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增長減速之謎
2012年,中國醫藥市場年增長率達到24%,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2015年中,增長率降至5%。經濟發展醫療服務需求增加,人口老齡化更提供了確定的前景,醫藥市場的驟停顯然不是需求下降引起的,而是中國醫療系統深刻的結構性問題造成的。2014年,中國政府重罰GSK,給整個醫藥市場帶來寒意,在華外資藥企都紛紛收緊了合規流程。但腐敗仍是整個中國醫療系統的通病,這讓在中國的跨國藥企進退兩難,放棄賄賂可能意味著將市場拱手讓給仍愿意提供回扣的本土藥企。
“二次舉牌”
在5%股東不得反向操作等諸多限制之下,買,還是再買,成為更多資本方的戰略考量。貫穿全年的舉牌主題,在2015年尾愈加炙熱。與前期舉牌潮相比,四季度愈演愈烈的連環舉牌呈現出更多亮點:在舉牌節奏上,二度舉牌往往一改此前的謹慎,不計成本快速掃籌;在舉牌主體上,私募、險資蓋過了舉牌雙雄中科招商及國華人壽的風頭;在標的選擇上,從此前偏愛小市值轉向有業績支撐的白馬股。年底舉牌躁動,無論險資還是私募,一方面是為年底業績做沖刺,另一方面也為來年發力做鋪墊。
歐股的機會
展望2016年,分析師紛紛看好歐股的表現,預計歐元區斯托克600指數將迎來兩位數上漲,點位創新高。彭博調查顯示,最看好歐股的花旗策略師預計2016年斯托克600指數大漲23%,即使是相對最不看好歐股的摩根大通策略師,也預計漲幅能達到10%。斯托克600指數預期市盈率為15.5倍,估值比標普500指數便宜近10%。12月歐央行將本已為負的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并將購買債券的QE至少延長至2017年3月。QE會推動股市走高,并且,寬松令貨幣處于低位,也有利股市。
套息交易“滑鐵盧”
2015年全球外匯市場套息交易年收益率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在進行套息交易時,投資者需要做空一種無風險利率較低的貨幣,并支付融資利息,再用這部分資金做多另一種高利率的貨幣,并獲取相應利息。如果利率不變且匯率不變,投資者就能夠穩定賺取兩個利率之間的息差。而在2015年,貨幣匯率劇烈波動,利率游移不定,貨幣套利交易在兩方面都遭遇阻力。2016年,美聯儲加息、人民幣波動以及新興市場的動蕩,或令套息更無立足之地。盯住式貨幣的減少,甚至將終結套息交易。
資本外流
時隔近10年,美聯儲首加息。IMF經濟學家艾哈邁德(Swarnali Ahmed)研究了從1982到2006年美聯儲5個加息周期的情況。數據顯示,投資者通常在加息前一個季度將資金最大幅度地撤出發展中經濟體,以應對可能的政策變化,資金撤出規模相當于新興市場經濟總量的3.5%。這意味著,新興市場資金外流最糟糕的時期或許已經過去了。IMF認為,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甚至可以看到資金流入的情形。IMF的這份報告,與2015年11月高盛研究報告的結果吻合,高盛表示,2016年可能是新興市場資產見底并重新找回上漲動力的一年。
企穩跡象
2015年11月工業增速超預期,零售銷售增速創年內新高,中國經濟呈現企穩跡象。12月的前瞻數據顯示經濟進一步企穩。百度PMI預期指數50.2,高于11月官方PMI 49.6的水平。另一項追蹤小型公司產品及服務的百度SME指數升至99.5,低于100的枯榮線,但高于上月99的水平。倫敦研究公司World Economics發布的中國中大型私營公司銷售經理指數反映出12月業務有所好轉。金融數據提供商Markets News International Inc.基于對A股上市公司高管調查的MNI商業信心指數從上月的49.9升至52.7。
背離的海運
陸地儲油設施告急,油輪卸貨速度大降,加之油輪訂單上升,推動油輪班費升至7年高點,日本至沙特航線最大油輪日費今年同比增長44%達1.1萬美元。而最大干散貨運船日費同比下降了45%至6700美元。油輪股票價格在飆升,而一些干散貨企業的股票在過去15個月里一路直降,降幅達90%。石油價格走低是因為供應過剩,但需求依然強勁,石油庫存已滿令油輪在港口積壓,更導致輪船供應減少。干散貨則是供需雙降。
非洲美元告急
當津巴布韋宣布人民幣和美元一道成為其法定貨幣時,很可能是因為其國內美元流動性緊缺。在非洲,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美元流動性緊缺呈愈演愈烈之勢,一些主要經濟體,包括尼日利亞、安哥拉、埃塞俄比亞和莫桑比克等國,均出臺政策限制美元兌換,以防止外儲加劇下滑。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重挫,使得依賴原油、有色金屬及農作物等資源性產品出口換匯的非洲國家外匯儲備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