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方
(吉林省電力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檢查治療100例臨床觀察
李秀方
(吉林省電力醫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目的:探討觀察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檢查治療100例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來我院治療心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時間進行編號,然后采用摸球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通過患者的體征變化,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通過數據對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患者74.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檢查治療效果顯著,能緩解患者疼痛現象,極具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檢查;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其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的疾病統稱。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是造成其發病的主要原因,其治愈幾率極其低下,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1]。本次研究選擇來我院治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3月來我院治療心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2]。將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時間進行編號,然后采用摸球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n=50)與對照組(n=50),實驗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6.1±3.7)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0.3)年。對照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7.3±4.0)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3±0.5)年。兩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等方面對比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法:①控制患者情況,避免患者出現情緒波動,指導患者聽輕音樂與繪畫來修身養性,促使患者血壓保持正常水平;②嚴禁患者在陰冷天氣下做運動,避免溫差大引發感冒,采用空氣負離子方式進行清除人體血液中的雜質,修復細胞膜電位,從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實驗組患者給予介入性檢查治療:①采用較細的引導管置入需要處理的病變位置,觀察患者動脈的寬窄大小與病變程度,必要時,醫師需要采用攝入支架的方式擴張球囊;②采用極細的球囊導管擴張血管病變處,持續20-60秒不等,擴張完畢后觀察病變處的情況,不需要進行支架植入的病變區結束手術,需要放置支管的病變區,先收回極細的導囊導管,將裝有支架的導管進行置入,確認支管緊貼與血管壁上后,完成手術;③手術完成后給予患者一定的清水,避免患者出現脫水情況,根據患者情況給予患者血壓值控制,指導患者定時服用降壓藥,并定時測量患者血壓與尿量。
1.3 評價標準
痊愈:患者胸悶、心悸不寧、心慌氣短癥狀消失,血壓、血脂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現象有所好轉,血壓、血脂向正常水平轉變;無效:患者體征、血壓于血脂均無改變。總有效率=(痊愈+有效)/本組患者總人數。
1.4 統計學方法

2.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n(%)]
注:與對照組相比,x2=4.972,*P<0.05。
3.討論
我國每年有15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此種疾病與年齡、外傷、遺傳、肥胖等有關,當前治療方式主要為藥物、手術等[3]。心腦血管疾病產生的原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高血壓(高血壓造成動脈血管管壁增厚,血壓上升時,血管容易經受不住壓力產生破裂,血壓可以加快人體動脈硬化過程,新一造成血小板非正常堆積,形成腦血壓栓);②血液粘稠(社會建設腳步的加快,每個人都活在緊張之中,當代食物結構以高脂肪、高糖、高鹽居多,造成當代人體中的負離子降低,沒法有效的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從而降低血流速度變慢,當血液粘度升高時,便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溢血、脂肪肝等疾病);③刺眼(吸煙容易造成人體細胞的腎上激素升高,從而加劇人體血小板的收縮與聚集,造成血壓升高,形成腦溢血[4]。調查研究表明,患者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容易導致其腦動脈血管壁的厚度與硬度發生變化、管腔變細等情況。其具體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動脈血管壁硬化后會形成大小如栗粒般的微動脈瘤,此動脈瘤容易受到血液流動產生壓力的影響,從而出現破裂造成患者腦出血;②患者動脈硬化后容易造成動脈內皮細胞液受損,血小板與患者傷處出現不正常聚集,導致患者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賈曉東[5]等學者將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治療組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介入性檢查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介入性檢查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結果幾乎一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檢查治療效果顯著,極具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杜麗彥.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檢查治療135例護理體會[J].河北醫藥,2012,24(12):999-1001.
[2]童曉明,趙云鶴,劉傳璽等.超聲心動圖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中的價值及應用進展[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145(2):89-95.
[3]戴海龍,光雪峰.64層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疑難病雜志,2013,79(3):188-191.
[4]周鑫.探討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的臨床護理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15,142(1):173-174.
[5]賈曉東.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手術并發腹膜后大出血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36):107-109.
【中圖分類號】R714.2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