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10月14日,2015年中國民用錦綸產業發展與合作高峰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向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趙洪等行業領導,永榮控股集團副總裁陳飛、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趙柯禹、德國巴馬格公司研發總監Reichwein先生等嘉賓、錦綸產業鏈優秀企業代表、媒體等近百人出席本次會議。
產能過剩局面將于2017年緩解
錦綸行業近幾年在我國發展迅猛,產能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永榮控股、力恒、義烏華鼎三大企業已占據了全國30%的產能,具有很強的行業影響力。領先企業具備設備規模大、效率高、質量及成本優勢;并且這些企業走向上游切片業務,以提高原料的供給與質量穩定性。
然而,過去5年國內尼龍紡絲產能迅速增長,在2014—2016年供給過剩最為嚴重。2014年國內的尼龍6纖維消費量是167萬t,但是產能就達到了248萬t。在2015年,尼龍6纖維消費量是179萬t,產能為265萬t。而2016年,這一數字變為190萬t和280萬t。
對于行業產能壓力也不用太過焦慮,趙向東表示,階段性的產能過剩會隨著錦綸行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和市場需求提升等多面的影響下得以化解。趙柯禹也認為,隨著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產能結構性調整,錦綸產能結構性過剩的局面將在2017年之后有所緩解。
多方配合共促錦綸行業健康發展
在經濟降速的背景下,淘汰落后的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將成為未來錦綸行業結構調整的主旋律。
趙柯禹認為,領先企業對市場有很大主導權,應形成同盟,聯合淘汰落后小產能,推動產業向更有序化的方向發展。行業領先企業應與其他領先供應商共同推動區域協會概念的建立,改變原先價格惡性競爭的理念,形成更為有序的市場供給秩序。同時還應根據各區域市場的競爭態勢、需求趨勢以及自身在其中的地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供給及定價策略。
作為中國錦綸行業的龍頭企業,永榮控股集團副總裁陳飛在會上表示,集團將依托PA6-己內酰胺-芳烴垂直一體的產業鏈資源優勢,以及與中石化、巴馬格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揮集團的先進設備、關鍵技術、一流人才等綜合優勢,向錦綸產業鏈上下游的全球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核心產品和配套服務。
近年來,錦綸民用絲行業的賒銷問題愈演愈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化纖協會錦綸分會多次組織重點企業商討,發出了“規范錦綸民用絲行業賒銷行為的倡議書”。對于當前正在進行的錦綸賒銷清理工作,陳飛表示,永榮控股與客戶已經簽訂了還款協議,實行了賬款分期分月返還,目前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對于錦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趙向東建議,錦綸行業在未來發展中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和提升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通過技術進步和工藝創新來提升行業整體實力;而另一方面則要加快市場拓展的步伐,鼓勵企業走出去,利用好現有先進的管理、研發等相關的產業鏈優勢,向外擴展新的市場。
下游應用行業對錦綸6的發展也充滿期待。趙洪表示,原料創新為產品創新奠定基礎,希望錦綸行業能夠在產品創新繼續下功夫,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為下游行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