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光
部隊經驗
打造“軍校第一旅”品牌培育新一代革命軍人
吳勝光
軍隊院校調整改革不斷深入,給軍校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學員旅作為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必須立足思想教育根本點,強化舉旗鑄魂意識;聚焦干部隊伍建設關鍵點,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挖掘學員能力素質增長點,練就能打勝仗本領。
“軍校第一旅”;培育;革命軍人
強軍興軍,要在得人。培育新型軍事人才是軍隊院校建設的重要職責。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旅作為全軍院校中首個學員培養建制旅,始終堅持以強軍興軍為統攬,著眼政治教育舉旗鑄魂,貼近實戰抓教學訓練,注重干部隊伍引領示范導向,以鑄軍魂、強本領、立榜樣、正風氣為重要抓手,確保學員堪當強軍重任,為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育提供了堅實保障。
習主席指出,要從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的高度出發,切實抓好青年學員思想政治工作。“軍校第一旅”始終把鍛造軍魂放在育人工作首位,著力在增進學員政治信仰、身份歸屬、使命認同中,鑄牢軍魂、砥礪精神。
抓牢理論教育,夯實信仰根基。一是與時事形勢相結合。堅持把搶奪意識形態領域主陣地作為教育的關鍵點,大膽開展熱點時事政治、軍事問題討論講壇,義正詞嚴講述大道理,旗幟鮮明批駁歪道理,做到敏感問題正面講、熱點問題實時講、難點問題專家講,切實廓清學員思想迷霧。二是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解決問題是最好的教育。學員旅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兩支隊伍作用,針對思想反映做教育,瞄準戰斗力提升做教育,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做教育,做到苗頭性問題及時化解、普遍性問題充分解答、個體性問題具體解決。三是與學員興趣相結合。積極運用多媒體、政工網、參觀見學等學員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做教育。多措并舉,確保學員對復雜現實復雜問題看得透、想得通、道得清。
抓實職業教育,增進使命擔當。一是在激發愛國主義情懷中回答“是否強軍興軍”。愛國主義是每名學員內心最樸素、最統一、最堅定的心靈共鳴。學員旅注重引導學員讀史學史,讓他們在民族危亡的血淚史、抵御外辱的抗爭史中堅定強國復興必強軍興軍的信念。二是在強化使命擔當中回答“誰來強軍興軍”。結合國家海洋戰略和海權形勢做教育,讓學員清晰認識肩上強軍興軍之重任、身上使命責任之所系,叫響“亮劍首戰用我、奉獻舍我其誰”“國家和平、人民幸福靠我守衛,挺進深藍、民族復興由我擔當”的責任意識。三是在激發危機意識中回答“如何強軍興軍”。引導學員在走進艦艇部隊中看到與崗位任職能力要求的差距,在研戰論戰中看到與打贏現代海戰素質要求的差距,在出訪交流中看到與世界海軍強國標準要求的差距,激發學員危機意識、本領恐慌,達到學員主動自覺學、瞄準打贏學、競相比著學的效果。
抓好傳承教育,增進情感認同。一是在傳承耀眼榮譽中增進情感認同。大力宣揚艦艇學院全勤參加14次共和國閱兵史、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中摘金奪銀的輝煌歷史、走出萬名艦艇指揮官和200多名將軍的育才成果,讓學員在崇尚榮譽、捍衛榮譽、追求榮譽中激發作為艦院人的自豪感、優越感、認同感。二是在傳承優良傳統中增進情感認同。“軍校第一旅”作為享譽國內外的育人品牌,始終秉持“正規是傳統,嚴格是脊梁,指揮是特色”,堅持對學員嚴格要求、嚴格施訓、嚴格管理,鍛造學員的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素質,讓學員在成長成才中增進情感認同。三是在傳承系隊共建中增進情感認同。積極鼓勵各隊與相應系、教研室開展共建共育活動,強化學員的專業歸屬感和認同感。邀請專業教員走進學員班務會,參加學員隊第二課堂活動,為學員提供學習和生活的指導幫助,讓學員感到自己不僅是一海校人,也是“航海人、海測人、通信人”。
學員隊干部與學員朝夕相處,是學員軍旅生涯的首任導師。學員旅始終聚力于為學員打造一支工作熱情高、整體素質強、作風硬、風氣正的領路人隊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示范引領、形象育人的重要作用,為學員成長成才站排頭、樹榜樣、立標桿。
樹起能謀善戰的榜樣標桿。一是在懂部隊上走在前列當標桿。積極鼓勵學員隊干部赴部隊任代職;學員實習見習中要求帶隊干部與學員一同住艦上,一同參與艦艇操演、出航訓練,圍繞部隊作戰、訓練、管理和政治工作實際需要,全面了解部隊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針對性開展育人工作。二是在懂打仗上走前列當標桿。注重通過送學提升干部帶隊教育水平,大力開展干部實戰化教學學習研討活動,全面充實學員隊干部軍兵種知識、武器裝備知識等教學內容,對現代作戰樣式、作戰規律、作戰特點、指揮機制等進行廣泛學習充電,使干部能有效帶領學員研戰謀戰論戰。
樹起真抓實干的榜樣標桿。一是做扎實苦干的榜樣標桿。學員隊干部堅持親近學員、聯系學員、服務學員,時刻與學員在一起,堅持每天凌晨五點多起床跟隊出操,凌晨十二點后查鋪查哨;堅持跟隊在位,每天跟班聽課,為每名學員建立成長檔案,確保學員思想動態實時掌握,做到學員問題需求主動解決;帶頭抓訓練、促養成、做部署、勤指導、查落實。二是做擔當重任的榜樣標桿。學員隊干部要在執行重大任務中、競賽勇奪桂冠上為學員樹起學習的標桿。無論在首都閱兵、支援奧運、國際海軍賽事、隨艦出訪、舢舨橫渡渤海海峽、軍事三項賽等重大任務中,還是帶隊參加意大利國際帆船賽、土耳其國際航海技能大賽、“中國杯”帆船賽等各項國際賽事中,始終敢于擔當、頑強拼搏、精密籌劃,一次次帶領學員創造優異成績。
樹起廉潔自律的榜樣標桿。做到不貪。對事關學員切身利益、敏感問題的入黨、骨干選拔、表彰獎勵、分流分配等工作,堅持原則、主持公道,明確提出“干部一袋花生米不能收、學員一袋花生米不能送”,絕不搞權錢交易。做到不占。自覺維護集體利益和學員權益,不給學員“派私活”,不用集體資源“辦私事”,不化公為私占集體便宜。做到不偏。堅守純潔的戰友、同志關系,防止因親疏有別而失之偏頗、臟了手腳。在學員分配上,嚴格落實全過程公開透明的陽光分配機制,按照學員綜合評定分配選崗。
院校與實戰的距離越近,部隊與勝利的距離越近。我們始終用戰斗力標準衡量人才培養質量,著力抓好“三類活動”,不斷夯實學員理論知識基礎、軍事共同基礎、海軍任職專業基礎,培養學員領導管理能力、組織指揮能力、自主成才能力,在培養學員打贏能力上狠下功夫。
拿起利戰的“指揮棒”,狠抓謀戰練兵活動。努力為學員營造戰爭氛圍。圍繞軍事斗爭準備和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形勢特點,開展國際形勢、周邊態勢、軍事戰略趨勢等系列教育;在俱樂部制作臺灣海峽、南沙群島等大型海戰場沙盤模型,邀請專家教授、部隊領導來隊輔導,在模擬研練中提升學員打贏能力。同時,注重加強與專業系的溝通協作,常態化開展“海洋·海權·海軍”系列知識競賽活動。用好暑期訓練和畢業見習,讓學員在一線戰斗艦艇部隊當兵鍛煉、部門見習,參加艦艇部隊導彈、槍炮、魚水雷實兵實彈演練,以及釣魚島海域、南海巡航任務。
硬起督戰的“鐵尺子”,狠抓特色訓練活動。為培養學員的血性品質和過硬素質,在抓好學員基本體能訓練的基礎上,突出抓好舢舨、帆船、游泳、渡海登島等海軍特色訓練,選派學員參加葡萄牙、新加坡等國海軍風帆訓練艦、遠洋訓練艦航海實習,赴美國、突尼斯海軍院校交流學習,積極參加海軍國際帆船賽、舢舨橫渡渤海海峽、海上運動會、“精武杯”系列體能比武、“一二·九”長跑接力等大型比武競賽,在精業強能、超越自我中不斷提升學員過硬的軍事素質;組建成立拳擊、武術、散打等興趣小組,定期邀請專業教練來隊進行指導,開展系列比武活動,在切磋較量、比武對抗、摘金奪銀中培養學員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
立起為戰的“風向標”,狠抓自主成才活動。充分利用學院任職培訓資源,廣泛開展“學習成才為什么、能打勝仗靠什么”交流討論活動,幫助學員立起為戰而生的銳氣傲骨;邀請艦(副)長和優秀基層干部來隊座談交流,在典型激勵中激發學員本領恐慌和自主成才意識;鼓勵學員走出學院,積極參加電子設計、機械創新、計算機仿真等學科競賽,在激烈的比賽中激發學員自主創新和實踐應用能力;鼓勵學員積極競選擔任學院軍樂隊、合唱團、記者團、學員旅辦公室、學員隊骨干等兼職崗位職務,積極參加千人大方隊、田徑運動會、文藝晚會等大型活動的組織訓練任務,提升學員組織、訓練、管理、帶兵等綜合能力。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旅政治委員】
E25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