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令青蒿素在近期成了很熱門的一個藥品名詞。這一繼奎寧之后的抗瘧疾特效藥,每年能挽救上百萬患者生命。在目前的一線抗瘧藥物中,青蒿素是WHO推薦的首選。鑒于瘧原蟲對藥物產生耐藥性,WHO建議各國臨床一般采用聯合用藥療法,如奎寧+青蒿素,或者用青蒿素復方藥。
其實,青蒿素不僅是一種抗瘧疾藥物,更是一款能殺癌抗癌的藥物。美國專家甚至預言青蒿素可能使一些癌癥的治療方法產生徹底的改變。
近年來,大量的體外或動物模型試驗顯示,青蒿素對多種癌細胞均有抑制作用。腫瘤細胞膜是青蒿素攻擊的主要靶點。青蒿素既可以通過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凋亡”,也可以使細胞“脹亡”。腫瘤細胞膜遭到破壞后,其通透性就隨之發生改變,一方面細胞外大量的鈣離子會進入細胞內,誘導細胞程序化死亡,即“凋亡”;另一方面細胞膜通透性的增加導致細胞內的滲透壓發生變化,細胞吸收大量水分發生膨脹直至死亡,即“脹亡”。
青蒿素與其他抗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能協同治療腫瘤。化療失敗是導致腫瘤轉移和復發的重要因素。青蒿素聯合其他化療藥物治療腫瘤可以達到更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