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元
堅持不忘初心的政治自覺
許鳳元
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高度評價了我們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科學概括了歷史給予我們的深刻啟示,號召全黨同志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一飽含歷史縱深感、時代厚重感和未來意愿感的重要講話,再次彰顯我們黨宏大的政治自覺。學習貫徹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把不忘初心的政治自覺,轉化為投身強國強軍實踐的巨大動力。
理想抱負是實現夢想的精神旗幟。我們黨從成立之初就懷揣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這顆“初心”,從嘉興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人,成為駕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者,是為國為民理想抱負的真實寫照。
一是從我們黨的大情懷中強化。越是在民族危亡的時刻越體現出一個政黨的情懷,我們黨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用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地和民族尊嚴,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擁護支持,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情懷。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就是要把我們黨的發展,放在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6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時空中去感悟,放在95年孜孜不倦為中華民族作出的“三個偉大歷史貢獻”中去掂量,在宏大的歷史時空中理解大擔當、感悟大情懷,堅決克服強軍路上目光短淺、以自我為中心的偏見與狹隘。
二是從我們黨的大智慧中強化。這里所說的智慧就是把最先進的思想轉化為最先進實踐的能力。馬克思主義為黑暗的中國送來光明時,我們黨牢牢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把馬克思理論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彰顯了我黨高超的政治智慧。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就是這種大智慧的結晶,折射著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思想哲理和實踐哲理。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就要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在課題牽引中,把講話精神轉化為指導實際工作的具體方法,體現在強軍實踐的具體行動之中。
三是從我們黨的大作為中強化。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就要從我們黨用28年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跨越中,認真感受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制度向人民民主偉大轉變的開創精神;就要從我們黨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發展中,認真感受中華民族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奉獻精神;就要從我們黨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實踐中,從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創新中,認真感受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拼搏精神。
我們黨在改造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過程中,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偉大實踐,既彰顯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品格,更體現著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
一是從人心向背中堅定信念。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歷史的周期率,折射的是人心向背的周期率。我黨的最大優勢,就在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通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渾厚情感,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這也是我們黨在堅定信念中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所在。習主席強調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就是我們黨具有“得眾則得國”的堅定信念的底氣,這更是在強軍路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落腳點。
二是從趕考精神中堅定信念。我們黨95年的發展實踐也強有力地證明,在趕考道路上考出了農村包圍城市這一獨特的中國道路,考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考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考出了新一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考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一個個優秀的成績背后,實際上是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堅定回答。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就是要結合我們不怕趕考、敢于迎考的歷史,以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進一步強化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而又大無畏的趕考精神。
三是從堅強領導中堅定信念。黨95年發展歷程告訴我們,黨充滿活力,民族就有希望;黨堅強有力,國家就興旺發達。要深入理解領悟習主席“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的講話精神,實現“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就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確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擔當。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這勇氣和力量,就是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每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一是在今昔對比中強化使命擔當。95年來,我們黨奮斗在真理的道路上,以強烈的使命意識,探索了人類制度文明的新形態。50年時間,中國人均GDP增長超過200倍;30年時間,中國城鎮人口增加超過5億,人均預期壽命已領先中高收入國家;10年時間,13億中國人幾乎人均一部移動電話,近7億中國人搭上網絡快車……神州大地翻天覆地、日新日異地變化。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就要在今昔對比的中國奇跡、中國故事中,感受肩上的責任,強化自己的使命意識。
二是在放眼世界中強化使命擔當。黨成立之初就站在人類社會發展高度,放眼世界,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探尋一個民族的出路,從苦難中走向世界舞臺的重要位置。當前要繼續前進,同樣需要更大視野,把自己放在社會進步的大坐標上去定位,放在時代發展的大坐標中去定向。習主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八條要求,每一條都定位精準、定向明確,既以一隅而觀世界,又以世界而察一隅,彰顯了民族復興的強烈使命感、責任感。要把講話精神轉化為強軍路上的實際行動,就要在世界軍事變革的大潮中,在改革強軍的時代要求中,在中外軍事發展的對比中,瞄準強敵找差距,瞄準強敵強素質,以踏實的干勁、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為中國夢強軍夢貢獻智慧力量。
三是在展望未來中強化使命擔當。“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不但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也為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每名黨員要跑好手中的這一棒,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就要保持對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既胸懷理想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作者系陸軍第40集團軍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