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河南鎮平縣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鎮平 474250)
尼麥角林與茴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
王平
(河南鎮平縣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河南鎮平474250)
摘要目的:進一步對尼麥角林與茴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接受尼麥角林,對照組接受茴拉西坦,采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并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結果: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方面無差異,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尼麥角林可以有效改善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在臨床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今后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尼麥角林;茴拉西坦;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
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殘率,患者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當前,部分患者經過積極的治療后,仍舊存在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和智能障礙。然而,輕度的認知功能障礙通常不能及早感知,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質量及功能恢復進程,對其進行早期干預可有效預防癡呆的發生[1]?;谶@一情況,本次研究特選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式分析,旨在為今后其他患者的治療提供些許建議和參考,現就將有關結果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的82歲,年齡最小的59歲,平均年齡(70.25±2.15)歲,經檢查,所有患者均為腦梗死,其中合并高血壓29例,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高血脂39例,排除了有意識障礙、嚴重的失語、嚴重的肝腎功能疾患者,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接受10mg尼麥角林,每天3次;對照組接受0.2g茴拉西坦,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所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時,患者治療結束后,采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T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方面(P>0.05),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x±s,分)
注: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癡呆目前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之一,腦梗死后一部分患者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出現血管性癡呆[2]。茴拉西坦是一氨基丁酸的環化衍生物,主要成分是阿尼西坦,能夠促進大腦海馬區乙酰膽堿釋放,改善癡呆的認知功能。尼麥角林是一種半合成麥角堿衍生物,能夠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量,一直神經元突觸的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同時還能加強腦細胞能量的新陳代謝,增加腦細胞對氧和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有研究表明,尼麥角林可提高大腦行為機動腦區的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改善血液流變學的異常,顯著改善腦細胞的功能,對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障礙患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3]。在本次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通過尼麥角林治療后,患者的精神狀態評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從本次的研究結果來看,在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尼麥角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在臨床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今后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浪,肖飛.尼麥角林與茴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后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4,14(22):2886-2887.
[2]陳潔. 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伴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25(30):19-20.
[3]陳杰,袁捷,韓祖成.化痰活絡飲治療腦梗死后輕度認知障礙(痰瘀阻竅型)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4,10(S1):212-213.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