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榮
?
大力推動政治建軍落地見效
劉華榮
政治建軍是我軍的命脈和優勢,是強軍興軍的根本保證。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各級必須積極適應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努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學習系列講話,二是不斷強化軍魂意識,三是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四是積極推進創新發展,推動政治建軍落地見效。
戰略思想;政治建軍;落地見效
政治建軍是我軍的命脈和優勢,也是強軍興軍的根本保證。古田全軍政工會鮮明確立了新形勢下政治建軍大方略,體現了習主席的深謀遠慮和戰略考量,開啟了重塑我軍政治生態的偉大征程。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重大戰略思想,積極適應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推動政治建軍落地見效。
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都啟示我們,無論時代條件怎么變化、職能使命怎樣拓展、軍隊組織形態如何重構,政治建軍根本原則不能丟。當前,西方敵對勢力利用新興媒體大肆鼓噪“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加緊實施“軟戰爭”“贏心運動”“顏色革命”“政治轉基因工程”,對官兵思想“拔根去魂”,加之前些年受郭徐貪腐影響,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出現了對黨“偽忠誠”、落實“假堅決”,當政治上“兩面人”“墻頭草”等問題,從反面驗證了政治建軍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加強政治建軍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反復強調要“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習主席的系列重要指示是對我軍所處歷史方位的準確把握,是對軍隊建設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創新成果,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作用。我們必須結合“兩學一做”教育,不斷深化對習主席系列重要指示的學習理解,自覺作為不懈追求的科學真理、指引前行的思想燈塔、攻堅克難的強大武器,不斷用蘊含其中的“活的靈魂”,給思想“過濾”、給信念“淬火”、給信仰“提純”,把精神之鈣補足,把思想元氣固強,把履職之本夯實,堅定不移地沿著習主席開辟的政治建軍之路闊步前行,始終確保部隊建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我們黨形成和確立了一整套政治建軍制度體系,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軍委主席負責制、黨委制、支部建在連上等黨對軍隊實施絕對領導的原則制度。這些原則制度的科學性已被實踐反復證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為政治建軍原則的貫徹、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落實提供了堅如磐石的根本保證,是我軍的“腰桿子”和“命根子”。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一絲不茍地執行政治建軍的根本制度,才能確保軍魂永不失落、軍旗永不褪色。現在,部隊中有的年輕官兵由于缺乏對黨和軍隊發展歷程的深度認知、缺乏艱苦環境和復雜斗爭的嚴酷砥礪,對我軍“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弄不清楚,對我軍的政治屬性和建軍原則搞不明白,對政治建軍制度體系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認識不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應有的敬畏,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意識出現虛化,落實相關制度規定不夠自覺,無形中使黨絕對領導軍隊的權威性受到影響。貫徹政治建軍根本原則,特別是在深化軍隊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下貫徹政治建軍這一根本原則,迫切需要我們切實強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各項制度規定的嚴肅性和堅定性,而最關鍵、最核心的是必須高度自覺地貫徹和維護軍委主席負責制,全面徹底肅清郭徐案件流毒影響,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這是最緊要的政治和最大的規矩,絕不能有絲毫含糊。
習主席精辟概括的“11個堅持”優良傳統,是我軍政治工作的起家本錢、看家本領、傳家法寶,是我們的“特有基因”和“制勝密碼”。我軍在戰爭年代沒有被艱難困苦和強大敵人壓垮,奪取政權后沒有被資產階級糖衣炮彈打垮,歷次政治風波中沒有被別有用心的人搞垮,改革開放后沒有被各種錯誤思潮沖垮,靠的就是一代代官兵不斷傳承和發揚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現實中,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妄圖轉化我們的政治基因,割斷我們的精神命脈,對我黨我軍大搞解構歷史、詆毀領袖、丑化英雄、戲說經典,有的青年官兵由于沒有經歷過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沒有跋涉過那段理想如天的征程,缺乏對優良傳統、紅色基因的歷史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而對所謂的明星、大腕、網絡紅人頂禮膜拜,熱衷于高富帥、白富美、土豪金的奢靡生活,對恪守宗旨、艱苦奮斗、犧牲奉獻不屑一顧,甚至視為笑柄,其言行做派與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漸行漸遠,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要著力引導官兵尋根溯源、正本清源,繼承傳統、根植基因,大力傳承艱苦奮斗、不怕犧牲、樂于奉獻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等紅色基因,自覺以身許國,彰顯絕對忠誠,讓革命傳統持續煥發蓬勃生機。要充分挖掘駐地紅色資源、部隊傳統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深入學習黨史、軍史、政治工作史和部隊戰斗史,深化“四紅”活動,大力弘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使學歷史、知傳統、當傳人成為官兵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從中獲取成長進步的豐厚政治營養,在履行新的職能使命中弘揚優良傳統,確保部隊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
我軍的建軍史本身就是一部創新發展史,政治建軍只有踏著時代鼓點,奏響創新旋律,注入鮮活元素,才能讓生命線始終熠熠生輝。現在,我們所處的內外環境、擔負的職能使命、官兵的成分結構等都發生了新的深刻變化,政治建軍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難題,亟待我們去研究解決。特別是在深化改革的大考關頭,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各種深層次的矛盾問題將逐漸顯現,這些矛盾問題只能通過創新思路辦法來解決。我們更應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的理念,敢于摒棄陳舊觀念、破除“老辦法”的束縛、擺脫“老套路”的羈絆,緊跟改革步伐,緊扣現實問題,用好“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大討論平臺,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勢下政治建軍的特點規律,扭住舉旗鑄魂這個根本任務、恪守宗旨本色這個根本基點、把握崇尚英雄這個根本取向、堅持褒揚犧牲這個根本著眼、拓展與時俱進這個根本出路,積極推進政治建軍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的創新,有效破解在“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下,如何科學設置各級黨組織,進一步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如何掌控利用新興媒體,打贏意識形態領域主動仗;如何適應官兵成分結構變化,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如何將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滲透到訓練場和戰場,大力激發官兵戰斗精神;如何馳而不息推進正風肅紀,更好營造綠水青山的政治生態等重難點問題。通過這些積極探索,使部隊政治工作在政治建軍新的偉大實踐中彰顯出更加強大的威力。
【作者系云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E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