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元
1996年12月,兒子扎克出生六個月時,我發覺他有些不對勁。他總是用左側身體玩玩具、把左胳膊伸在前面,仿佛右側身體不是他的一樣。幾個星期后,我帶著他去看一位兒科護士,護士故作鎮靜地讓我趕快帶孩子去看兒科醫生。“我那藍眼睛的帥氣兒子怎么了?”我心里七上八下。
在接下來的六個月,扎克和我不知找了多少次理療醫師和兒科醫生,扎克不停地哭鬧,我想盡辦法哄著他讓醫生做檢查。
扎克一周歲的時候,醫生給他做了一次CT掃描。檢查結果確定了醫生的診斷:我的漂亮兒子患的是腦癱。我亂了方寸,甚至沒問問醫生腦癱是什么病,他也沒時間跟我解釋。開車回家時,我的腦子里胡思亂想著:兒子腦癱會怎么樣?他會走路和說話嗎?是不是我的過失?我們現在應該怎么辦?
我沒想到兒子會是這樣,我想象的是兒子在公園里踢足球、快樂地過節、和伙伴們一起滑水。現在,這一切似乎都成為離我們很遠的事情。
扎克右側身體的肌肉和骨骼比左側的弱小,他的反應遲緩,平衡感也很差,最讓我們擔心的是他的右手功能受到了限制。
CT檢查之后不久,醫生為我們介紹了一家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專家們為扎克進行了理療、水療、語言訓練,為了教會他使用右手,每天還要花幾個小時讓他參加幼兒集體活動、進行輔助運動。他的右手和右腿戴過讓他很不舒服的夾板和矯正器,也做過一系列手和腿的手術。
扎克受了不少罪,但是也學會了一些本領,盡管進度很慢。11個月大時,他開始學著爬行,不過右腿拖在身后。一歲零八個月時,雖然他的腳步不穩,并且一只腳打轉,但是同齡孩子會做的事情他都會做了。扎克每學會一個本領,我們就互相慶祝,信心也越來越強。在這一過程中,扎克以微笑和歡笑面對,很少有抱怨的時候,醫生們都很喜歡他。
我向醫生承諾:扎克活動時,我站在旁邊,不會過度保護他。相反,我對待扎克和對待其他孩子一樣。他走路越多,摔得跟頭就越多,因為走路不穩,他摔破過膝蓋,摔得牙齒流過血,每當看到這些苦難沒有阻擋住兒子的前進步伐,我就感到十分驕傲。在練習本領的過程中,扎克學會了開動腦筋,成了解決自己問題的小行家。扎克很善于想辦法使用他的右手握東西,并且完成要做的事情。我從中也懂得了,孩子做一件事情時,當父母的永遠不要認為他做不成。
我曾經對孩子的未來心存種種恐慌和憂慮,事實證明,這些恐慌和憂慮都是多余的。我們的世界沒有縮小,相反在擴展,我接觸到了以前想象不到的一些體驗。扎克玩游戲時,我抑制住對他會受傷的恐懼,讓他隨著自己的熱情自由發揮。他在八歲時學會了踢足球,11歲時當上了運動員,他在運動場發現了自己的運動天賦。他特別善于跳遠、100米、200米和800米短跑。作為一名殘疾人運動員,他六次代表本州參加了全國性殘疾人運動比賽。2011年,他成了澳大利亞少年組跳遠冠軍獲得者。現在,扎克的熱情轉移到了騎車上,正在南澳洲殘疾人自行車賽隊進行訓練,準備參加2020年在日本舉辦的殘奧會。如果當初我在他參加運動時怕他摔著碰著,他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出門旅行,永遠無法和世界各地的精英人士同場競技。
下個月扎克就將19歲了,今年早些時候,他開始在弗林德斯大學攻讀數學學士學位。他跟我講人生的美好品質:開明、勇敢、堅定、友愛。他給我們全家人帶來啟迪,我感覺能和他度過這段獨特的人生路程真是幸運。培養扎克的經歷是我以前從未想到過的,但是很感激扎克成為了我的兒子,他是上天賜給我的一份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