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摘 要:簡介了核電汽水分離再熱器的結構、功能及再熱器換熱管的檢測方法。
關鍵詞:汽水分離再熱器;真空發泡;渦流檢測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003
1 汽水分離再熱器(MSR)的結構及功能簡介
MSR主要有波紋板分離器、再熱器、筒體及封頭四部分。
其中波紋板過濾器均勻的分布于水平筒體內部,高壓缸排氣經過MSR波紋板過濾器后,經過兩級再熱器加熱后進入低壓缸,循環蒸汽的干度可以達到98%。分離處的水分經過筒體下部輸水管道進入MS疏水箱。
再熱器分為一級再熱器和二級再熱器。每一個再熱器都由半球形水室與U型換熱管管束組成。
2 換熱管真空發泡檢測
(1)按圖1所示將真空發泡試驗裝置各部件連接,將兩個檢漏箱面對面密封,啟動真空泵后如真空壓力可以維持在-0.094MPa,可確定試驗裝置無泄漏;(2)按照圖2所示方法將檢測盒分別貼在管板上目標傳熱管的兩端;(3)在管板與換熱管分布圖上分別將相應區域做好標記,防止漏檢;(4)啟動真空泵,打開入口閥。打開檢漏盒上游蝶閥,檢漏盒連續抽真空。水分離器的真空表接近-0.04MPa時,關閉檢測盒上游蝶閥進行壓力試驗。確定壓力不下降后,再次打開檢測盒上游蝶閥直至壓力約為-0.094MPa時,關閉檢測盒上游蝶閥;(5)打開檢漏盒上部真空發泡液貯存器的閥門,在換熱管管板表面噴灑發泡液;(6)觀察管板表面2分鐘。如發生連續和成長的泡沫時可以判定有泄漏點。對懷疑為假漏的位置進行清洗重新檢測。確認為泄漏的在管板上與分布圖上進行標記;(7)移動檢漏箱,繼續進行檢漏試驗。每次檢測盒覆蓋區域要與上次檢漏區域有重合;(8)真空發泡試驗中無法建立負壓的區域進行渦流檢測,確定發生泄漏的換熱管;(9)經過真空發泡與渦流檢測后,可以確定所有的泄露換熱管。其中換熱管泄露分為兩類:一類是管板與換熱管焊接處裂縫導致泄露;一類是換熱管內發生破損導致泄漏。
3 渦流檢測簡介
3.1 渦流檢測原理
把導電材料放于交變磁場中,導體內會有感應電流產生,這個現象就叫做渦流。感應電流的不同是由于導體本身的性質不同導致的,如電導率、磁導率、形狀、尺寸和缺陷等。這種利用導體感應電流的變化來判斷導體缺陷的檢測方法,叫做渦流檢測。因此,渦流檢測是一種無損檢測方法,不會對導體本身造成任何損傷。
由導體中產生的感應電流再次產生交流磁場,此磁場磁力線也隨時間變化,它穿過檢測線圈時又在線圈內產生感應電流。因為此感應電流方向與導體中的渦流方向正好相反,因此與檢測線圈中本來的電流方向就一致了。就是說,檢測線圈中的電流由于導體渦流的反作用而增強。因此通過測定檢測線圈中電流的變化,可得到待測導體的相關信息。
3.2 檢測線圈種類
渦流檢測過程中,待測導體本身的參數不會變化,因此檢測線圈的合理選擇對最終的檢測結果尤為重要。根據待測導體的形狀,尺寸、材質等參數,常見的線圈有:穿過式、內插式和點探頭式三種。其中再熱器換熱管渦流檢測使用內插式線圈,將檢測線圈放在換熱管內進行檢測,主要用來檢查換熱管壁厚和換熱管內壁缺陷。
4 換熱管泄漏的處理
真空發泡試驗與渦流檢測后,用記號筆將確定的發生泄露的換熱管出入口側分別做好標記。管板與換熱管焊接處發生裂縫的,將焊縫處清理干凈,重新進行焊接。換熱管內發生破損的,按照如下順序進行換熱管封堵:(1)壓縮空氣吹干目標管內壁;(2)砂紙打磨管板表面,使其可見金屬光澤,然后用白布清潔管板表面;(3)膠帶將目標管的入口和出口周圍的換熱管封堵;(4)對其他無缺陷的管子,用塑料布全部覆蓋并用膠帶粘貼牢固;(5)在目標管入口用壓縮空氣進行通風,檢查在出口是否有風吹出,在確認標記目標管的正確后,用白色記號筆進行標記;(6)如果要堵的目標管破裂或嚴重泄露,其周圍的管子也要進行堵管;(7)用游標卡尺在錐形鉸刀上找到等于堵頭最大直徑處,用記號筆做標記A;(8)用游標卡尺在錐形鉸刀上找到從等于堵頭最大直徑處向細端方向4mm 處,用記號筆做標記B;(9)用錐形鉸刀平穩的處理目標管內壁,到達標記B處停止絞孔;(10)清除鉸下的金屬碎末。用清洗劑清潔管內壁的臟污;(11)確認管堵規格正確,表面應光滑、無毛刺、損傷;(12)塞入管堵并用手錘輕輕敲擊,當管堵留在管板外面長度為1.5-2mm 后停止敲擊;(13)焊接人員用焊絲WEL TIG82采用氬弧焊進行第一層焊接。役檢人員對焊接部位進行PT檢查。如果發現缺陷,去除管堵,重新堵管;(14)PT檢查合格后,焊接人員進行第二層焊接。役檢人員對焊接部位再次進行PT檢查。如果發現缺陷,去除管堵,重新堵管;(15)PT檢查合格后,焊接人員進行第三層焊接。役檢人員對焊接部位再次進行PT檢查。如果發現缺陷,去除管堵,重新堵管;(16)PT檢查合格后。用鋼絲刷清理焊接區域及臨近區域。再次執行真空發泡檢漏試驗,確認焊接區域無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