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在86例骨折患者中的護理效果觀察
骨折是指骨的連續(xù)性或完整性中斷,由于骨折往往的暴力或突發(fā)事件引起,導致患者喪失生理功能,容易產(chǎn)生焦慮情緒[1],需要對患者進行整體的護理,減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加速康復。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是一項長期的護理措施,通過建立和完善護理工作流程,將分散式護理變?yōu)榧惺阶o理,重視患者住院期間的基礎護理工作,針對不同患者給予不同的護理措施,明確工作職責,提高工作質(zhì)量,為患者提供滿意的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2,3]。將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應用于骨折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中,能夠減輕不良情緒,促進康復,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來我院住院的86例骨折患者,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對照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43)和實驗組(n=43),對照組43例,年齡18~46歲,平均年齡(33.02±13.33)歲,保守治療13例,手術治療30例,受教育程度:小學3例,初中16例,高中19例,高中以上學歷5例,受傷部位:脛腓骨骨折15例,髖部骨折6例,股骨骨折15例,手足部骨折7例;實驗組43例,年齡21~51歲,平均年齡(36.41±15.02)歲,保守治療15例,手術治療28例,受教育程度:小學5例,初中17例,高中18例,高中以上學歷3例,受傷部位:脛腓骨骨折13例,髖部骨折9例,股骨骨折10例,手足部骨折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給予骨折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
1.2.2 實驗組方法:①創(chuàng)造適宜的住院環(huán)境:骨折患者由于疾病創(chuàng)傷帶來了很多局限,對病房環(huán)境要求較多,護理人員和護理員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保證病房的秩序,保證光線適宜,以及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限制探視人員的數(shù)量,保證患者良好的休息和睡眠;②心理護理:由于骨折創(chuàng)傷較突然,患者在心理上接受較為困難,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情緒,導致患者情緒異常,不利于疾病恢復,護理人員要重視患者,理解和關心患者,解除其思想上的顧慮,讓患者理解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分,自身修復需要漫長過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能夠加速疾病的康復,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4],待患者如親人;③飲食指導:骨折患者需要石膏固定或術后活動不靈活,尤其是下肢骨折患者,飲食應清淡,不可食用太油膩的食物,尤其胃腸功能未恢復前,應保證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促進胃腸蠕動,多食用牛奶、豆制品、骨頭湯之類含鈣高的食物,促進骨折的愈合;④疼痛的護理:骨折后或術后疼痛可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看電視、聽音樂等,還可以做放松訓練,如深呼吸、慢節(jié)律呼吸等[5],抬高患肢,采取舒適的體位,減輕腫脹也可以減輕疼痛;⑤加強功能鍛煉:術后應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床上移動,活動相鄰的關節(jié),在醫(yī)護人員的協(xié)助下可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①疼痛評價:在術后回病房1小時內(nèi)或入院石膏固定1小時內(nèi),以及以后每4小時評分1次,至術后24小時,采用0~10分數(shù)字評分法,分為無、輕、中、重、極重疼痛,以最后1次測量分值為準[6]。②發(fā)放滿意度調(diào)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實驗組中度痛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由于骨折患者的發(fā)病突然,加上患者均為家中主要勞動力,由于疾病導致不能工作,患者心理負擔加重,護理人員是臨床工作中和患者接觸的最后一個執(zhí)行者,與患者接觸最多,開展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是臨床工作中的必然趨勢,提高了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心,保證了工作質(zhì)量。全國各地積極響應號召,讓護理人員把時間還給患者,多于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內(nèi)心的想法,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計劃,采取護理措施,給予評估,開展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同時也讓患者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康復過程及護理工作是如何開展的,調(diào)動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作為一名護理工作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在保證護理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新的護理工作,對骨折患者進行出院指導時一定要告知患者按時復查,帶好原始的X片,方便醫(yī)師作對比,加強功能鍛煉,逐漸增加活動量,不可操之過急。8周后可從事輕微體力活動,避免勞累,骨折半年內(nèi)均可有腫脹,需要抬高患肢,利于淋巴回流。護理人員還應該多學習心理觀察方面的知識,經(jīng)常和患者溝通,了解其內(nèi)心的想法,消除其不必要的顧慮,減少心理壓力,利于疾病的恢復,尤其對于突發(fā)創(chuàng)傷,患者在心理上接受需要時間,在此期間可能會對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仇視心理,發(fā)脾氣等,護理人員要理解患者,不要與其發(fā)生正面沖突,待其情緒穩(wěn)定后再與其溝通交流,在交談過程中要注意與患者的目光交流,合理運用非語言溝通技巧,讓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復出得到患者和家屬的肯定,同時也增進了護患的溝通時間,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感覺。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中度痛少于對照組,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骨折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用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減輕疼痛,增進舒適,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姜潔琪,史長美,李群.護理干預對創(chuàng)傷骨折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3):206-207.
[2]彭懿.剖宮產(chǎn)圍術期護理方法探討[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32):104-105.
[3]張瑞永.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模式在剖宮產(chǎn)產(chǎn)婦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7):33-34.
[4]趙遠霞.多發(fā)性肋骨骨折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4):1003.
[5]李曉玲,張梅,劉彩蘭.綜合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5):49-51.
[6]易小青,金艷霞,傅愛鳳,等.舒適護理對上肢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6):18-19.
張霞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在86例骨折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將86例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用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滿意度及疼痛程度。結果:實驗組中度痛少于對照組,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應用于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可減輕疼痛。
關鍵詞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骨折;滿意度;疼痛程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ffect for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model in 86 cases of fracture patients. Methods: 8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with usual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ken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model. The satisfaction and pai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care model in 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can relieve pain.
Key wordsquality care model; fracture; satisfaction; pain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