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熙



—記“星際”喚醒火星夢
“切莫溫馴地走入良夜,日暮之年應燃燒咆哮終盡,狂怒,咆哮著對抗那光的減隕”JulienMauve忘不了那個《星際穿越》首映的夜晚,他置身影院正中,黑暗的周遭,讓他心無旁騖聚焦在熒幕。
當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中的臺詞,伴隨著含蓄有力的音樂一起充斥著他的感官,音樂與電影澆鑄出宇宙之愛,Julien如被雷電擊中一般。他清晰地憶起了自己的大學時代。那年,21歲的Julien是個懷揣火星夢的熱血青年,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組成研究小組,沒事就泡在圖書館里,把“天文”標簽下的各類書籍翻個遍,常常會因為討論人類何時登上火星的問題,與小伙伴爭執得面紅耳赤,為了準備一場演講緊張興奮地徹夜不眠。畢竟那顆被人們尊稱為戰神的火紅色星球,在他兒時就成為他心中忽遠忽近的夢。
當Julien看到電影中的小墨菲在自己有一面墻大小的房間獨處玩耍時,他感到胸中一股上升的氣流就要讓自己飛起來,仿佛在那個瞬間,他穿過了大氣層,進入浩瀚的星河,穿越神秘的蟲洞,最終掉入黑洞中那個屬于自己的五維空間。此刻,他看到一個童年時代的自己。在那個位于巴黎旁邊,除了森林一無所有的小鎮上,有個小孩經常抱著家里的老相冊連續看上幾個小時也不會悶,拿著爸爸送給自己的玩具相機像是發現了新大陸,躺在自家小院里就能擁有一整個浩瀚無邊的夜空。好在當電影鏡頭的遠景落在那片粗獷原始的美國西部大地上的時候,Julien終于回過神來,雖然時間沒能讓他變成探索宇宙的科學家,卻讓他成長為了一名出色的攝影師。走出電影院的Julien像是經歷了一場洗禮,被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他知道,為了給自己長期以來的火星夢有個交待,是該做點什么了。
在聊到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全民偶像ElonMusk和他的SpaceX公司時,Julien總是興致勃勃。—直以來,ElonMusk都聲稱他的最終目標是將人類送到太空,而人類移民的首選地點就是火星。“星際探索和太空移民是本世紀最偉大的探險,如果我們此生可以像父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一樣探索發現新大陸,見證這樣的奇跡,可真是令人興奮!”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的出現,讓人可以實時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身邊的故事。“照片成為一種新的語言來溝通情感,變成社交形式的一部分,足個非常有趣的現象。”JulienMauve開始醞釀一個大膽的設想,而完成一切想法的工具便是手中的相機。
生生在地球上找到火星地貌
裹挾在宇航服之中,悶熱讓汗珠不住滲出Julien的腦門、胸口、背心……玻璃罩和厚實的衣料將宇航服內外隔成了兩個世界,他只聽見自己重重的喘氣聲。玻璃罩外的紅色荒原,平和、疏離、遼闊,從內望去顯得更加寂靜。在短短八天的拍攝期間,Julien經歷了太多次恍惚的瞬間,自己像是真正地踏上了火星表面,甚至能感到穿戴沉重宇航服的身體,只受到了地球三分之一重力的影響而變得輕盈起來。
為了這場為期八天的“火星探險”,Julien花費了將近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如同導演電影一樣,雖然在今年1月份,Julien就明顯地感受到腦中的各類想法即將噴發,奮力冷靜下來的他不斷告訴自己,即便有千萬個想法,也要運籌帷幄。本著對夢想負責的出發點,他必須將自己此次拍攝計劃設計得復雜精巧、無懈可擊。他嘗試找到一處最為相似的地方,模擬出人類火星旅行的實況。火星與地球像一對遠房兄弟,但那里的峽谷沒有溪流、山脈沒有森林……沒有生命跡象的赤地上,只有覆蓋著碎石、沙礫、裂谷和隕石坑。澳大利亞、約旦的月亮谷資質不錯。不過通過谷歌地圖、Flickr、Instagram所得到的結果比較來看,Julien最終還是選擇了最具潛力的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大峽谷、流星隕石坑、帝國沙丘、石化林和紅色荒原,它們本身就神秘遼闊、壯美蒼涼,在有限的條件下,提供了更多拍攝可能性,有了目的地,火星拍攝不再毫無頭緒。
登月宇航服來贊助
租賃服裝、購置保險、預訂機票……4月17日,他和助手Pauline抵達洛杉磯。相較好萊塢、迪士尼樂園這些著名景點,美國最大航天工業和電子業基地的名號,讓洛杉磯更符合Julien心中“天使之城”的預期。在洛杉磯的籌備活動進行得十分順利,一家名為Wonderworks的公司為他提供了最大的幫助。作為NASA、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等客戶的合作商,Wonderworks相當專業地為這次拍攝提供了Julien所需設備。當阿波羅在登月任務中所穿的ESP-A7L型號同款宇航服出現在他面前時,Julien興奮地尖叫起來:“就算人類在登陸火星時不會再選擇它,它也確實能滿足900/0人們對于宇航員出現在火星上的想象!”一切準備就緒,Julien便和Pauline兩人前往心中的拍攝圣地。他們驅車行駛了4000英里,在七個地點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悶熱和負重令人苦惱,但置身于宇航服中就像深海潛水一樣,靜得只有你和自己的呼吸聲,這種絕對的寧靜能喚醒人對宇宙終極問題的思考,讓人愛上這一切。”長途跋涉讓人疲憊,但沿途風景和創作的快感,卻輕松沖散了一切。
為還原火星也是蠻拼的
沒有龐大的拍攝團隊,照片中的宇航員就是Julien和Pauline兩人。一部分照片借助了相機內置的Wi-F動能,通過手機遙控完成拍攝。但大部分時間,Julien都得用老式的10秒延時自拍法,按下快門,快速入鏡。“想到自己像笨熊一樣在凹凸不平的地面狂奔的畫面也是醉了,拍完就瘦十斤。”Julien調侃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當他們拍攝自拍畫面時,被一旁的游客當成了真正的天外來客。“他們好奇我們為什么會穿著宇航服出現在這兒,最后用自拍把我們當成了旅行背景,想想就讓人忍俊不禁。”
與地球上的絢麗黃昏完全不同,火星上的落日,盡是滿目清冷。如同海洋一般的天空,映襯著一輪冰藍色的落日。人們印象中的那個火紅色星球,大氣稀薄寒冷異常。而在西部的紅色荒原上,太陽直射時的最高溫度達到30攝氏度以上,如同炙烤。Julien為了還原心中的戰神星球,鉆研了各種來自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在后期制作階段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在色彩調節和校準上,并用Photoshop來刪除一些灌木、小植物和碎石。結束最后一天的拍攝時,兩人憨態可掬地出現在照片中,雖然遇到各種艱苦,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5月26日,Julien發布了這套用時小半年完成的作品《你好,火星》,隨即紅透了各大攝影網站。網友們一邊忙著給超級逼真的畫面點贊,一邊對于旅行還不忘自拍的各種萌態發表各種調侃。不管怎樣,Julien成功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夢想,“每個項目都有改進的余地,但同時也證實了你可以完成想要做的事情。復雜的火星項目,算是此生的圓夢之旅,對于結果我是滿意的。”Julien女[I是說。
相比較自己早期單薄的人像拍攝,Julien現在更注重用作品去反應人類行為與環境的關系。例如,在旅行中欣賞風景的同時,自拍已成為人類游歷火星的一部分。對于接下來的拍攝計劃,Julien將延續此次的探索精神。目前,他正琢磨著水下或熱成像之類的新項目,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也不斷出現在他的腦海中。天知道這個科學怪人攝影師的下一次創作又能有什么樣的新花招。
假裝火星游客也沒那么容易
火星上的重力比地球小三倍,意味著Julien他們不得不跳到平時三倍高。拍攝中,Julien架上三腳架,將腳架高度降到最低,并盡量使勁兒,讓自己的“負重”跳躍達到更高,以此來制造出火星行走的“輕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