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蘭州站啟動繼成功舉力2014年陜西、河南站活動之后,2015年,“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再出發,筆者跟隨佳能首站到訪甘肅蘭州,見證“以影像記錄和弘揚絲路之美”的文化旅程感動起航。題圖:陳聰文:張海佩發現大美河西走廊再度集結
6月15日,蘭州的上午有著黃土高原別樣的驕陽似火,由佳能(中國)主辦的“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大型公益項目甘肅站的啟動儀式在甘肅省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它將以甘肅河西走廊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遺產為主題,用影像呈現和弘揚文化遺產,所制作的影像成果將無償捐贈給相關政府機構用于今后的學術研究及文化普及、交流活動。用影像的力量深挖“絲路文明”
啟動儀式現場,佳能為我們展示了2014年的項目成果:兩部華陰老腔皮影戲和唐三彩的紀錄片與一部分優秀影像作品。據悉,2015年佳能(中國)還將邀請當地的專業攝影團隊,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葉舟等甘肅本土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從6月至10月深入天水、張掖、武威、酒泉、嘉峪關、敦煌等六地進行文化采風,同時面向公眾舉辦“絲路影像”征集活動,深度發掘河西走廊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印記,以及絲路上的建筑之美、藝術之美、民俗之美、舌尖之美,幫助人們通過佳能先進的數字技術,不斷解讀和創新文化,在影像的傳遞中關注和保護文化。
感動過往希冀未來
活動臨近尾聲,讓人不免回想起6年來,佳能文化項目勤奮前行的腳印:2009年,佳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啟動;截至2014年,已記錄了21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非遺項目。這一項目的全新主題“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于2014年8月在西安大明宮遺址正式啟動,旨在挖掘絲路沿線地區豐富優秀的歷史自然、人文民俗,進而向公眾普及文化保護的意義,為絲路文化的振興貢獻一份力量,踐行佳能優秀的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2014年8月至10月,佳臺g在陜西和洛陽連續開展了華陰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華陰老腔)和洛陽記錄了唐三彩燒制技藝的記錄工作。2015年6月已啟動二期工程,將完成寧夏、甘肅的影像探訪活動。2016年,針對青海、新疆的影像記錄活動亦將逐步開展。期待未來,佳能的公益文化項目臺g給我們帶來更多珍貴的影像和感動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