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蘭 何智 呂霞
(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
烏魯木齊地區血液冷鏈現狀的分析與對策
王幼蘭何智呂霞
(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新疆烏魯木齊830091)
摘要目的:探討烏魯木齊地區血液冷鏈現狀的分析與對策。方法:使用紐扣溫度記錄儀聯合ENLOG TMEXViewer軟件,監測烏魯木齊地區血液冷鏈全過程的溫度情況,本次研究主要考察儲存和運輸過程的溫度控制。結果:本次抽檢過程中,所有血液和血漿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均符合規定要求。結論:烏魯木齊地區的血液冷鏈控制狀況較好,能有效地保證血液質量,今后可針對敏感環節進一步作出改善。
關鍵詞血液冷鏈;質量;溫度
血液是一種特殊的搶救藥品,對于挽救危重病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證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質量尤為重要[1]。血液制品因為來源特殊有著固有的生物活性,影響血液正常功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溫度影響是最為主要的一個[2],只有嚴格控制溫度才能保障它的正常功能。血液冷鏈(blood cold chain)是一個專門用于管理血液、血漿以及血液制品貯存和運輸的全套系統,它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血液和血漿的正常功能[3-4]。簡單來說,冷鏈管理就是血液從供血者血管至受血者血管全過程的溫度控制,它貫穿于采血、分離、加工、儲存、調配、運輸和臨床使用等整個系統環節。本研究通過隨機抽檢烏魯木齊的區血液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情況,來探討烏魯木齊地區血液冷鏈現狀,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儀器和軟件
美國Dallas公司紐扣溫度記錄儀(Thermochron iButton DS1921G-F5)及配套讀碼器,北京微點至信科技有限公司ENLOG TMEXViewer(V2.1)軟件。
1.2 研究方法
①溫度校正:將紐扣溫度記錄儀與FLUKE數字溫度儀(經烏魯木齊市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校正)在同一冰箱同一位點內(≤-18℃低溫冰箱/2℃-8℃冰箱各1次)連續監測溫度4小時,比較兩者所測得數據的符合率。結果符合率為99.7%,認為紐扣溫度記錄儀符合規定要求。
②血液運輸過程冷鏈監測:在專用血液運輸箱中放置紐扣溫度記錄儀和自制"三明治"水袋(中間放置紐扣溫度記錄儀),通過ENLOG TMEXViewer軟件讀取時間、血液運輸箱內溫度、血袋內部溫度等信息。
③血液儲存過程中冷鏈監測:將紐扣溫度記錄儀放置在需要監測的冷鏈設備中,使用ENLOG TMEXViewer軟件讀取時間、溫度,1天后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1.3 結果判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定的血液儲存要求,全血、去白細胞全血和懸浮紅細胞等冷鏈溫度在2~6℃為符合規定;冰凍血漿制品冷鏈溫度在-20℃以下為符合規定[5]。
2.結果
2.1血液儲存的冷鏈溫度
本次抽檢的血庫中冷鏈一天內溫度變化如下,4℃貯血冰箱檢測溫度:一號冰箱3.5~4.5℃,平均溫度4.1℃,二號冰箱3.7~4.6℃,平均溫度4.2℃;-20℃以下低溫貯血冰箱檢測結果:三號冰箱-29.1~ -25.1℃,平均溫度-26.9℃,四號冰箱-29.6~ -24.8℃,平均溫度-27.3℃。血庫中冰箱溫度均符合規定。見表1。

表1 血液儲存的冷鏈溫度(℃)
2.2 血液運輸中的冷鏈溫度
運輸箱在路途4個小時中的溫度情況如下:裝滿紅細胞懸液(28U)的血袋溫度3.5~5.5℃,最小輸注量(2U)血袋溫度2.5~3.5℃;裝滿冰凍血漿(3800mL)血袋的溫度-26.5~ -23.5℃,裝最小輸注量(450mL)血袋的溫度-26.5~ -21.5℃。見表2。

表2 血液運輸中的冷鏈溫度(℃)
3.討論
近年來隨診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輸血事業也飛速發展,人們對血液質量和輸血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衛生部門也頒布了《血液儲存要求》和《血液運輸要求》來確保臨床用血的安全[6]。影響血液質量的兩個重要因素是溫度和劇烈震蕩,在運輸途中,血液專用運輸箱是最為常用的容器,但是該容器的使用方法并沒有統一的規定,血站在血液運輸途中都是使用自定標準或者區域標準。而且,運輸過程中還會受路程的遠近、溫度、血種和規格、運輸箱的型號、冰袋數量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血液質量,必須制定統一細致的運輸標準,并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各因素間的合理搭配,才能有效控制血液運輸過程中的冷鏈溫度,確保血液的質量,為臨床提供優質、可靠的血液及血液制品。調查發現,血站對血液的儲存有較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能很好地確保血液在血站儲存過程中的質量情況,但是很少會有血站設立針對血液采集到運送回血站以及出庫到醫院過程的具體要求和規定。要想更好地保證血液和血液制品質量,就要完善采集、運輸和回收過程中的冷鏈控制,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在血液或血液制品采集前,應先開啟采血點儲血冰箱預溫 60min 以上,確保冰箱溫度控制在規定范圍;②由于工作需要,采血點冰箱門頻繁開啟,溫度波動范圍大,因此采血點冰箱應選用大功率冰箱,并且盡量降低冰箱門的開啟頻率;③血液在運輸過程應使用校訂準確的溫度計并且配有溫度顯示器,實施監測運輸途中的溫度情況,并對放置的冷源種類和數量進行明確控制;④應根據運輸路途的實際情況,包括路途、路況、血種、裝量等確定冷源使用方法和運輸箱型號。總之,血液冷鏈的控制是一個嚴格和困難的事情,不僅需要專業化的冷鏈設備,科學完善的監督體系,還要加強人員培訓,增強冷鏈意識,樹立責任心和風險意識,使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能認識到其在冷鏈中的重要作用,冷鏈才能得到保障,血液質量才更有保證,輸血才更加安全、有效。本次研究通過抽檢烏魯木齊地區血站血液儲存和運輸中冷鏈控制情況,對血液冷鏈現狀進行分析,結果血液及其制品在儲存和運輸途中的溫度控制符合規定,說明烏魯木齊地區血站對血液冷鏈的控制較為完善,能夠很好地確保血液及制品質量。但是血站并沒有對血液采集和醫院血液輸用過程中的冷鏈控制作出明確規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主要對策如下:①加強血站采血車,獻血屋貯血設備的投入,根據臨時貯血開門頻繁的特點,建議采用功率大、制冷快的專用貯血冰箱。因采血車隔熱效果差,夏天應選擇陰涼處停靠,停靠點應相對固定,最好采用外接電源,避免因車輛長期處于振動狀態而影響冰箱空調的制冷效果。②落實醫院血液冷鏈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制度的建立與否,人員的崗位培訓情況。監測醫院血液儲存情況:存儲溫度是否正常,存儲設備消毒和空氣培養,溫度記錄情況。
參考文獻
[1]劉培義,丁永波. 淺淡血液冷鏈管理[J].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1,24(3):362.
[2]巫貢曉,蘭竹,陳永超. 血液冷鏈設備溫度檢測結果分析[J]. 海南醫學,2010,21(3):119-120.
[3]張曉娟.重視血液冷鏈管理規范取血制度[J]. 中國保健營養,2014,24(4):2685-2686.
[4]彭達明,簡峻,余學飛. 血液冷鏈分布式無線多點溫度監測系統設計[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45):8514-8519.
[5]黃國飛,朱興德,莊立.寧波市醫院血液冷鏈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0,22(4):395-396.
[6]王四景,鄭巖,李芳.采供血機構冷鏈系統管理工作淺談[J]. 醫學信息,2013,26(7):146-147.
【中圖分類號】R33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029-02
作者簡介:王幼蘭 女 1978年生 單位 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 主管護師何智 副高 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呂霞 副高 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