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薇
深入推進強軍文化建設應著力解決幾個問題
高薇
實現強軍目標、支撐強國進程,需要大力推進強軍文化建設。從當前基層強軍文化建設的實踐來看,存在抓文化建設不夠自覺主動、文化建設缺乏生機活力、文化建設基礎薄弱等幾方面問題。必須正視矛盾、深化認識,進一步推動強軍文化的繁榮發展。
強軍文化;建設;問題
大力推進強軍文化建設是增強軍事軟實力、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要求,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是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部隊、保持人民軍隊性質本色的要求,也是滿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的要求。在實踐中,大部分官兵對于大力推進強軍文化建設的自覺性比較強,但也有一部分官兵認為強軍文化建設屬于務虛性的工作,不能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不愿意在強軍文化建設上下大氣力。因此,必須正視矛盾、深化認識,進一步推動強軍文化的繁榮發展。
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認識的高度,決定行動的力度。當前一些官兵對強軍文化建設還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和理解:一是把強軍文化建設當成“單項工作”。有的單位對強軍文化建設的系統性認識不足,把其與部隊戰備、教育、訓練、管理等工作割裂開來。二是把強軍文化建設當成“文體活動”。不少官兵認為發展強軍文化就是組織官兵唱唱歌、打打球、玩玩牌,頂多是周末看電影、節日辦晚會。三是把強軍文化建設當成“休閑娛樂”。部分官兵認為,搞文化建設只是玩一玩、笑一笑、樂一樂而已,而對其教育熏陶、精神激勵、人才培育等功能缺乏深層認識。
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深化思想認識、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上下功夫。一要把強軍文化建設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推進。強軍文化建設是一項涵蓋從思想觀念到物質形態、從行為規范到制度約束的系統工程,貫穿滲透部隊戰備、教育、訓練、管理等各方面全領域。必須強化大文化的觀念,把文化認識從簡單的文體活動、休閑娛樂,延展到發揮引領風尚、教育官兵、服務部隊、推動發展的功能上來,站在單位全面建設的高度上思考和籌劃強軍文化建設,改變宣傳部門“獨家經營”的局面,建立各個部門、各個層次齊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二要把強軍文化建設當作一項幸福工程來打造。強軍文化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使官兵愉悅身心、陶冶性情,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依歸。近年來,部隊官兵獨生子女多,許多官兵孤獨感增強,更加渴望關愛互助的環境和氛圍。因此,發展強軍文化必須注重用文化溫潤心靈、舒緩壓力、涵養人生,更好地豐富官兵精神世界,切實保障官兵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官兵的幸福指數。三要把強軍文化建設當作一項育人工程來展開。強軍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人培養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文化建設的著力點放在促進和實現官兵的全面發展上。要做到習主席要求的“用群眾耳熟能詳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普遍認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實教育引導群眾,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效果”,不斷提高官兵的思想、文化、軍事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質。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不創新就會死亡。在繼承與創新的問題上,目前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一是傳統方法用不好。一些單位習慣利用板報標語、文化長廊等文化載體,簡單貼標簽口號,已經吸引不了官兵眼球;有的單位周末文化活動時緊時松,教唱革命歌曲、課間游戲等老一套文化活動效果不好。二是現代手段不常用。一些單位的政工網頁更新不及時,網上論壇無人問津;有的連隊開展DV攝制、動漫制作等活動少之又少;有的連隊網絡學習室只是上級檢查時看一看,平時基本閑置。三是特色資源不會用。一些單位歷史厚重、榮譽輝煌,可挖掘利用的精神財富豐富,但大多只停留在做一些特色標志、提一些特色口號上,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文化建設思路。
這些問題直接導致強軍文化吸引力感染力大打折扣,迫切需要我們在推動強軍文化創新發展上下功夫。一要發動群眾創新。官兵當中蘊藏著無窮智慧。創新發展強軍文化,一方面要尊重官兵首創精神,充分發揮黨支部、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的組織功能,積極發揚文化民主,通過廣泛開展“兵寫兵、兵演兵、兵唱兵”文化活動,凝聚官兵智慧,讓官兵中蘊含的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政治干部要真正沉下身子、深入一線、走進官兵,當好官兵忠實的傾聽者、火熱軍營生活的記錄者,從官兵身上汲取營養,在深入實踐中激發靈感,身體力行帶動強軍文化創新發展。二要融入時尚元素。要緊跟文化發展潮流、現代科技進步和官兵認知水平、審美情趣的新變化,改進創新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吸納科技、時尚、互動等元素。在用好傳統文化手段的同時,發掘各種新媒體功能,積極建設多媒體教室、電子圖書館、數字團史館和營連榮譽室等現代文體設施和場所,不斷拓展豐富強軍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使強軍文化建設與時代步伐同頻共振。三要形成單位特色。文化凝聚精神、展示形象。一個單位向內有沒有凝聚力,對外有沒有影響力,從一定意義上講,就看有沒有叫得響、傳得開的文化品牌。要按照體現時代特色、兵種特色、單位特色的要求,把部隊長期創造形成的精神財富,放在文化層面上加以提煉和固化,既要從實踐中汲取新鮮元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又要通過宣傳教育、文藝創作等多種手段讓優良傳統釋放活力,使之成為部隊文化品牌建設的靈魂,成為官兵血液中流淌的永恒文化基因。
近年來,部隊文化設施設備逐步充實完善,文化骨干隊伍逐步建立健全,但仍面臨一些現實矛盾問題。一是文化骨干隊伍能力不強與強軍文化品位要求高的矛盾。基層單位不同程度存在文化骨干來源少、培養周期長,成熟的文化骨干保留難的問題。特別是現代媒體人才缺乏,動漫制作、DV攝制、攝影、新聞采寫、電視主持等現代媒體相關人才少。二是官兵上網需求增強與部隊網絡建設相對滯后的矛盾。隨著近年來軍營紅色網吧的普及,官兵上網難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是上網速度偏慢,終端設備缺乏與官兵上網用網需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三是物力財力需求增大與經費保障能力有限的矛盾。一些單位文化環境建設布局比較零散,主題不夠突出鮮明,文化設施和場館建設還比較落后,圖書館、圖書室大多比較陳舊。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定的物力財力支持,但由于各單位經費有限,實施難度較大。
解決強軍文化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上的突出矛盾問題是推動發展的關鍵。一要重視做好文化骨干的培養保留工作。既要從新兵和學員中選拔,又要適當選用具有文體特長的技術士官;既要立足自身培養,又要依托軍地教學資源搞好培訓;既要采取特殊政策把骨干留住,又要提供相應平臺把他們用好,充分發揮好文化骨干的傳幫帶作用。二要大力挖掘部隊現有網絡的運行潛力。要著力解決制約部隊網絡建設的關鍵和難點問題,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平臺。要通過上級配發、單位購置、地方捐贈、官兵購買相結合的辦法,逐步添加基層電腦數量,進一步建好用好網絡學習室,不斷拓展網絡文化新陣地,把文化工作由平面引向立體、由單向引向多維。三要努力提高文化保障經費的使用效益。嚴格落實文化建設經費專款專用要求,科學統籌,合理使用,精打細算,切實發揮有限經費的最大效益。要逐年提高文化工作經費比例,重點向骨干隊伍培養、場地設施完善、軍營網絡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形成每年抓一批、幾年抓一遍的良性循環,不斷提高強軍文化建設水平。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博士研究生】
E2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