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海
對做好官兵手機網絡安全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謝國海
自2015年原四總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基層工作指導和管理秩序若干規定》放開官兵使用智能手機以來,上網成為大家學習娛樂的新選擇。我們在享受方便快捷的手機網絡服務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手機上網存在的失泄密、亂交往、敵特滲透拉攏等隱患,必須始終繃緊防間保密這根弦,做到依法上網、安全用網。
從調研情況看,當前官兵思想受網絡影響多、生活對網絡依賴大,由此引發的負面影響和潛在危害不可低估。
一是手機網絡負面信息沖擊政治教育效果。網絡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一些錯誤言論、腐朽思想和有害信息也乘虛而入。90%的官兵在微信上接觸過網絡謠言、灰色段子和不健康信息,有的官兵不加質疑先接受、不問對錯先轉發,22%的官兵承認自己有時分不清真假、搞不清對錯,15%的官兵表示易受炒作效應迷惑、網上不良情緒所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影響了部隊政治教育效果。
二是網上勾連泄密隱患更加凸顯。智能手機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諜報工作的手段,境外情報機構通過網絡對我勾連竊密手段更加隱蔽、方式更加靈活。他們常常針對涉軍網絡賬號等重點對象進行拉攏腐蝕,把觸角伸向微博、論壇,用“網上釣魚”的伎倆套取情報信息。如果在網上稍不留神,隨意跟帖發文,一不小心就可能泄密。調研發現,有12%的官兵曾經登陸過類似網站,瀏覽過相關涉軍內容。另外,隨著移動社交軟件的飛速發展和大量普及,QQ、微信、米聊、陌陌等交友軟件均具有手機定位功能,敵特分子通過“地理位置偽裝”軟件虛擬自己的位置,利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拉近與被勾連者的距離,為進一步策反竊密提供了條件,35%的官兵反映經常被陌生人申請添加微信好友。
三是手機網絡交友現象淡化官兵關系。智能手機放開使用后,呈現出“不交戰友交網友”的現象。調研發現,82%的官兵開通了QQ,89%的官兵開通了微信,19%的官兵開通了陌陌或米聊,35%的官兵交過或見過網友。這種足不出戶、快捷便利的交友方式,穿越了營區圍墻的障礙,繞過了營門哨兵的盤查,極大地滿足了官兵神交天下的愿望。網上交友在年輕官兵中形成一個無形的圈子,本該與指導員談心變成與網友交心,理應戰友間面對面地溝通交流變成網友間“指對指”地敞開心扉,讓網絡世界中人與人的關系近了,現實世界中官兵之間的關系遠了。同時,網絡上與不明身份的人溝通,增加了官兵不慎失足、陷入圈套的可能。
四是網癮問題影響官兵健康成長。當前,90后已經成為部隊的主體。這些官兵成長于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網齡比軍齡長,入網比入伍早,他們與智能手機形影不離,與互聯網親如兄弟,移動網絡已經成為他們閑暇時的娛樂天地。調查顯示,83%的官兵使用移動網絡玩游戲,大部分官兵的“網癮”主要是“網游癮”。一些官兵為了游戲升級刷高分,沉溺于網絡游戲中,熄燈后躲在被窩里一玩就是幾小時,甚至上廁所時還再玩。這不僅分散了官兵工作精力,弱化了軍人的責任意識,而且長期癡迷易產生病態心理,喪失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
五是手機新興媒介使用安全隱患增多。智能手機廣泛普及且功能強大,集通信、資訊、購物、游戲、交易的功能于一體,與官兵生活息息相關,其中與官兵生活最密不可分的是網絡購物。調查顯示,82%的官兵在網上購過物,76%的官兵開通了支付寶或手機銀行。網上詐騙廣告、惡意軟件防不勝防,有28%的官兵遇到過網絡詐騙,32%的官兵收到過網上賭博信息。新興手機
網絡服務發展迅速,同時隱患不少。部分官兵智能穿戴記錄活動痕跡,百度外賣容易暴露部隊位置,假冒商品、違禁物品、違法產品暗藏網上,等等。
面對手機網絡發展快、官兵用網需求高、網絡潛在風險大的現狀,部隊在思維觀念、工作方法上落后于形勢任務、落后于官兵需求、落后于建設發展的矛盾更加突出,教育、管理、防控還存在措施單一、應對乏力等問題。
一是上松下嚴不利管。近年來上級關于手機使用管理的規定不少,但在執行中,由于一些主官和干部嚴下不嚴上、嚴人不嚴己,喜歡搞特殊,落實手機統管制度規定打折扣,出現“干部明著用、士官悄悄用、義務兵偷著用”的現象。橫向縱向不一致讓官兵產生失衡,以致得不到官兵的理解、收不到治本效果。
二是缺乏招數不會管。一些單位和領導存有糾結心理,對智能手機放開后,還是有很多戰士骨干在正課時間部分場合使用手機,想禁禁不住,想放不敢放,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被上級和機關發現就無動于衷。再加上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到位,沒有從根子上有效解決問題,引發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
三是被動應付不善管。有些基層單位主動防范少、被動應付多,體現在三個方面:認識不到位。有的單位領導態度消極,認為既然智能手機放開了,上網用網也禁不住,對問題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指導不科學。有的思想觀念落后,對網絡研究思考不深不透,一談網絡管理就是怕出事,趕緊關好窗鎖好門,缺乏創新思維和新辦法;還有的輕防重治,平時疏于管,關鍵時候忙于查,等等。監控手段有差距。目前,一些團以下單位基本沒有開展網絡監測工作,大部分官兵已經不用QQ,轉用微信社交軟件,且部分官兵注冊申請多個微信賬號,存在“機外機、卡外卡、號外號”問題,上網用網更加隱蔽,增加了監控難度。
《規定》的頒發適度放寬了手機網絡使用的限制,但必須始終牢記的是:“符合保密要求”是永遠的硬杠杠,是不可逾越的高壓線。這一點不能有絲毫含糊,切不可放任自流、無度無序。
一是創新教育方式,扎牢網絡安全根基?;鶎诱谓逃仨氁詮娷娔繕藶闋恳澡T魂育人為根本任務,切實改變傳統的臺上臺下、你聽我講的教育方式,廣泛開展微信課堂、網絡教育活動,推薦官方公眾微信號和主流網站讀書頻道,充分發揮手機、網絡增智育人功能,時時告誡官兵網上不但能購物、玩游戲、交網友,更有在線學習、網上聽課、技能培訓等等,引導官兵在“互聯網+”時代正確對網、理性上網、安全用網,增強是非辨別能力,有效構建深植于腦、根植于心的網絡安全“防火墻”。
二是普及網絡知識,提升官兵防范意識。當前,網絡不再是什么新鮮事物,大多數官兵說起網絡頭頭是道,但真正能說清網絡信息的運行模式、傳播方式、生成效果卻屈指可數,尤其是對網絡隱藏的風險和危害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要時刻緊繃保密安全這根弦,防止和克服僥幸心理、麻痹思想,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地方安全機關和網安部門專家開展手機網絡安全知識專題講座,熟悉敵特分子拉攏的伎倆、竊密的手段,了解手機上網失泄密的主要渠道,定期搞好手機漏洞監測修復、病毒木馬查殺,突出涉軍涉密微信群、QQ群等清理整治。
三是搞好清理整治,規范官兵網上行為。各單位對官兵手機號和QQ、微信等賬號要逐人登記備案,更新完善《部隊人員網絡及通訊信息數據庫》和《官兵個人基本情況檔案》,運行兵情數據庫,準確掌握情況底數。加大對以軍人身份在互聯網上開設博客、征婚交友、散布涉軍信息的監測清理,發現問題要立即關閉博客、注銷空間、刪除信息,有效切斷失泄密渠道。要規范手機使用管理規定,抓好《智能手機使用管理規定》、嚴密防范網絡泄密“十條禁令”和軍人網上交友“六條禁令”等相關規定落實,進一步明確使用對象、時間、場合和有關保密要求,真正按規定使用,確保禁止用時絕對不用。
四是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技術防范措施。必須緊跟網絡技術發展步伐,打造安全綠色網絡空間。應借助地方網監優勢,加強網絡信息研判和情報通報,將整治互聯網、手機等專項行動向軍營延伸,切實做到軍地信息聯通、特情聯控、處置聯動。通過配置先進設施設備,如wifi熱點監測、手機流量監測、單兵定位數據包、臨時網絡周界等軟硬件工具,提高發現網上犯罪線索能力,從而有效打擊遏制網絡案件和網上勾連。
【作者系92674部隊政治部保衛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