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金妹
(湖南省湘西花垣縣道二鄉衛生院 湖南 湘西 416409)
論陰道疾病時陰道分泌物檢驗的必要性
龍金妹
(湖南省湘西花垣縣道二鄉衛生院湖南湘西416409)
摘要目的:研究陰道分泌物的檢驗在出現陰道疾病時的重要性。方法:回顧分析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陰道分泌物檢查的100例患者。提取100例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標本,通過高倍顯微鏡的觀察以及陰道疾病的檢查。結果:選取的100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陰道分泌物被檢測出存在異常,其中的25例患者為細菌性陰道疾病,16例患者為霉菌性感染,12例患者為滴蟲 + 霉菌感染,10例患者為滴蟲感染。結論:平時不注意衛生等情況都有可能造成陰道疾病,發病因素較多,所以平時應當注意衛生,注意陰道分泌物的檢查,它能夠及時準確的反映出陰道疾病的狀況。
關鍵詞陰道分泌物;陰道疾病;個人衛生;檢查
正常情況下女性出現的白帶應該為乳白色或者是白色,分泌物無氣味或者是略有腥味。為減少陰道疾病的出現以及防止疾病的惡化,應當對陰道分泌物進行定期的檢查,出現異常時應當及時的接受治療[1]。此次選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檢查的陰道分泌物標本,具體的研究分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研究對象均為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婦產科接受陰道分泌物檢查的患者。選取的患者年齡為22至57歲,平均年齡(33.8±1.6)歲;尿頻、白帶出現異常、陰道瘙癢等癥狀均在患者身上有所表現。將所有患者的陰道分泌物以樣本的方式進行檢查。
1.2 方法
首先進行的是分泌物的采集與樣本的制作。選取的患者必須未在月經期間,且24小時內未有性行為。醫生利用經過消毒處理的酒精棉簽,于患者陰道內壁或者穹窿部收集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接著將收集到的分泌物制作成將要進行觀察的樣本[2]。
其次進行的是樣本的檢查,將標本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檢測。若要觀察陰道毛滴蟲,需要將標本在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處理,接著再利用高倍鏡進行樣本觀察,陰道毛滴蟲的形狀為梨形、頂部有四根鞭毛,擁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若要觀察霉菌,需要將標本在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鉀溶液中進行處理,霉菌成群或單個存在,其形狀為卵圓形透明的孢子。根據陰道清潔度的不同,按照從低到高的標準將標本中出現的白細胞、雜菌、桿菌、上皮細胞分為幾個等級。觀察記錄患者標本中毛滴蟲、霉菌和陰道清潔度的詳細狀況[3]。
在觀察過程中可以利用多胺來檢測細菌性陰道疾病的狀況,當檢測管中的分泌物變為藍色時說明分泌物之中存在多胺,無顏色變化則說明不存在多胺。細菌性陰道疾病感染越為嚴重,多胺含量就越多,分泌物的顏色也就去越深。所以,根據陰道分泌物顏色的變化可以間接地判斷細菌性陰道疾病的狀況。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陰道分泌物的樣本觀察判斷感染的狀況,將陰道清潔度分為Ⅰ、Ⅱ、Ⅲ、IV四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10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與X2檢驗對比分析陰道分泌物的檢驗在出現陰道疾病時的重要性。當P<0.05時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陰道的感染情況
在高倍顯微鏡的檢測中發現,100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白帶出現異常,25例患者出現細菌性陰道疾病,發病率較高,占25%;16例患者出現霉菌性感染,發病率為16%;12例患者出現滴蟲 + 霉菌感染,發病率為12%,10例患者出現滴蟲感染,發病率為10%。如表1所示。

表1 陰道的感染情況(n/%)
2.2 陰道清潔度狀況
在選擇的100例患者中,清潔度為Ⅰ級至Ⅱ級的患者有25例,清潔度為Ⅲ級的患者有45例,清潔度為IV級的患者有30例。根據30例細菌性陰道疾病患者陰道清潔度處于Ⅲ級至IV級范圍內,可以反映出清潔度越低患病概率也就越大。
3.討論
根據臨床的檢測發現,100例患者中有30例細菌性陰道疾病患者陰道清潔度處于Ⅲ級至IV級范圍內,由此可以說明,陰道的清潔度嚴重影響到了疾病的感染率,陰道清潔度越低患病概率也就越大。合理應用抗生素、注意個人衛生可以有效的降低女性感染疾病的概率。
在婦科中,人流手術、分娩手術過程中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霉菌、滴蟲性陰道炎等常見的疾病,它不僅僅與陰道的清潔度有關。患者不注意陰道的清潔或者體質較弱就容易出現有白色念珠菌引發的霉菌性陰道炎;毛滴蟲可引發滴蟲性陰道炎。女性應加強春、夏兩個季節的預防措施,細菌高效率的繁殖使得陰道疾病在高溫度季節中的感染率升高[4]。
加強陰道疾病的預防力度,可以有效的減少女性生活以及工作中陰道疾病帶來的困擾。女性應當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貼身的衣物應當勤洗勤換,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適當的運動必不可少,它能夠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疾病的感染概率。當陰道分泌物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積極配合接受治療,切勿濫用抗生素[5]。
綜上所述,陰道分泌物是判斷婦科疾病的重要指標,應當加強與規范分泌物的檢查。
參考文獻
[1]李閩.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的臨床檢驗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5):129.
[2]詹立紅.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臨床檢驗分析[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11(3):265-266.
[3]邵君.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的臨床檢驗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20):2770-2771.
[4]朱竑,樊憲梅,李長平.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檢測與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5):1208-1210.
[5]李海濱.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5000例臨床檢驗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5):131-133.
【中圖分類號】R711.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