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銀行網站2015年6月15日報道,世界銀行全球減災及災后重建署(GFDRR)啟動了“更加安全學校全球計劃”(Global Program for Safer Schools, GPSS),旨在通過減少自然災害對學校基礎設施造成的破壞,確保學校及其社區能夠彈性應對自然災害。
GPSS采用合作伙伴式的實施路徑,以舉行技術工作坊的方式分享世界各國提升學校基礎設施安全性的經驗,并探討政府如何應對相關挑戰。近期,在與東京災害風險管理中心(Tokyo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Hub)聯合舉行的技術工作坊中,來自亞美尼亞、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印度尼西亞、牙買加、日本、蒙古、秘魯、土耳其等國的決策者和技術專家一致認為,完善風險信息管控機制并且深入理解各項工作的流程,是提升學校彈性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基礎。綜合技術工作坊中的研討結果,世界銀行就實施國家和城市兩級安全學校計劃提出“三步建議”。
第一,制定全國范圍內學校基礎設施的清單目錄,這對于保障基礎設施安全的長期戰略而言至關重要。為此,需要對學校基礎設施展開調查,深入了解建筑復原需求,以降低現有風險。第二,開展學校基礎設施物理風險評估,以明確學校基礎設施的投資重點。學校物理風險評估可以預測基礎設施的潛在損傷,并且有助于發現脆弱學校。第三,以學校現有建筑物設計規范及技術評估為基礎,完善新的建筑設計。了解哪些因素會造成不安全的建筑施工,能夠幫助決策人員對已規劃的投資項目進行定向調整,提高新建筑的質量,防范新風險產生。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王俊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