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殷兵
讓“戰味”始終成為軍營文化主基調
牛殷兵
軍營文化的本質是戰斗文化,必須著眼提升部隊戰斗力,更加鮮明地彰顯軍營文化的戰斗屬性,緊貼練兵備戰發揮服務保障功能,讓“戰味”成為軍營文化建設的主基調。重點是要把準軍營文化建設戰斗指向,明晰軍營文化建設戰斗內涵,營造軍營文化建設戰斗氛圍。
文化建設;軍營文化;“戰味”
軍營文化作為先進軍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提升軍人素質、凝聚軍人意志的神圣使命。隨著部隊實戰化訓練和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常態化,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成為軍營文化建設的主基調,必須著眼提升部隊戰斗力,更加鮮明地彰顯軍營文化的戰斗屬性,緊貼練兵備戰發揮服務保障功能,著重在突出“戰味”上下功夫。
軍營文化效益的根本在于筑牢官兵戰之必勝的思想根基、促進部隊戰斗力的有效提升。加強軍營文化建設,必須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注重克服和防止“只注重休閑娛樂而忽視固本利戰”的問題,準確把握軍營文化建設的戰斗指向,切實把功夫下在鑄牢勝戰信念、促進戰力提升上。
一是緊扣職能使命。軍人生來為戰勝,軍隊天職是打仗。軍營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部隊擔負的職能使命來開展,最根本的是要鑄牢官兵有效履行職能使命的信念支撐。要把政治文化灌注作為強化職能使命意識的首要環節和根本任務,不斷深化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軍事篇”的學習,深刻理解和把握蘊含其中的先進思想、政治品格、價值觀念,使之成為官兵研判形勢、思考問題、履行使命的思想武器,從而把對黨忠誠可靠、堅決聽黨指揮的政治要求融入血脈、植入靈魂。要加大軍營文化教育引導力度,使官兵牢固樹立“使命重于生命”的思想,不斷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正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任期內打仗、時刻準備打仗”的思想變為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的實際行動,時刻準備挺身而出,奮力捍衛國家尊嚴。
二是緊扣責任擔當。面對日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我國周邊安全面臨的嚴峻挑戰,軍人只有時刻牢記肩負的重大責任,才能把黨和人民賦予的“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重大使命履行好、落實好。軍營文化建設必須著眼挺起軍人責任擔當,通過扎實抓好形勢戰備教育、組織重溫入伍入黨誓詞、觀看《甲午海戰》《太行山上》等影視作品,引導官兵強化為國而戰、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樹牢“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的強烈憂患,做到腦子里永遠有任務、眼睛里永遠有敵人、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膛里永遠有激情,時刻保持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的戰備狀態,爭分奪秒、枕戈待旦練兵備戰。
三是緊扣軍事實踐。軍營文化的本質是戰斗文化,是服務戰斗力、保障戰斗力、提高戰斗力。隨著實戰化訓練的強勢推進,部隊實施實戰化演訓頻次日益增多,強度、難度、險度前所未有,這種軍事斗爭準備新常態呼喚軍營文化充分發揮服務保障作用,為順利完成多樣化任務提供堅強保證。因此,加強軍營文化建設,必須聚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提高核心軍事能力這個根本著眼點,把戰斗文化元素融入軍事斗爭準備實踐之中,為軍營文化烙上“實戰”的烙印。要注重把戰爭“殘酷、流血、對抗”最本質的屬性引入軍營文化建設,牢固確立“錘煉敢打必勝品質、培育精武善戰官兵”文化建設目標,把文化工作貫穿到軍事演訓特別是執行重大軍事任務各環節和全過程,深化官兵精武備戰的知行自覺,激勵官兵練強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實戰本領,讓“明天上戰場、今夜準備戰斗”“提升實戰力、敢于打勝仗”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魂。
軍營文化作為戰斗文化,核心在“戰斗”二字,威力也在“戰斗”二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明晰和把握軍營文化建設的戰斗內涵,在發揮戰斗性、催生戰斗力上聚焦發力。
一是聚焦發力于培育戰斗精神。文化是精神的血脈,戰斗文化催生戰斗精神。要注重整合和用好戰斗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部隊駐地和演訓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和名人故居等紅色資源,對官兵進行精神塑造、理想信念熏陶;要廣泛開展紅色歌曲詠唱、紅色知識競賽、紅色格言編寫、紅色經典誦讀、紅色故事演講、紅色影視收看等革命傳統文化活動,讓官兵在耳濡目染中錘煉戰斗品格,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戰斗精神;要學好中華民族的武德文化、民族英雄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和革命先烈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讓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融入每一個官兵的血液和細胞;要在駐訓點帳篷內設立體現血性軍人養成內容的標語、小報,在醒目位置張貼英模的畫像,傳承英模的精神;要鼓勵和組織官兵研讀軍事書籍,背誦軍旅詩詞,進行戰略、戰役和戰史研究,開展軍事講堂,用積極昂揚的精神和擔當責任的激情占領官兵思想陣地。
二是聚焦發力于錘煉戰斗意志。要把軍營文化融入軍事訓練,通過設置軍事業務技能競技比賽、組織網上對抗性訓練、召開軍事體育運動會,著力培養官兵無所畏懼、英勇頑強的拼搏精神,使部隊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和旺盛的斗志。要將文體活動向錘煉官兵意志品質聚焦,突出陶冶戰斗情操,錘煉戰斗意志;突出競技對抗,增進團結合作精神;突出開展軍事體育,磨礪敢打硬拼的犟勁硬氣。要定期開展“超級戰士爭霸賽”,評選“精武之星”,設置“訓練龍虎榜”激勵官兵斗志。要依托心理行為訓練設施,組織開展攀跳高臺、跨越障礙、穿越火障等帶有風險性的適應鍛煉,磨練官兵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要發揮好文化活動在完成任務中的鼓勁助威作用,在重大任務、考核比武前,開展誓師動員、挑應戰、宣讀決心書等活動,激勵官兵逢敵亮劍的信心勇氣。
三是聚焦發力于引領戰斗導向。加強軍營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思戰備戰、能戰勝戰”要求,宣揚戰斗典型,弘揚戰斗文化,不斷培塑有血性官兵,激發戰斗豪情。要加強軍史館、榮譽室建設,及時組織學習和總結推廣思打仗、鉆打仗、練打仗、贏打仗的英模典型和精武標兵、先進集體,通過舉辦事跡報告會、網上互動交流、發布標兵格言等形式大力宣揚,并對練兵備戰標兵予以重獎,充分發揮英模典型的戰斗引領導向作用,以榜樣的力量催生官兵獻身強軍實踐的昂揚士氣,迸發奮勇前行的內在動力。
良好的戰斗氛圍是陶冶情操、煥發激情、激勵斗志的催化劑。只有營造濃厚的軍營文化戰斗氛圍,才能催生和提振官兵訓練、戰備和工作的精氣神。必須按照“戰斗化”的要求,積極布局營區、室內、訓練場、演習地環境,營造濃厚的戰斗文化氛圍。
一是把戰地文化景觀塑起來。身臨其境方能感受深切。要利用建好網上軍史館、構筑數字化宣傳平臺、制作蠟像等形式,再現部隊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和奮勇殺敵的戰斗場景,激勵官兵在艱難困苦面前永不放棄、沖鋒在前,在任務強敵面前意志如鋼、所向無敵。要立足駐地現有條件和資源創作反映部隊特色和任務目標的石雕、根雕和沙雕,修筑以部隊戰斗英模命名的“英模路”,豎立鐫刻精武標兵名字、某個訓練課目精武紀錄的“標兵石”,書寫“當兵不怕苦、訓練不怕累、打仗不怕死”的巨幅標語,使官兵每時每刻都受到強烈震撼,始終邁著“心系強軍目標、矢志精武打贏”的步伐鏗鏘前行。
二是把戰場文化設施新起來。文化設施是營造戰斗氛圍、發揮戰斗功能的物質支撐。要緊跟時代發展,注重傳統方式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依托上級配備與自主研發相結合,著力打造車載化野戰文化車廂、箱組化野戰文化器材、成體系的野戰文化設施,形成旅團、營連野戰文化系列裝備,尤其要實施配置小型化、便攜化,努力讓文化流動起來,跟著部隊走、伴著兵車行。要著眼未來作戰需要,建立集信息傳輸、資料查詢、圖書閱覽、電視插轉、廣播宣傳、心理診療于一體的野戰文化平臺,切實發揮凝魂、聚氣、激勵和強能功能。要注重改良、革新傳統文化設施器材,制作配發流動圖書箱、便攜式板報箱、數字影音箱、折疊籃球架和乒乓球臺等野戰文化設備,利于官兵在野戰條件下操作使用。要拓展餐廳帳篷的功能作用,保證官兵學習有場合、集會有場地、娛樂有場所。
三是把戰斗文化活動活起來。文化的活力在活動。要結合演訓任務實際,開通戰地廣播、戰地電視臺和戰地網吧,編輯《戰地快報》,播放DV短片,連接有線電視和互聯網,通過吹軍號、播新聞、講戰例、談謀略等活動,引導官兵為完成演訓任務昂揚斗志、奮力拼搏。要大力營造貼近實戰、催人奮進的戰斗聲勢,堅持把戰斗旗幟打起來、把戰斗歌曲唱起來、把戰斗口號喊起來、把戰斗決心表起來、把戰斗誓言立起來,激發官兵練兵精武的男兒血性和英勇善戰的豪情壯志。要定期開展競技類和對抗性文體比賽,培育英勇頑強、永不言敗的奮進品格。
【作者系68212部隊部隊長】
E0-0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