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 賈秀玲
如何防止出現“會議代表”,有效激發代表在閉會期間的工作活力?如何防止出現“浮萍代表”,有效拓展代表的履職平臺?如何密切代表同群眾的聯系、發揮代表的職業優勢為區域發展獻計出力,使代表成為“全天候”代表?
近年來,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街道人大代表小組對此作出了積極探索,通過建立“代表之家”,設立“代表聯絡站”,特別是在“一家一站”基礎上實行了代表小組組長“輪值制”,努力讓人大代表履職“一個也能不少”,形成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和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頗為鮮活的實踐樣本。
代表之家:人大代表發揮作用的“助推器”
走進大沽街道辦事處三樓會議室,你會發現“使命光榮,關注民生;肩負重任,服務百姓”的代表承諾頓時映入眼簾,讓人倍感神圣;公示欄里,每名代表的照片、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和履職心聲一應俱全;辦公桌上的代表履職檔案與報刊架上的《中國人大》《天津人大》《人民代表報》擺放得整整齊齊;雪白的墻壁上,代表學習、聯系選民、代表活動、組長輪值等制度張貼得井井有條……這就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街道人大代表小組的“代表之家”。
2013年冬季的一天,有群眾來到“代表之家”反映,東沽閘南路與天津大道交口、海濱大道與輕紡大道轉盤處,車流人流無序,存在安全隱患。于是,人大代表趙家敏、張樹森等多次到現場調研,并在輪值組長的召集下與交警支隊共同召開了現場協調會。針對代表們提出的關于加強交通管理力度的建議,交警支隊當場提出八項整改措施,將兩個路段的交通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據了解,每逢春節,大沽街道人大代表都會在“代表之家”共同發起一次“春暖行動”,積極參與街道慈善事業,努力為社會奉獻愛心。據統計,自“代表之家”成立以來,該街道人大代表共向轄區9個社區的4000余戶困難群眾發放了近50萬元的慈善金和價值23萬余元的慰問品,受益群眾達1萬余人。“代表之家”讓人大代表有了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春暖行動”成為代表們參與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活動品牌。
事實上,與這間看得見摸得著的“代表之家”同步運行的還有一個網上“代表之家”,即“人大代表之家微信群”。人大代表在這里學習法律和業務知識,交流履職感想,研究人大工作,探討聯系選民的新舉措,協調代表建議的督辦和落實。這座無形的空中平臺仿佛代表們的“空中之家”,讓代表小組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便捷。此外,大沽街道還設有“人大代表服務郵箱”“QQ群”“微信公眾號”等多種為代表履職服務的現代信息平臺。
作為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代表學習培訓、聯系選民、開展活動的重要載體,“代表之家”始終像一塊磁石,把人大代表緊緊地吸引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代表們普遍反映,有了這個“家”,人大代表的個體價值和集體作用就會充分顯現出來。難怪連任三屆人大代表的顏慧娟這樣深有感觸地說:“有了這個‘家,人大代表交流起來就更方便了,代表履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更加顯現出來了。”
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車”
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多途徑傾聽、近距離了解群眾的愿望和呼聲,這是人大代表履職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作為“代表之家”的工作延伸,大沽街道結合轄區實際,在還遷居民較為集中的和睦園、和盛苑兩個社區和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的新橋里社區分別設立了“代表聯絡站”,將收集社情民意的“直通車”開到了居民的家門口,進一步方便了代表同群眾的聯系。
“代表聯絡站”都開辟了專門的“群眾接待室”,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內設有“征求意見箱”和“輪值崗”。人大代表每月都會到這里來接待選民。此外,“征求意見箱”還掛到了各個選區的醒目位置,由專人對其進行管理。“選民聯系卡”分發到了社區居民的手中,居民群眾可以隨時找到自己信賴的代表,直接向其反映問題。
每月15日至18日,人大代表“進社區、訪民情”群眾接待日活動都會在“代表聯絡站”如期舉行。從大型菜市場的建設到公交車線路設置的優化,從醫療設施的規劃到學校建設進度的加快,居民群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人大代表認真記錄、細心思考。活動前,代表小組都要選擇2至3個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活動議題,通知人大代表圍繞這些議題積極開展調研,廣泛收集民意;活動后,代表小組還要將代表建議分門別類進行歸納整理,并交有關部門督促和辦理;最后,還要將建議辦理結果及時向有關代表反饋。
據統計,大沽街道70%以上的代表建議都來自“代表聯絡站”。僅2014年,人大代表就在轄區的三個“代表聯絡站”進行了11次人大代表“進社區、訪民情”群眾接待日活動,接待群眾來訪、來信、來電以及網上留言反映各類問題55件。這些問題涉及城市環境改造、小區配套建設、服務資源設置、社區建設投入等多方面,事事牽連民生,件件關乎民意。
濱海新區大沽街道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鄧大為說:“‘代表聯絡站的設立不僅搭建了一座接待群眾、傾聽民意、服務百姓的平臺,而且也成為人大代表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展現代表風采的一扇窗口。它仿佛一輛直通居民家中的綠色郵車,拓寬了群眾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讓群眾的訴求能夠通過正當渠道得以表達和實現。”
輪值制:人大代表“全天候”履職的“代表證”
為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職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代表小組工作更加貼近民生、符合民意,更加充滿活力,2013年底,大沽街道在“一家一站”的基礎上探索實行了代表小組組長“輪值制”。這是該街道創新人大工作的又一新舉措,在天津市濱海新區還是第一次。
“輪值制”一改以往由固定的組長主持閉會期間代表小組工作的模式,讓每一名代表按任期輪流當組長,親自設計、安排、主持輪值期間的代表活動,參與評估每項活動的效果,做真正的“全天候”代表。這樣,就可以讓每一名代表都有機會成為代表小組的核心,形成人大代表“比、學、趕、幫、超”的履職氛圍。接過“輪值任務杯”,代表們都會感到肩頭的責任更重了,只有盡心竭力認真履職,才不會辜負選民們的信任與重托。
2014年,大沽街道人大代表在區人代會上提出了16條代表建議,內容涵蓋該轄區菜市場、公廁、文體設施建設和公交線路調整、還遷房小區環境綜合整治等多方面。首任輪值組長劉秋梅代表主動發揮自身職業優勢,積極走訪、協調、督辦代表建議的落實。新區市容管理部門幾次召集多個單位召開落實代表建議協調會,僅一個月時間,就徹底解決了安陽里居民“如廁難”問題,還了社區群眾一個干凈整潔的公共環境。
新機制把人大代表們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聚攏在大沽街道,為大沽街道的建設發展獻計出力,替老百姓說話。每位代表輪值擔任為期三個月的組長,既增強了代表的責任感,又發揮了代表自身的職業優勢,讓代表之間、代表和群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變得更頻繁、更有效了。
截至目前,大沽街道人大代表小組組長輪值工作已經完成5個周期。這期間,讓人感到十分接地氣的人大代表“進社區、訪民情”群眾接待日、學習雷鋒的“志愿幫扶”、充滿慈善關愛的“春暖行動”、為青少年勵志的“堅強孩子俱樂部”以及敬老孝老的認領空巢老人“微心愿”等形式多樣的代表活動無不凝聚著各位輪值組長和全體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汗水,而每位代表則把“輪值制”看成是一張隨身攜帶的“代表證”,讓自己能夠“全天候”履職。
(作者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人大常委會代表聯絡室,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