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湘,一位特立獨行的詩人,在外界看來他是孤僻和冷傲的,他的生活是曲折的,但在他的詩中找不到絲毫煩躁焦慮的痕跡,正如沈從文對他“平靜的詩”和“焦躁的人”的評價,兩者矛盾而又和諧地統(tǒng)一在他的生活和詩作中。他內心情愛世界的純真,是通過構建詩的世界來實現(xiàn)的,他用恰當?shù)囊庀笞鳂撕?,寄托著對詩、對生活、對愛最純粹最真實的感情?/p>
關鍵詞:朱湘 ?情愛題材 ?背離 ?統(tǒng)一
1933年12月5日清晨6時許,在上海開往南京的吉和輪船上,一位清瘦的男子一邊喝酒,一邊捧讀德國詩人海涅的詩作。就在船快要入港,在采石磯附近的江面時,他縱身一躍,投入江水的懷抱。他就是生前孤傲,身后令人惋惜的詩人——朱湘。
朱湘,一位年僅29歲的天才詩人,他以死亡的方式向社會反抗,向失望宣戰(zhàn)。他的寫作生涯不到十年,著作卻頗豐:留有詩集《夏天》《草莽集》《石門集》《永言集》;散文書信集《朱湘書信集》《海外寄霓君》;翻譯作品《路曼尼亞民歌一斑》《英國近代短篇小說集》《番石榴集》;文學評論集《文學閑談》。他的詩歌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尤其是情愛題材的詩歌,純真質樸,這似乎與他顛沛坎坷的生活和愛情互相矛盾,但實質上,現(xiàn)實中他的情愛觀與詩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一、“不和諧”的詩與人
朱湘,三歲時母親病逝,十一歲父親也離世。他由哥哥養(yǎng)大,卻因彼此年紀差距大而有些隔閡,沒有父愛母愛的童年,孤寂的他慢慢開始寫詩。1919年,朱湘進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班,由于抵制校方的早點名制度,1923年被清華開除,只身去了上海,靠賣文為生。雖然反對指腹為婚的舊式婚姻制度,但當劉采云家里發(fā)生變故,孤獨無依時,他接受了她,與她結為夫婦。結婚當天,朱湘沒有給哥哥行下跪之禮,得到的不是祝福,而是謾罵和斥責。后來他在上海的生活日益拮據(jù),清華校友彭基相、饒孟侃對他作出北上的邀請,1926年,清華校長同意朱湘復學,1927年,他與柳無忌踏上留學航程。因法文教師不經意把中國人比喻成猴子,他憤然離開勞倫斯大學,后又因誤會和強烈的自尊心,離開了芝加哥大學,轉到俄亥俄大學,之后接到武漢大學的聘書,他放棄學位,提前回國。
朱湘曲折的人生經歷與他孤高的性情不無關系,這在他的人際交往方面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朱湘與大哥的矛盾由來已久,他深交的朋友也屈指可數(shù),不過羅念生、羅皚嵐、柳無忌、趙景深數(shù)人。他不喜歡徐志摩的貴族氣派和油滑的性格,諸多的摩擦,令他離開《詩鐫》;他認為胡適、徐志摩等不是真正的詩人,“他們拿著自己淺陋的作品當進身臺階,等到官階名氣到手了,就丟棄了詩本身,卻又對真正萌芽的新人冷嘲熱罵,朱湘稱這些人為‘新詩發(fā)達上的一個大阻梗。”[1]
在愛情上,無論100多封《海外寄霓君》有多么情真意切,愛情終究還是向生活的瑣碎低頭。“五卅”慘案停課后,霓君漸漸開始不滿意朱湘的閉門造詩,慫恿他出門找工作,當她望著空米缸發(fā)愁時,更是對丈夫的固執(zhí)耿耿于懷。霓君生下第三個孩子,朱湘又由于學校的經費問題而失業(yè),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因為小兒子的夭折,劉霓君開始怨恨丈夫的無能,夫妻關系逐漸惡化。之后朱湘開始輾轉飄泊于北平、上海、長沙等地,由于性情孤傲,得罪了不少人,他謀職四處碰壁,最后,連詩稿的發(fā)表都越來越困難。結果窮困潦倒的朱湘用死亡的方式作為最后的反抗。
這就是現(xiàn)實中的朱湘,生活潦倒,愛情無望,像洶涌澎湃的江海,但他的詩卻像一片湖,出奇地淡泊、寧靜。
清新、秀麗、唯美這些詞遠不足以概括朱湘的詩歌。沈從文說他的詩歌:“顯著平靜的微波那種小小的皺紋,然而卻因這微皺,更見出寂靜?!盵2]他的詩歌大都寫的是自然之美、情愛之美,散發(fā)著蓬勃向上的陽光與朝氣。朱湘對大自然的描寫多數(shù)為新穎娟秀的小詩,是作者剎那的感悟,例如《夏天》詩集中的《早晨》《北地早春雨霽》。他的情愛詩的世界又是那么單純、熱烈,無論關于愛情的《熱情》《答夢》《情歌》,還是關于友情的《寄一多、基相》《悲夢葦》,都是那么平靜、真摯。
正如沈從文的評價:“作者(朱湘)在生活一方面所顯出的焦躁,是中國詩人中所沒有的焦躁,然而由詩歌認識這人,卻平靜到使人吃驚?!盵3]這表面上呈現(xiàn)出一種詩與人的“不和諧”。
二、構建詩的“象牙塔”
雖然朱湘曾聲稱:“我作詩,不說現(xiàn)在,就是以前也不是想造一座象牙塔,即如《哭孫中山》《貓誥》《還鄉(xiāng)》《王嬌》都是例子?!盵4]但在他的情愛世界里,確實有一座“象牙塔”,寄存著最圣潔的愛。
不管在現(xiàn)實世界詩人的情感之路多么不順,但在詩的世界那片寧靜的湖與詩人的內心是統(tǒng)一的。
(一)純粹的詩,純粹的愛
朱湘是一個一天24小時都在想著寫詩的純粹詩人,為了詩,他可以輟學,可以放棄獲得博士學位的考核機會。在《我的童年》中他說:“只要是詩,無論是直行的還是橫行的,只要是直抒胸臆的詩 ,無論作的好與不好,我都愛?!盵5]在給妻子的第五封信中寫到:“我如今立了一個志向,要把全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詩都拿來讀?!盵6]在第三十三封信中他說:“博士什么人都考得,像我這詩卻很少人能作出來?!盵7]朱湘對于詩的愛近乎瘋狂的程度,“蜻蜓,紅的綠的小的大的;都好看,都有掠微波的薄翼。荷葉,半卷的,全開的;都可愛,都是蜻蜓的小綠傘。”小時候的他便有了詩人的才情,在清華文學社期間對新詩的形式和內容都進行了嘗試,詩歌觀念上與徐志摩、胡適的分歧,促使他與《詩鐫》分道揚鑣,即使后來生活困窘,他也仍未放棄對詩純粹的愛。他在《十四行英體七:我的詩神》中寫到:“我的詩神,我棄了世界,世界,也棄了我;在這緊急的關頭,你卻沒有冷,反而更親切些,給我詩,鼓我的氣,替我消憂。”沈從文也曾評價朱湘:“能以清明的無邪的眼,觀察一切,無渣滓的心,領會一切——大千世界的光色,皆以悅耳的調子,為詩人所接受?!盵8]
朱湘認為詩、酒、性是人生的三件大事,“詩的本質是一成不變萬古常新的,它便是人性?!盵9]詩人常常把內心的愛體現(xiàn)在詩中,有自己的情愛觀。
詩人的愛情是純粹的,他反對舊式婚姻,反對早婚:“早婚是該鏟除的,在任何條件下,甚至于愛情之下!”“纖頭式的婚姻是非人的,你如在此圈套之中,就得趕快掙脫,即使手握圈套的人是善意的,甚至愛你的!”[10]他對愛情和婚姻都是充滿幻想的,他相信愛情,尋求真正的愛情,在給妻子的信中他寫到:“我只要愛情,假的我不要,我單要真的愛情。”[11]他心目中的婚姻也是恬淡、真切的:“我們或者在月光下閑游,或者在燈光下談心,手握著手,心對著心,雖然久已結了婚生了兒女,也像不曾結婚,還是一對情人一樣。將來就是夫妻兩個頭發(fā)都白了,也照樣。”[12]
詩人的友情也是純粹的,在清華與四子的共同追求,留學時與柳無忌的互相照應,他毫不掩飾地批評徐志摩和聞一多的詩,與羅念生的通信中,他道出了離開清華的理由:“清華的生活是非人的,人生是奮斗,而清華只有鉆分數(shù);人生是變換,而清華只有單調;人生是熱辣辣的,而清華是隔靴搔癢?!薄爸劣谇迦A中最高尚的生活,都逃不出一個假,嬌柔?!盵13]他也對羅皚嵐說出了自己對詩的理想:“我一貫的目的大體上仍舊同《北海紀游》里所說的一樣,我是要用敘事詩(現(xiàn)在改成史事詩一名字)的體裁來稱述華族民性的各相?!盵14]朱湘就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詩人,他的內心,無論對愛情還是友情,都深藏著最純粹的詩和最純粹的愛,這一切都體現(xiàn)在他所構建的詩的象牙塔里。
(二)詩中的情愛世界
朱湘的詩集中關于愛情的詩,傳遞出干凈純潔的感情。
他相信愛情,向往愛情,愛情在他心中是至高無上的。在《熱情》中,他高呼:“吸力中最強的豈非戀愛?”在《歌》中,他認為:“培養(yǎng)生命要愛情;它比水還潤,比日光還溫,沾著它的無不茂生?!彼氖羌儩嵵牵骸拔抑荒茏屇腔ㄈビH,去親泉水的純潔之吻?!保ā短焐稀罚?/p>
在愛情面前,他敢于表白。“你的情好像一粒明星,垂顧我于澄靜的天空,吸起我下沉的失望,令我能勇敢的向前。”“情隨著時光增加熱度,正如山的美隨遠增加?!薄皭矍檠?,你替我回話,我怎么能把她放下?”(《答夢》)“只能怪你自家生得迷人,你的溫柔口吻?!保ā稇┣蟆罚?/p>
對愛情忠貞,他會默默堅守?!坝性S多話要藏在心底,專等一個人。等她一世也沒有蹤跡,寧可不作聲?!保ā稊嗑洹罚?/p>
在他心里,有一個美麗的女郎是理想愛情的象征?!澳愕难壑槭俏业谋毯?,你的雙靨是我的薔薇,你的笑聲是我的鳥鳴?!保ā洞骸罚八难壑檠剑我韵衩髟略谔缎模俊保ā堆壑椤罚┰谒拈L篇敘事詩《王嬌》中,女主人公王嬌就被詩人賦予了新時代的精神,敢于追求戀愛自由,堅信平等的愛情。
遠在海外的朱湘,只能以書信表達對妻子的相思,其中不乏贈給霓君的情詩:“兩地相思一線通,離情只訴夢魂中?!薄皭矍滟t惠愛卿嬌,哪怕相離萬里遙。有如白日行天上,百載恩情永不消?!薄拔覍楹由?,明年回國自相親?!?/p>
朱湘詩中的友情也是一方凈土。一個孤高不合群的詩人,感恩朋友的理解:“我是一個憊怠的游人,蹣跚于曠漠之原中,”“你們的心是一間茅屋,小窗中射出友誼的紅光;”(《寄一多、基相》)“我是一只孤獨的雁雛,朔方冰雪中我凍的垂死;忽然一晨亮起友情的春陽,將我已冷的赤心又復暖起?!保ā赌蠚w》)在朱湘心中,友情是茅屋,是紅光,是春陽,是他內心一股向上的力量,夢葦?shù)乃缹λ麃碚f也是沉重的打擊,“像一聲鳥鳴,在月如銀的夜間,低,啼過幽谷,高,叫在云邊”(《悲夢葦》)。
三、內心情感的寄托
朱湘現(xiàn)實中的感情復雜曲折,但他的內心純粹的愛與詩中的愛是一致的,統(tǒng)一的。詩中感情的表達常常通過最貼切的意象實現(xiàn)。
(一)明亮的自然景物
1.“小河”的意象。在詩人心中,小河是流動的,具有靈性,自由,無拘無束,象征活力和希望?!耙劣兴О闼匦?,吸我騰沸的愛潮?!保ā缎『右弧罚耙翆⒈е揖肓说纳碜樱瑩u著,哼著睡眠的歌兒,我的靈魂將化為輕云,飄飄的騰入空際,而又變形的落到地上,被伊的愛力吸落到地上了。”(《小河二》)水的活力和朱湘渴望斗爭的心理是相一致的。
2.“春”的意象。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萬物復蘇,不管是春天里的愛情還是愛情里的春天,都是美好的。在戀人的春天里,“你的眼珠是我的碧海,你的雙靨是我的薔薇,你的笑聲是我的鳥鳴?!保ā洞骸罚┤f物皆有情,“燕哥”和“柳姊”依依惜別,“西風里燕哥匆別,來生約止不住柳姊的凋喪。”(《小河》)
3.“云”的意象。天空的云干凈、純潔、夢幻,這與詩人追求的愛情理想是相吻合的。“天上搖曳著一片云,我只能望了她舒展?!保ā短焐稀罚鞍椎募羟锾},白的玫瑰,你們多么清潔!取一枝我想伸出手來,可惜沾了煤屑。”(《白》)
(二)象征愛情的女郎
在朱湘的心中總有一個夢幻的女郎,她是理想與愛情的結合,是美好的象征?!芭盒难浇z長,羞澀呀水底深藏”(《采蓮女》),這就是“耳鬢邊暈著微紅”的采蓮女思念、嬌羞的神態(tài)。女郎是美麗的,“蝶翼上何以有雙瞳?雀尾上何以生眼睛?”“她的眼珠呀,何以像明月在潭心?”(《眼珠》)女郎是神秘的,“車中坐著那莊嚴的女神”,“人生之宴他還沒有品嘗;也沒有逢迎衷曲的女郎。”(《死之勝利》)心中的女郎是值得等候的,“有許多話要藏在心底,專等一個人。等她一世也沒有蹤跡,寧可不作聲?!保ā稊嗑洹罚白サ搅藧?,你的浪游才完畢。”“不必尋求,你便是我的愛神,供奉、祈禱他,便是我的事業(yè)?!薄澳阏f,要心靠牢了跳蕩的心,還有二十五年我須當?shù)群??!保ā秳优c靜》)
還有敘事詩《王嬌》中對王嬌的描寫:“她的臉像圓月掛中天。額角上垂著汗珠,她的晶瑩珍珠也不如;面龐中泛著紅暈,好鮫俏籠罩住珊瑚。一雙眼有夜的深,轉動時又有星的光明?!薄耙粓F熱射進心胸,臉上升起力量兩朵緋紅。”“女郎呀,你是花枝,我是一條飄蕩的游絲,只要能黏附一刻,就是吹斷了我也不辭?!痹娙藦恼?zhèn)让婷鑼懲鯆傻拿缿B(tài)。
(三)寒冷孤寂的象征物
朱湘對于友情是感激的,由于他孤僻的性格,友情確實來之不易,在《我的童年》中他自己也承認:“我真是一個畸零的人,既不曾作成一個書呆子,又不能作為一個懂世故的人?!盵15]在朱湘的內心深處是孤獨寂寞的,懷才不遇,不被世人所理解。
1.“游人”的意象。詩人的心是漂泊的,流浪的。他自稱是“一個憊怠的游人”“蹣跚于曠漠之原中”“我形影孤單,掙扎前進,伴我的有秋暮的悲風?!薄拔业撵`魂呵,火邊歇下罷,這正是你長眠的地方?!痹娙耸潜^的,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才感到,他們的心“是一間茅屋,小窗中射出友誼的紅光?!保ā都囊欢?、基相》),溫暖著自己。
2.“孤雁”的意象。詩人一個人漂泊,一個人流浪,他常常自比孤雁,“朔方冰雪中我凍的垂死”,無人理解時,“忽然一晨亮起友情的春陽,將我已冷的赤心又復暖起”。孤獨的雁雛也有自己的思想,“我只想見荷花陰里的鴛鴦,我只想聞泰岳松間的白鶴。”(《南歸》)詩人有時也把友人也看作一只鳥,夢葦?shù)乃馈跋褚宦書B鳴,在月如銀的夜間,低,啼過幽谷,高,叫在云邊;遼空是你的家,哀音受自蒼天”“有誰聽你發(fā)歌聲;就是雅雀在枝頭諦聽呀,孤鳥,你也怎得留連?”(《悲夢葦》)詩人覺得夢葦也和自己一樣,是一只不被人理解、不合群的孤鳥,對世間是沒有什么留戀的。
朱湘的現(xiàn)實的感情生活是曲折的,無論愛情還是友情,他都追求一份純粹,一份真誠,這與他詩歌中的情愛世界是一致的。
注釋:
[1]王偉,周紅:《朱湘·霓君》,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8頁。
[2]沈從文:《論朱湘的詩》,《沈從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30頁。
[3]沈從文:《論朱湘的詩》,《沈從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0頁。
[4]羅念生:《朱湘書信集》,人生與文學社,1936年版,第136頁。
[5]膳書堂文化:《朱湘精品文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81頁。
[6]王偉,周紅:《朱湘·霓君》,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92頁。
[7]王偉,周紅:《朱湘·霓君》,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143頁。
[8]沈從文:《論朱湘的詩》,《沈從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30頁。
[9]膳書堂文化:《北海紀游》,《朱湘精品文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30頁。
[10]膳書堂文化:《寄羅皚嵐》,《朱湘精品文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48頁。
[11]王偉,周紅:《朱湘·霓君》,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118頁。
[12]王偉,周紅:《朱湘·霓君》,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12頁。
[13]膳書堂文化:《寄羅念生》,《朱湘精品文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40頁。
[14]膳書堂文化:《寄羅皚嵐》,《朱湘精品文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48頁。
[15]膳書堂文化:《我的童年》,《朱湘精品文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81頁。
參考文獻:
[1]膳書堂文化.朱湘精品文集[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
[2]王偉,周紅.朱湘·霓君[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
[3]沈從文.沈從文全集(第16卷)[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4]羅念生.朱湘書信集[M].天津:人生與文學社,1936.
(邢冰雁 ?山西大學文學院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