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珍,李 萍,吁 芬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南昌 330006)
自制活動式鵝頸燈燈罩在皮瓣移植及斷指再植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林玲珍,李萍,吁芬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探討自制活動式鵝頸燈燈罩在皮瓣移植及斷指再植術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行斷指再植術及皮瓣移植術的患者1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80例。對照組使用傳統鵝頸燈,試驗組用帶自制燈罩的鵝頸燈,以距離患處皮膚約45 cm進行照射加溫,每組分別使用不同功率(40 、60、100和150 W)的燈泡,監測照射區近皮環境溫度(NST),記錄每組患者、不同功率燈泡照射時照射區近皮環境溫度達45 ℃所需時間;調查患者及同病房病友滿意度;記錄患者皮瓣或再植指存活情況。結果對照組中,40、60 W功率照射時,NST在60 min內均未達45 ℃;試驗組中,不同功率照射時NST均能在60 min內達45 ℃。試驗組照射區NST達45 ℃的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且溫度相對較穩定。試驗組患者對使用帶燈罩的鵝頸燈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患者中皮瓣及再植指存活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制活動式鵝頸燈燈罩既節能,又可減少光照干擾,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自制活動式鵝頸燈燈罩; 皮瓣移植; 斷指再植術; 節能
近些年來,因高能損傷、機械傷等需行皮瓣移植或斷指再植手術的患者日益增加。為了保證療效,盡量滿足患者對損傷后功能的需求,減少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提高皮瓣、再植指存活率,烤燈照射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并且療效肯定。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在使用鵝頸燈照射護理皮瓣移植、斷指再植術后患者的過程中發現:患處局部溫度受氣溫、室溫及空氣對流的影響較大,溫度變化,極易造成血管痙攣,影響血液循環,降低手術的成功率;同時夜晚燈光照射,影響患者及同病房病友休息。為此,本科研制了一款新型活動式燈罩,經臨床應用效果滿意,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本科行皮瓣移植或斷指再植手術的患者1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8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 例
1.2制作方法
1.2.1材料
直徑5 mm不銹鋼絲、8 mm不銹鋼絲若干,8 mm 螺帽與螺桿2套,藍色棉布若干。
1.2.2制作方法
燈罩框架:將直徑5 mm不銹鋼絲截段成不同長度:46 cm×4根,50 cm×1根,30 cm×2根,76 cm×4根(彎成弧形),32 cm×1根(彎成弧形); 8 mm不銹鋼絲76 cm×1根(做滑動桿);8 mm螺帽與螺桿×2套;按封四圖1所示拼裝,接觸點焊接。
燈罩:藍色棉布裁剪成50 cm×60 cm(2塊)、33 cm×42 cm(2塊)、255 cm×18 cm(1塊),如封四圖2所示縫制。
1.3試驗方法
1 ) 將病房中央空調設置為24~26 ℃,對照組使用傳統鵝頸燈照射,試驗組使用帶自制燈罩的鵝頸燈照射。燈泡距離患處皮膚最短距離約45 cm。分別采用不同功率(60、80、100、150 W)燈泡照射。
2)溫度測量:將溫度計固定于照射區盡量接近體表但不接觸皮膚的位置,持續測量60 min,從開燈開始計算,記錄溫度到達45 ℃所需時間及溫度變化情況。
3)滿意度調查及評價方法:調查對象為患者本人、同病房病友及患者家屬。設置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3個選項,滿意和一般滿意計為總滿意,計算滿意率。
4)記錄各組患者皮瓣及再植指成活情況;術后皮瓣、斷指自行愈合或經簡單換藥等處理,計為存活;術后皮瓣、再植指血運不佳甚至壞死,需再次手術植皮或殘端修補,計為不存活。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采取t檢驗和χ2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照射區溫度變化比較
對照組中,40、60 W功率照射時,近皮環境溫度(NST)在60 min內均未達45 ℃;100、150 W照射時NST達45 ℃所需時間分別為(40.1±7.2)min、(30.4±8.5)min;試驗組中,不同功率照射時NST達45 ℃所需時間分別為(33.5±9.2)min、(28.4±7.5)min、 (17.1±8.1)min、(10.5±7.7)min,且溫度相對較穩定。同功率照射時,試驗組照射區NST達45 ℃的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使用不同功率照射時近皮環境溫度
達45 ℃所需時間


功率/W試驗組(n=80)對照組(n=80)P4033.5±9.232.0±8.1>0.056028.4±7.528.2±8.2>0.0510017.1±8.140.1±7.2<0.0515010.5±7.730.4±8.5<0.05
2.2滿意度比較
調查患者、同病房病友及患者家屬共200名,對帶燈罩鵝頸燈的滿意率為97.4%,對普通鵝頸燈的滿意率75.2%。
2.3皮瓣、斷指存活情況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中患者皮瓣、再植指存活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各組病例皮瓣、斷指存活情況 例
3討論
烤燈照射已廣泛應用于皮瓣移植、斷指再植等手術后的護理,療效得到大家的肯定。本科也一直在用鵝頸燈照射護理皮瓣移植及斷指再植術后患者,并收到很好的療效,但是在護理實施過程中發現:雖然鵝頸燈自帶的餅狀燈帽可以大致控制光照方向,但還是有大量的光照散射,影響患者及同病房病友休息,有時使用衣服或者床單臨時遮擋,但是燈泡周圍缺少支撐,既不方便觀察傷口情況,又存在引發火災的潛在危險;再者,烤燈照射溫度受環境溫度、空氣流動等因素影響較大。諸多研究表明,皮瓣移植、斷指再植術后術區皮溫宜保持在25~30 ℃,相對濕度40%~60%,溫度波動太大,容易引發血管危象、傷口感染等并發癥[1-3]。故本科研制一種可活動式鵝頸燈燈罩,擬盡量彌補這些缺陷。
本科室研制的活動式鵝頸燈燈罩,以不銹鋼架作為支撐,鋼架以兩組活動關節與鵝頸燈支架連接,高矮、方向可隨意調節。燈罩外襯用藍色棉布制成,遮光性能好,耐臟且受熱不易變型,拆洗方便。此燈罩將烤燈與手術部位之間圍成一個相對隔離的“小環境”,使其溫度相對較穩定,不易受環境溫度及氣流的影響,因此,只要較小功率的燈泡就能滿足“小環境”溫度要求。為了證實這一點,本研究中,筆者采用不同功率的燈泡以固定距離照射,評估“小環境”中溫度變化情況。烤燈照射距離多報道為40~50 cm[4-5]。在本研究實施之前,筆者選擇多名患者試用帶燈罩鵝頸燈,根據患者感覺舒適情況調整烤燈距離及照射時間,結果顯示:大多數距離選擇在45 cm左右,隨著照射時間延長,患者感覺溫熱,但能耐受時,“小環境”溫度大多在45 ℃左右。為了評價不同功率燈泡照射下“小環境”溫度升高情況,我們選擇了這個比平常使用時更高的溫度(45 ℃),同時為了減少環境溫度的影響,試驗過程中將病房中
央空調調為24~26 ℃;為了避免體溫調節對皮溫的影響,不測量皮溫,而是測量貼近皮膚處環境溫度。研究結果顯示:在使用燈罩的情況下,“小環境”溫度升高更快,維持更穩定,只需較小功率的燈泡就能達到手術部位保溫的效果,大量節省了電能消耗。另外,燈罩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光照射強度,對患者及同病房病友休息影響小,得到了多數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總之,筆者自制的這套活動式鵝頸燈燈罩,經試驗研究證實,具有聚光、聚熱、節能、燈罩支架高低位置可調、布罩拆洗方便、減少光外漏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是,在使用該燈罩的情況下,最佳照射距離、燈泡功率、照射頻率及時間等,需要進一步臨床研究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黃新艷,胡三蓮,侯衛華,等.紅外線測溫儀測量皮瓣術后皮膚溫度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4,14(2):47-49.
[2]王會利.外傷皮瓣移植患者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1,33(19):3023-3024.
[3]董清芳,付麗華.斷指再植術后最適輻照溫度的測定與觀察[J].黑龍江護理雜志,2000,6(6):1-2.
[4]嚴婷,袁利軍,吳艷,劉其桃.間歇烤燈照射用于腓腸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修復術后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3,27(4):349-350.
[5]阮曉玲.白熾烤燈對頭部供皮區傷口愈合影響的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9):1414.
(責任編輯:劉大仁)
收稿日期:2015-03-15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14046)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194(2015)07-0089-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5.0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