信星座給衛星通信行業帶來什么沖擊?”的報告。他全面介紹了OneWeb星座的歷程、近況投資者、基本情況、對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頻譜保護、小衛星發射、發射平臺、通信體制和關口站系統、用戶終端、技術優勢及啟示。
其他報告也精彩紛呈,例如,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中心處長曾繁聲的“微小衛星管理相關情況概述”;中國通信學會衛星通信專業委員會委員王黎明的“衛星通信業務定位及相關政策分析”等。
報告之后,與會專家還就“小衛星發展與管理”進行了熱烈的專題討論。
祁首冰/本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