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亮 林景旭
機關干部如何在“有把握”中有所作為
董亮林景旭
干機關工作,越是熟悉的工作越要格外小心,越是信手拈來的工作越不能掉以輕心。同時,還要在“有把握”的工作中有所作為。因此,應該注意三個方面:越有把握的工作越要嚴格程序;越有把握的工作越要謹小慎微;越有把握的工作越要大膽創新。
機關干部;機關工作
在機關工作過一段時間的同志都能體會到,越是熟悉的工作越要格外小心,越是信手拈來的工作越不能掉以輕心。業務性、經常性工作是機關部門的“門面”,是科室的“保底”,處理不好則會影響中心工作的開展,影響個人成長進步。那么如何在“有把握”的工作中有所作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不論是應急性工作還是經常性工作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律而發展。機關干部不能想當然地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去干工作,堅持的程序決不能顛倒黑白,該落實的步驟決不能輕易省略。如果不按程序辦,就會辦不了、辦不好、出問題,一則延緩某項工作進程,二則制造機關部門之間的矛盾。為此,機關干部在程序上應當注意三點:一是樹立強烈的程序意識。程序就是法規,程序就是制度。機關工作必須樹立程序意識,做到遇事先想程序、工作中落實程序,只有這樣才不會因著急而出漏、因日久而疏忽,確保每一項工作都在規范步驟之內。二是盡早謀劃提前準備。每一項工作的若干個程序實施前都要有所準備,包括材料、數據的匯總收集,相關人、物的協調,對內、對外關系的溝通,等等。只有充分準備才能保證程序的順利實施,否則定會捉襟見肘,貽誤工作。三是按照程序依次實施。機關干部不論對上還是對下,都應該講究程序性。在辦文、辦會、辦事的過程中不能圖省事、怕麻煩,故意省略、超越工作步驟,“一竿子捅天”“隔著鍋臺上炕”的現象不僅造成重復勞動、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黨委首長意見不一,影響內部團結。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許多事實證明,凡事都需要認真仔細,即使一些駕輕就熟、領導比較放心的工作,粗枝大葉稍有差池就會影響全局。克服粗拉的習慣主要靠三條:一是提高重視程度。機關工作無小事,小事也不代表事小,有把握不代表辦得把握。比如收發通知、接打電話、寫主持詞、接送站等信手拈來的事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把小事當大事,確保萬無一失,否則可能因為一點點的疏漏就會造成對中心工作的貽誤,甚至造成全局被動。二是培養嚴謹作風。一絲不茍、科學嚴謹的作風是機關干部應有的素質品質,首先要做到用心,將感情傾注到工作中,把精力投入到辦事上,堅決杜絕無所謂、得過且過的思想,始終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中。其次要做到虛心,克服夜郎自大的思想,放低姿態,甘當小學生,甘當勤務員,樹立學無止境的意識。最后要做到耐心,要對有把握的工作進行反復推敲,事后也要反復總結。“玉不琢,不成器”,胸有成竹也要多琢磨、多理順,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培養出嚴謹的態度。三是強化精品意識。追求精品是責任心的體現,是工作標準和工作態度的體現,是對“高標準嚴要求”的自我挑戰。要把本職工作當作事業,把肩負的職責當成使命,在工作中干勁十足、精神振奮,工作標準自然會再上一個臺階。我們常說的“高標準”是一種工作習慣,平時工作敷衍了事,關鍵時刻就會露出馬腳;“有把握”的小事應付差事,擔當重任的時候就很難獨當一面。處理熟悉的工作,是提高標準、追求精品的時候,也是更容易“出活”的時候。只有做到精雕細刻、字斟句酌,本著干一樣是一樣、辦一件精一件的思想,才能在“有把握”的工作中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是機關干部的重要素質。是否敢于創新,直接影響著工作質量和層次。如何將一般性的事情干出不一般的成效,把有把握的工作做到穩操勝券,應該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不斷更新觀念。許多成功的創舉,來源于思想的解放、理念的更新,孕育于想創新、愿創新的不懈追求中。遇事戀舊,照葫蘆畫瓢,永遠也畫不出自己的新意;隨波逐流,順著桿子往上爬,永遠也爬不出新的高度。思想的火花是在不斷總結中迸發形成的,要把每一件熟悉的事情當成一次全新的挑戰,才能革故鼎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要有多向的思維。覺得有把握的事情往往是先前處理過的類型,是腦海中已有固定模式的事。新形勢下軍隊機關工作,要求我們有用新思想代替舊觀念、用新思路代替老辦法的改革創新精神。俗話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我們要勇于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打破常規,多拿出幾套方案,多提出幾個觀點,這樣才會有利于工作的突破、認知能力的提升。三是要有靈活的方式。機關工作中,一些參謀干事認為有把握的工作,領導并不會交代得細致入微,需要靠個人能力去掌握處置方法。那么就要在不違背總體目標的情況下,依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解決“有把握”的問題。在現實工作中,處理問題光較真還不夠,要認理但不認死理,對一件已經心里有譜的事情,要充分預測、開動腦筋、靈活處理。擁有創新的思維、靈活的手段,才能在處理“有把握”之事上有所作為。
【作者系黑龍江省黑河軍分區干部科科長、干事】
E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