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
“選擇了一種教育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社會生活”,換言之,今天實施了怎樣的教育,就將決定其未來的社會生活擁有怎樣的社會價值觀。
隨著學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幼兒發展”這一詞匯不斷完善更新。1989年發布的《幼兒園管理條例》中指出,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應當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發展;1996年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2001年試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則有更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定義: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從“和諧發展”到“全面發展”,再到“富有個性的發展”,中國學前教育改革的步伐越來越穩健和清晰。
從籠統到細致,幼兒發展是循序漸進、清晰可見的?!?~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細讀《指南》中的教育建議,我們感受到其中蘊含著對幼兒自主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隨著《指南》的進一步推進與實施,我園本著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在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的基礎上,將“生活價值教育”寓于幼兒園游戲活動中,以避免單純追求知識技能的短時做法。
一、生活價值教育在幼兒發展階段的思考
我們對“生活價值教育”的思考源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7年倡導的教育計劃。我們借鑒其對生活價值的闡釋及教育實施策略,培養兒童在未來生活中所需要的個人和社會價值觀。我們將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內容與方法融入相關課程,為兒童的一生奠基。我們以從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新型關系中所設計的 “五十四”個價值為基礎,思考并確定12個生活價值為重點,作為課程的主要目標。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旨在探究生活價值游戲:以“五十四”個涉及兒童思維和品德發展的價值為基礎,研究以“團結、誠實、愛心、責任”等生活價值為重點、以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價值教育。開展游戲使內在的認知過程通過游戲中的行為,如想象、創造、象征、“好像”或“假如”等社會性行為得以外化。本課題的游戲是以生活價值為中心設計的歌唱、美術、故事、體驗等多種形式,把生活價值觀融入其中,為每一個兒童提供參與的機會,并為幼兒探索提供生活經驗。
立足幼兒園生活價值情境展開情境創設。兒童的認知發展、社會行為發展與環境緊密相聯,因此創設良好的環境對生活價值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直接進入真實的社會環境有很多困難和危險,而生活價值與現實生活又不能完全割裂,所以在幼兒園創設生活價值教育情境是必要的。情境的創設包括硬件情境和軟件情境,硬件情境包括小醫院、郵局、銀行、超市、4S維修店等多種職業體驗館;軟件情境包括幼兒園的文化陳設與環境布置,以及教師的技能技巧和責任心等。游戲的創設和情境的創設是緊密相聯的,很多游戲的體驗就是在情境之中完成的。
二、生活價值教育游戲與情境創設的思考
關于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幼兒生活價值教育的游戲與情境,我們認真研讀“何為社會生活價值教育”的學習關鍵要點,緊緊圍繞《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充分體現尊重和保護幼兒游戲的權利,把學前教育的主要目標落實在幼兒愉快的游戲體驗和主動獲得學習經驗的游戲過程中,使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成為游戲所追求的核心價值。我們充分發揮如何在幼兒園游戲活動這個主渠道、主陣地,為幼兒創造符合發展其社會生活價值的“兒童生活館”區域游戲情境;將模擬社會生活場景與幼兒角色體驗相結合,合理規劃、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發展特點的職業體驗游戲情境;思考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幼兒“社會生活價值教育”的活動。以下是我們基于這樣初衷的思考和初步做法。
1.生活價值是建立和諧社會共同的價值準則。鼓勵教師和父母將教育著眼于對幼兒人生哲學的教育,由此促進他們全面成長,使他們能夠學會生存、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學會分享,更加有自信地融入集體社會生活。
2.創設生活化、游戲化的社會情境,吸引幼兒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價值體驗。在活動中讓幼兒感到無論是身體、語言、聽覺、視覺還是營造情境、邏輯推理、自我認識、情感交流等都有自己親身參與,并以此獲得直接經驗。
3.從娃娃的教育入手。開展學前幼兒的生活價值教育行動不僅能夠樹立幼兒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全面發展,還能為提升民眾的價值素養、促進不同社會群體的價值理解、凝聚社會價值共識上作出更多的貢獻。
4.構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學前教育生活價值。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積極的生活價值觀,教育者的價值品質是基石,作為教師要先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反觀自己,再通過言傳身教,讓幼兒在師生交往中自然地進行社會價值學習和體驗。
5.利用原有的家校合作平臺,發揮家庭、學校雙方的積極作用,共同開展幼兒的生活價值教育活動。只有雙方取得共識并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在生活價值學習領域中,讓家長認識到家庭的價值氛圍對孩子生活價值意識和觀念的形成起著奠基作用,從而更好地實現家校合作。
6.只有人格健全的幼兒才會把自己的所想、所做統一起來。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念、豐富價值情感、良好價值判斷與選擇能力以及堅定價值信念的人是整個教育體系追求的重要目標。
三、開展幼兒園生活價值教育目標體系的思考
幼兒園開展的生活價值教育,是在游戲和體驗中提供生活哲學的教育。一方面幫助幼兒全面成長、發展并學會選擇,使幼兒可以帶著尊敬、信心和明確目標融入社會中;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重點生活價值目標,以提高生活價值教育工作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將生活價值目標融入游戲情境中,用反思及參與式的活動鼓勵幼兒運用創意和內在天賦,用溝通活動教導幼兒運用和諧的社交技巧,用藝術活動刺激幼兒表達自己對價值觀要點的感受,用游戲式活動引發幼兒思考,引發幼兒和家長關注個人及社會責任與公益的活動,培養生活價值觀。
我們將以“生活價值教育”為重點開展活動,圍繞目標、影響因素、途徑、意義、理論基礎以及人員開展,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和有關生活價值課程的理論,使教師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研究。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發展狀況,制定與之相應的發展目標、內容,確定適宜的方式方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不斷調整完善課程活動內容。確立生活價值的游戲、情境創設和教師在游戲中的實施手段為重點,在各個情境和游戲體驗中,探索幼兒基礎和重點生活價值目標。挖掘、利用家庭和社區教育資源,尋求家長的配合,家校一致共同建立良好的價值教育品質。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