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珠次仁 劉偉杰
做改革強軍的擁護者促進者實干者
達珠次仁劉偉杰
面對國防和軍隊改革,革命軍人要堅定信念,爭做改革擁護者;顧全大局,甘為改革促進者;安心本職,勇成改革實干者,真正成為推動改革的內在動力。
改革;擁護;促進;實干
面對國防和軍隊改革,身為軍人要始終保持軍魂不變、傳統不丟、本色不褪,堅定做改革的擁護者、促進者、實干者,真正成為推動改革的內在動力。
信念是指引行動的先決條件,唯有堅定改革必然成功、強軍必會實現的信念,才會真心擁護改革,真正支持改革,真干推動改革。
(一)篤信,必然成功。縱觀軍事發展史,古有“胡服騎射”“商鞅變法”的鏡鑒,今有美、俄等軍事強國改革的借鑒,都使得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軍事實力大幅提升。誠然,此次國防和軍隊改革涉及深層利益關系變動、根本體制結構變化、全局政策制度調整,是在深水區打攻堅戰。但我們要始終堅信,歷史的車輪不會因阻力而停滯,強軍的使命不會因壓力而中止,更要堅信在黨中央和習主席的英明領導和強勢推動下,在廣大官兵的熱盼中,改革必然成功,強軍定然可期,復興指日可待。因為只有共同的改革共識凝聚成的改革意志,才會眾志成城、無堅不摧、一往無前。
(二)責任,上下同欲。從海灣戰爭的專業式聯合,到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協作式聯合,再到伊拉克戰爭的內聚式聯合,聯合作戰已經成為現代戰爭的基本形態。構建高效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實現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是世界軍事發展的趨勢,更是構建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必需。歷史一再告誡我們,落后就要挨打。面對美國亞太利益再平衡、周邊國家領土爭端頻發的國際國內環境,改革興軍的責任落在我們這一代軍人身上,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否則,就會成為軍隊發展的罪人、人民的罪人、歷史的罪人。
(三)擔當,風雨同舟。既是改革,必然會面臨困難、挑戰甚至是挫折,正如俄羅斯軍隊的“新面貌”變革,期間出現多次往復。我們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這其間的陣痛、風險、付出,需要每名軍人勇敢面對、共同承擔,而不是改革傷及利益、出現波折,就無端指責改革、開始貶損改革者,甚至全盤否定改革成效,只想分享改革紅利,卻不愿承擔改革風險。
就是要在進退走留、利益取舍中,以大義為重,以大局為先,以大德為要,積極推動改革前行。
(一)服從命令,在行止間見忠誠。我們常講對黨忠誠,是真忠誠還是假忠誠,是絕對忠誠還是比較忠誠,是停留在口頭上還是落實在行動上,就看在改革大局中服不服從命令、聽不聽從指揮、接不接受安排。此次國防和軍隊改革,要打破體制性障礙、革除結構性矛盾、解決制度性問題,深度廣度力度前所未有,如果沒有堅決的貫徹力執行力,改革勢必會阻力重重,甚至會出現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情況。作為個體的軍人,要始終牢記軍人職責,堅決服從命令,不論組織讓走讓留、留下分配什么樣的工作,都堅持做到老老實實、勤勤懇懇、本本分分,以“微塵”的力量推動改革順利進行,而千千萬萬個“微塵”力量總和就是一個“宇宙”。
(二)正視利益,在取舍間顯覺悟。軍人職業,本身就與犧牲奉獻為伍,在建國以來的數次裁軍和改革中,一茬茬一輩輩軍人,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犧牲利益、成全大業,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面對此次改革大考,也許夢寐以求的地方生活可以開始,或者預想順暢的發展進步戛然而止,這些都是各級組織的考慮,但更需要每個個體的考量和犧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甘當“奠基石”、樂做“栽樹人”、愿為“修橋者”,在看似成全別人的同時,其實更是在成就軍隊政策的變、結構的調、體制的改。相反,如果人人都抱著既得利益不放,如果人人都只為自身發展考量,改革的結果就是走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形式。因此,面對改革大考每名軍人都要有自我犧牲奉獻的準備和行動,才能換來改革的最后成功。
(三)嚴守底線,在破立間現本色。堅守底線,其實是一種態度、一種胸懷、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本色彰顯。而正在改革的當口,堅守底線某種意義上又是是否托底可靠的具體體現:一是政治底線,不背后揣測妄議論,不陽奉陰違假擁護,不態度中庸搞曖昧,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擁護和支持改革;二是做人底線,無論身在何時、何地、何位,始終做到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改前改后、改與不改一如既往;三是辦事底線,在改革過程中,杜絕權力在手狠撈一把的補償心理、冒險一次享受余生的僥幸心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迷戀心理;四是安全底線,樹牢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單位安全我盡責的意識,持續用力抓好安全穩定。
安心本職是擁護改革、支持改革的最直接體現,越是改革期間,越要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一)敬業不懈怠。身為革命軍人,越是在改革推進中,越要堅持把兢兢業業工作作為落實改革的起碼要求,作為推動改革的現實需要,作為實現改革的實際舉措,自覺克服靜不下心、豁不出去的浮躁心理,勇于探索、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切實把強軍目標轉化為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轉化為建設發展的科學思路和有力舉措,轉化為履行使命任務的更高標準和能力素質,推動改革前行,促進事業發展。
(二)勤業不荒廢。堅決克服等改革塵埃落定后再努力的思想,堅信一切難題,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機遇,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把握;一切夢想,只有在實干中才能實現。這樣,才會腦子里永遠有任務、眼睛里永遠有敵情、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膛里永遠有使命,才會能力強弱都盡心、職務高低都盡力、事情大小都盡責,才能把工作中的每顆“螺絲釘”上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
(三)精業不糊弄。不以改革為借口,影響心無旁騖干事業、追求卓越創一流、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工作熱情;不以改革為理由,產生放松自我要求、降低工作標準、大打任務折扣的思想。要自覺樹立標準意識、精品意識,保持一股勁頭、一腔熱情、一種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干一項、成一項、硬一項,始終做到工作中敢為人先、敢爭第一、敢扛紅旗,切實以高標準高質量搞好改革前后工作對接。
【作者系77618部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律師】
E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