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峰 劉玉萍 孫希寶 王德坤
(1青島農業大學校醫院 山東 青島266000;
2青島市城陽區人民醫院 山東 青島 266000)
新輔助化療對乳腺癌患者甲狀腺功能變化的研究
崔文峰1△劉玉萍1孫希寶2王德坤2
(1青島農業大學校醫院山東青島266000;
2青島市城陽區人民醫院山東青島266000)
摘要目的:探討乳腺癌患者甲狀腺功能與新輔助化療期間關系。方法:觀察102例原發性乳腺癌患者與213例良性乳腺癌患者,入院時抽血化驗他們的甲狀腺功能,分析90例乳腺惡性腫瘤患者在進行新輔助化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的變化。結果:乳腺癌惡性腫瘤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率較高,為20.6%,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比較較低,僅為6.2%,首次入院時乳腺癌首診患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低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t=-2.036,P=0.042),新輔助化療期間乳腺癌患者甲功較新輔助化療前降低[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t=13.427,P<0.001;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t=3.732,P<0.001;FT3:Z=-10.264,P<0.001;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t=8.201,P<0.001],相鄰兩療程新輔助化療前甲功無顯著性變化(T3:t=0.170,P=0.865;T4:t=1.458,P=0.147;FT3:t=0.180,P=0.858;FT4:t=-0.973,P=0.333;TSH:t=-0.877,P=0.383)。結論:乳腺癌患者首次確診時多伴隨低甲狀腺功能狀態,新輔助化療期間甲功明顯降低而在下一療程新輔助化療前甲功又明顯恢復和改善。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甲狀腺功能低下;乳腺惡性腫瘤;新新輔助化療
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細胞,可調節蛋白、脂類及碳水化合物代謝,對細胞生長、分化具有重要調控作用,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內分泌激素。關于甲狀腺功能與乳腺癌存在何種聯系仍有爭議,且關于新輔助化療對乳腺癌患者甲狀腺功能影響的研究較少[1]。因此,本研究在472 例乳腺疾病患者中比較了入院時乳腺惡性腫瘤患者與其他乳腺疾病患者的甲功,并探討了新輔助化療對甲功的影響及相鄰兩療程新輔助化療前甲功的變化。結合前期提出的內分泌激素新輔助化療增敏療法,即新內分泌新輔助化療,探討乳腺癌患者首次確診及新輔助化療期間行甲功檢查的必要性及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本實驗收納2009年6 月至2013年9月在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普外科住院的490例女性乳腺疾病(包括乳腺良性疾病和惡性的乳腺癌等)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8~79歲,平均50歲,其中包括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纖維瘤、乳腺病、脂肪瘤等)235 例與237 例術前病理診斷為乳腺癌的患者。病理診斷由城陽人民醫院病理科經過乳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確診。既往病史中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排除在研究對象之外。化療方案:采用表阿霉素( EPI) 聯合環磷酰胺( CTX) 序貫多西他賽( DOC) 的EC-T 方案治療: EPI 90mg /m2靜滴,d1;CTX 600mg /m2靜滴,d1,21 天為1 周期,共4個周期; 序貫DOC 80mg / m2靜滴,d1, 21 天為1個周期,共4個周期。
1.2 方法
1.2.1 樣本及檢測方法
乳腺疾病患者在入院檢查時、新輔助化療前、新輔助化療后1周采取的血液標本進行檢查,共910份。檢測下列指標: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及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
1.2.2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分析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乳腺惡性腫瘤患者與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間甲狀腺功能指標的比較采用t 檢驗;乳腺癌患者新輔助化療前與新輔助化療一周之后的甲狀腺功能比較采用t 檢驗,若方差不齊則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 確診乳腺惡性腫瘤患者與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指標分析
本實驗收錄112 例乳腺惡性腫瘤患者和23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腺惡性腫瘤患者平均年齡為36.9 歲,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齡為52.0 歲。數據分析發現乳腺惡性腫瘤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率為21.4%,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率為7.2%。乳腺癌惡性腫瘤患者的FT3 水平比較低(t=-2.036,P=0.042),與良性病變患者比較,其T3、T4、FT4 及TSH 水平較高,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乳腺惡性腫瘤患者與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的比較
2.2 新輔助化療期間乳腺癌患者甲狀腺功能的變化

表2 乳腺惡性腫瘤患者在進行新輔助化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的比較
3.討論
新輔助化療是指對非轉移性腫瘤在應用局部治療前進行的全身性的、系統性的細胞毒性藥物治療,目前已成為乳腺癌在手術之前進行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①對不適用手術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降低分期,有可能手術中完整切除腫塊;②對不能進行保乳手術的患者,進行保乳手術治療,并提高成功率;③獲得早期的腫瘤生物學特性,為化療方案的選擇提供指導。
在乳腺惡性腫瘤的治療,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代謝活躍,甲功被認為易受新輔助化療影響。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臨床薈萃分析和實驗研究證明,乳腺癌與甲狀腺功能之間有明確的聯系。有報道新輔助化療可使患者TSH、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及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升高,降低T3的攝取比率。因此,研究甲狀腺功能與乳腺癌之間的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3.1 乳腺癌患者化驗檢查甲狀腺功能減低的可能原因及意義
本實驗結果發現乳腺惡性腫瘤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率與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比較,較低。分析乳腺癌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幾點原因:①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1 及干擾素-γ抑制甲狀腺球蛋白合成與分泌;②腫瘤細胞對T4清除比率較高;③機體為減低機體能耗,延緩腫瘤細胞繁殖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2]。
3.2 乳腺癌患者新輔助化療一周后甲狀腺功能降低的可能原因[3]
本研究發現經過4個療程的新輔助化療,患者的T3、T4、FT3 及FT4 水平均顯著降低,分析可能的以下幾點因素:(1)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部分功能被化療藥物抑制,進而影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TSH 的分泌;(2)甲狀腺組織血流速度較快,代謝較活躍,化療藥物容易在甲狀腺組織處聚集,影響甲狀腺的功能;
3.3 改善乳腺癌患者新輔助化療過程中甲狀腺功能降低的意義[4]
乳腺癌患者新輔助化療過程中多出現全身乏力、昏睡、體重下降及閉經等癥狀,化療藥物影響甲狀腺的功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5]。關于新輔助化療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觀點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進一步證實。癌癥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甲狀腺功能降低,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因此在化療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狀態,對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預后的生活質量有幫助[6]。
甲狀腺激素可促進乳腺癌細胞生長,新輔助化療藥物除殺傷腫瘤細胞外,其所致的甲狀腺功能降低將會使乳腺癌細胞停滯于G0 期,從而對新輔助化療的敏感性降低[7]。新內分泌新輔助化療(內分泌激素新輔助化療增敏療法)和仿絨毛膜細胞癌化學治療學(仿絨學)假說,即通過添加甲狀腺激素等內分泌激素,改變患者新輔助化療期間的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內分泌激素等不足的狀態,促使乳腺癌細胞增殖活躍,從而提高其新輔助化療敏感性,最終提高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該假說已被Medical Hypotheses 雜志接收[7]。本研究顯示:新輔助化療期間甲狀腺功能明顯降低而在下一療程新輔助化療前甲狀腺功能又明顯恢復。新輔助化療所致甲狀腺功能低下雖為短期變化,但糾正該甲狀腺功能低下狀態可能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及新輔助化療療效的提高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的病例數較少,尚需進一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論證。
參考文獻
[1]Daniele A,Zito AF,Giannelli G,et al. Expression of metalloproteinasesmmp-2 and mmp-9 in sentinel lymph node and serum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and non-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Anticancer Res,2010,30( 9) : 3521 - 3527.
[2]Leifler KS,Svensson S,Abrahamsson A,et al. Inflammation inducedby mmp-9 enhances tumor regression of experimental breastcancer, 2013,190( 8) : 4420 - 4430.
[3]彭莉, 蔣輝, 任慶榮, 等. 國產與進口吉西他濱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 J]. 實用腫瘤雜志,2008, 23( 5) : 476.
[4]Ca ruba T, Cottu H, M isset JL, e t a.l G em c itab ineoxa lip la tin comb ination in heav ily pre trea ted m etastaticbreast cancer: a p ilot study on 43 patien ts[ J]. B reast J,2007, 13( 2) : 165- 171.
[5]楊晨, 姚陽, 趙暉, 等. 吉西他濱聯合長春瑞濱治療晚期三陰乳腺癌的臨床觀察[ J].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09, 14( 5): 425- 428.
[6]吳建南,李順榮,顧然,等.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輔助化療療效和預后中的預測作用[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3,3(6):383-386
[7]Westgren U,Burger A,Ingemansson S,et al.Blood levels of 3,5,3-triiodothyronine and thyroxin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adults,and elderly subjects[J].Acta Med Scand,2009,200(6):493-495.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