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魏龍飛++杜紅娟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回顧“十二五”以來的發展歷程,“三農”事業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最根本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當務之急,用好金融工具正是破解這一重大課題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常態下金融與農業的結合受到各方新關注
近年來,加大金融對“三農”服務力度,發揮期貨市場引導生產、規避風險的功能,越來越受到各個方面廣泛關注。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研究制訂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并要求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2015年7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意見也提出支持新型期貨主體,利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進行風險管理。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服務“三農”的力度,不斷增強符合“三農”特色的金融服務供給,全面加強資本市場與現代農業的融合,促農業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的現實要求。
目前,各類金融服務“三農”的改革措施逐步落實,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農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不斷涌現,農民群眾所享受的金融服務水平逐步提高,有利地推進了農業、農村形勢穩定持續向好發展。特別是各類金融服務產品越來越豐富,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證監會高度重視發展資本市場,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多措并舉,全面發展資本市場和現代農業的對接和服務。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農業部、證監會和地方農業部門、金融辦等有關部門的領導,涉農實體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戶代表,農業部全產業鏈分析預警團隊,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以“利用農產品期權強化風險管理,構筑農民收入安全保障網”為主題,深入研究推動期貨衍生品發展,推動金融深度服務“三農”,探討如何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服務“三農”發展。
新常態下農業發展需要金融期貨等更多新支持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全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農業、農村工作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建設面臨著一些重要的挑戰,資源、環境、人口等問題給我國“三農”事業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應對農業內外各種現實挑戰,必須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推動我國農業發展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在這種形勢下,農業更加迫切需要金融期貨等更多的支持。
“金融服務農業,農業得攀金融這個高枝,這是我們農業增長的希望。”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各類金融服務“三農”的改革措施逐步落實,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農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不斷涌現,農民群眾所享受的金融服務水平逐步形成,有利地推進了農業、農村形勢穩定持續向好的發展。特別是各類金融服務的產品越來越豐富,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金融服務應該按照十八屆五中全會的要求,更好地創新,更好地協調,更好地開放,更好地讓廣大農民共享。相對農業來說,金融業是強勢的,屈冬玉在致辭中提出了他對金融界的期盼,“我希望金融界和證監團隊帶著感情,帶著責任,來服務我們‘三農的發展,服務廣大農民。我們要不是農民的兒子,要不是農民的孫子,所以農民的兒子應該服務農民,農民的孫子更應該服務農民。”農業和經濟金融領域需要共同探討問題,共同謀劃未來,尋找契合點,創造新優勢,實現雙贏。
新常態下風險管理論壇有更多新意義
期權是國際衍生品市場上的基礎性風險管理工具,目前全球上市交易的農產品交易期權已經達到60多種,我國還沒有農業期權,國際主要交易所均有農業相關品種。我國農業產品生產規模小,議價能力弱,整體利潤水平偏低,面臨的市場風險突出。作為一種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開展農產品交易,對建設現代化農業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農產品期權在我國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需要穩步推進,加強監管和嚴控風險。
期權雖然是一個風險管理的工具,但是應用不當也有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在農產品期權的合約設計和規則制定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三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廣大農戶和涉農主體提供精細化的風險管理服務,防止過度投機行為。論壇上專家的演講,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對于促進農業期權發展、控制農產品期權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涉農組織和農戶更加充分了解期權的運行特點和風險,運用好這一新型工具。
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進一步轉型升級,金融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必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改革創新的重點,金融機構在農業領域必將有更加廣闊的創新舞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結構的關鍵驅動力量,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服務的創新與大力支持。
與會代表認為,本屆論壇全面探索了農產品期權問題,為構筑農民收入安全網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對推動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完善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化解農業市場風險、穩定和提高農業收入、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定能推動農業風險管理體系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