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祎華
(安順市人民醫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臨床療效評價
戴祎華
(安順市人民醫院貴州安順561000)
摘要目的:評價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8例肺結核咯血患者平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酚妥拉明治療,給予試驗組患者垂體后葉素治療。結果: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咯血止血時間為(2.9±0.5)d,明顯早于對照組患者的(4.5±0.9)d(P<0.05),出血量為(275.3±56.2)ml,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的(451.9±73.8)ml(P<0.05),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9.1%(P<0.05)。結論: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臨床效果顯著,但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臨床應根據患者機體狀況慎重選擇治療藥物。
關鍵詞垂體后葉素;肺結核咯血;酚妥拉明;不良反應;咯血時間
肺結核咯血為肺結核患者常見臨床癥狀,發病后可導致患者呼吸系統發生功能障礙,如不能及時接受治療,很可能引發窒息、心力衰竭、失血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由于肺結核咯血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已經處于下滑狀態,且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抗癆藥物會對機體肝功能造成損害,導致患者的凝血功能減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肺結核咯血的治療難度。近年來,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肺結核咯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2]。我院本次研究對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以期能為臨床治療肺結核咯血提供有效治療方案,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8例肺結核咯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88例患者入院后經CT檢查、痰涂片、結核桿菌培養均確診為肺結核,且均出現咯血癥狀。采用單雙號法將88例肺結核咯血患者平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44例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齡為(51.6±1.5)歲。對照組44例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52.2±1.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和年齡上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1.2.1 試驗組
本次研究給予試驗組患者垂體后葉素治療,將12~18U垂體后葉素加入至250m5%葡萄糖溶液中,給予患者靜脈滴注,將滴注速度保持在每分鐘12~15滴之間,每天滴注1次,患者咯血停止3d后,將垂體后葉素的用量減少至6~8U,靜脈滴注3天,患者咯血無復發后停止用藥。
1.2.2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酚妥拉明治療,將20mg酚妥拉明加入至500ml5%葡萄糖溶液中,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滴注速度為每分鐘20滴,每天滴注1次,患者咯血停止3d后停止用藥。
1.3 療效判定標準
以臨床癥狀變化情況為依據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患者復用藥物治療24h內,咯血量明顯減少,服用藥物72h內,咯血停止,1w內病情無復發。有效:服用藥物治療48h內,咯血量明顯較少,服用藥物1w內,咯血停止,10d內病情無復發。無效:服用藥物治療48h內咯血量未減少或增多。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
1.4 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統計得出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3%(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咯血止血時間、出血量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發現,試驗組患者的咯血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患者,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咯血止血時間、卡血量比較±s)
2.3兩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用藥后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9.1%,兩組比較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討論
肺結核為結核分歧桿菌感染肺部所致慢性傳染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預后不佳等臨床特點[3]。肺結核咯血為肺結核患者常見臨床癥狀,相關醫學數據統計發現,約有50%的肺結核患者在病情進展中的不同階段發生咯血癥狀,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現階段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肺結核咯血,其中以垂體后葉素和酚妥拉明應用最為廣泛[4]。
垂體后葉素具有"內科止血鉗"的美稱,為臨床常用止血藥物,應用于肺結核咯血患者的臨床治療,可刺激平滑肌產生興奮作用,收縮肺內小動脈,以減少肺內血流量,并能夠促進血小板凝聚,在患者肺內動脈中形成血栓,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5]。但該種藥物的選擇性較差,在收縮患者肺內小動脈的同時,可導致全身動脈發生收縮,引發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并發癥。酚妥拉明屬于腎上腺阻滯劑類藥物,可通過擴張肺部動脈,改善患者肺部微循環,降低肺血管壓力,促進患者肺部破裂血管愈合止血[6]。
我院本次對采用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的臨床效果與酚妥拉明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但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該治療結果表明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療效確切,但安全性較低,臨床治療應根據患者的機體狀況,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翟潔卿,殷思純,何松美. 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105例臨床觀察[J]. 當代醫學,2012,17(10):78-79.
[2]王丹. 垂體后葉素聯合硝酸甘油治療肺結核大咯血的臨床觀察[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6(19):233-234.
[3]劉后春,謝永斌. 垂體后葉素與酚妥拉明聯用對肺結核咯血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J]. 抗感染藥學,2015,01(4):110-112.
[4]喻長發,陳小琴. 肺結核咯血應用垂體后葉素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5,08(8):126-127.
[5]李應敏. 垂體后葉素對肺結核咯血的治療效果觀察[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9(10):213-214.
[6]劉靜玉. 垂體后葉素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60例肺結核大咯血臨床效果分析[J]. 現代養生,2014,04(3):87-88.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0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