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傳承長征精神助推強軍實踐
王海濤
習主席指出:“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長征的勝利是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詩,是用偉大精神力量譜寫的千古絕唱。當前,我們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努力發掘它的時代價值,夯實我們的精神支柱,讓長征精神在新時期發揚光大,助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長征之初,分散的各主力紅軍,同時都面臨著敵人的圍追堵截和惡劣自然環境以及黨內斗爭的考驗,自身生存與發展的矛盾非常突出。正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才形成了摧不垮、打不爛、拆不散,在一條火線上合力作戰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形成的堅實基礎,是黨中央及其各級組織的集中領導,以及對紅軍產生的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遵義會議后,紅軍的生存與發展獲得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也是由于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進一步得到加強產生的。黨中央通過電文直接將會議精神傳達給紅二、六軍團、紅四方面軍,曾一度被“左”傾錯誤領導者取消的、黨在紅軍中的集體領導制度開始恢復。黨對紅軍的堅強有力的領導,在極其危險的關頭挽救了紅軍。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張國燾自恃人多槍多,將軍隊看成是自己私人武裝,企圖以槍指揮黨、威脅黨,要求黨按照他的意志行事,最終走上了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并導致紅四方面軍由南下時的8萬多人減少到4萬余人,這是分裂主義給黨和軍隊造成的最為慘重的損失。廣大紅軍官兵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面前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堅決聽黨指揮,紅軍的生存與發展才有希望,才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長征精神,助力強軍實踐,首要的就是堅決聽黨指揮。一是理論武裝凝魂。要緊貼形勢任務變化和官兵思想實際,深入開展軍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史軍史教育,引導官兵真正從思想感情、客觀規律和發展要求上深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認識,保持政治定力,站穩正確立場,不斷強化對黨的信任和信賴,筑牢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堅決抵御“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以及“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政治觀點的影響,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二是規章制度固魂。鑄牢強軍之魂,最根本的是要嚴格落實黨領導軍隊的各項規章制度。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我們黨形成和確立了一整套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中央軍委,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實行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實行黨的支部建在連上等制度。這些制度相互之間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動搖了其中任何一項制度都會動搖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因此,要自覺維護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一系列制度,堅持黨性原則,強化政治擔當,做到根本制度怎么規定就怎么做、怎么要求就怎么辦,決不能圖形式、搞變通、走過場,敢于同違背根本制度的現象作斗爭。要依據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制度規定,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對各項制度的原則、內容、程序和要求進行具體細化,增強規范性和操作性,防止和避免理解、執行上的偏差。要增強制度執行力,突出各項制度的剛性標準,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以一絲不茍地落實制度的嚴肅性,確保聽黨指揮的堅定性。三是紀律規定強魂。嚴守紀律,是聽黨指揮的重要保證。要教育引導官兵強化“權威”意識,無論形勢任務如何變化,都必須堅定不移、矢志不渝地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權威,保持部隊純潔鞏固和高度集中統一。教育引導官兵強化“敬畏”意識,自覺聽令守規、令行禁止,不搶紅燈一秒,不越雷池半步,不打絲毫折扣,旗幟鮮明地抵制政治謠言、小道消息和雜音噪音,特別是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與黨中央、中央軍委精神不一致的言論和損害黨的形象的行為,要理直氣壯地進行批駁回擊。對上級命令指示要絕對執行、對各項紀律規定要嚴格遵守,始終把言行置于紀律約束之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嚴明的政治紀律和堅定的政治信念,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舉旗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踐行者。
長征途中,紅軍和敵軍的作戰,是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進行的殊死搏斗。各地紅軍實行戰略轉移后,國民黨先后投入上百萬中央軍和地方軍,并動用了空軍的大部,對紅軍實行圍追堵截。紅軍在兵力、裝備等方面都居于絕對劣勢,而且處于無后方依托的流動作戰之中,環境十分險惡。然而,各路紅軍以決一死戰的英雄氣概,以誓奪勝利的拼搏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孤舟強渡大渡河;22勇士飛奪瀘定橋;紅二、六軍團轉戰烏蒙山;紅四方面軍激戰嘉陵江;紅25軍血戰獨樹鎮……許多同志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囑咐戰友把革命進行到底。據不完全統計,紅軍長征中,先后經歷了600余次戰役戰斗,犧牲營以上干部400余人,平均每前進70米就有一人犧牲。在歷次戰斗中,紅軍共殲滅和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俘敵2萬余人,打破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在強大的敵人面前,紅軍官兵表現出為國家、為民族勇于犧牲、勇于奉獻、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
今天我們面對的強敵,也像當年紅軍面對的國民黨軍隊一樣,敵強我弱的客觀形勢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弘揚和傳承長征精神,全面提升部隊戰斗力,著力在能打仗、打勝仗上主動作為。一是貼近實戰訓練。要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訓練部隊,不斷加大訓練強度、難度,有意識地在惡劣天氣、艱苦環境下展開訓練,錘煉官兵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和不懼艱險、戰勝強敵的堅強意志。充分利用執行搶險救災、戰備執勤任務等時機,在高標準完成任務中磨練部隊,大力培育敢打必勝的戰斗作風。結合集訓輪訓、實兵演習、紅藍對抗等訓練活動,通過有案準備、無案演練、變案行動等方式,在仿真模擬的訓練環境中錘煉官兵,著力提升部隊備戰打仗的能力素質。要把能打勝仗的要求具體細化到每個崗位、每個單位,貫穿戰斗力生成的每根鏈條、每個環節,實現崗位與戰場的無縫對接,讓官兵在貼近實戰的環境中、逼真激烈的對抗中磨練意志、注入血性,增強官兵打贏未來戰爭的底氣、敢打必勝的信心、敢于亮劍的膽識和決一死戰的氣概。二是端正用人導向。注重在實戰化訓練實踐中培養和考察干部,把軍事素質和訓練實績、訓練作風納入干部考核任用評價體系,從多渠道、多角度考察掌握干部在政治品質、號令意識、打仗本領、戰斗精神、廉潔自律等方面的表現。鼓勵官兵通過不同方式反映訓練中的真實情況,實行訓練實績、訓練作風與單位、個人的切身利益掛鉤,在單位評先創優、個人晉升職務上實行“一票否決”,激發官兵實打實練兵的熱情和動力,營造出扎實訓練有奔頭、作風不正沒出路的良好氛圍,切實把悉心研究打仗的人、關鍵時刻能沖上去的人選出來、用起來。三是管好經費物資。嚴格落實條令條例,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嚴格經費分配與審批、控制非急需基建投資、規范集中采購集中支付、從嚴管控會議集訓。經費投向投量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優先保障軍事斗爭準備、信息化建設、實戰化軍事訓練、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等重點,擴大標準化供應范圍,改進和加強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經常性監督檢查,與紀檢、審計監督結合起來,針對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組織聯合檢查,建立檢查結果運用和信息共享機制,強化懲處問責措施,增強財經法規制度的執行力約束力,全面促進程序監督向實質監督,確保經費投向科學、使用高效。
長征不僅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同時也包含著長征途中紅軍經歷和戰勝了自然界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以中央紅軍(后改稱紅一方面軍)為例,長征中先后跨過24條大河,翻越了18座大山,穿過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紅一方面軍長征歷時1年,長驅兩萬五千里,縱橫11個省;紅二方面軍長征歷時近1年,行程兩萬余里,轉戰8個省;紅四方面軍長征歷時19個月,曲折轉戰4個省,行程一萬余里;紅25軍長征歷時10個月,途經4省,轉戰近萬里。紅軍戰士長征時吃不上飯是常事,有時只能用野菜、樹皮、草根來充饑。紅軍指戰員就是憑著艱苦奮斗磨練出來的堅韌頑強的意志,不畏艱難,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
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鋪開,這次深化改革是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推進力度之大、觸及利益之深、影響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改革的進程絕不會輕輕松松、順順當當,注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阻力。困難挑戰之中,最能體現擔當精神。我們每位軍人,都要勇敢扛起這份歷史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碰難題,敢于涉險灘,向紅軍將士遠征萬里的堅韌頑強看齊,排除萬難,勇往直前,投身改革強軍。一是領導帶頭擔當。置身這場大考,領導干部要把正確對待改革作為檢驗思想作風的“試金石”,作為加強黨性修養的“淬火池”,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和阻力,都堅定不移擁護支持投身改革。自覺帶頭講大局,心中時刻裝著改革的“大棋局”,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把個人得失放到大局中考慮,以模范行動聚合官兵支持推進改革的強大正能量。自覺帶頭講境界,面對改革精簡機關多、裁減干部多、減少官位多的現實考驗,自覺調整參照系、校正得失觀,敢于中流擊水、勇于踏浪而行,以拿自己利益開刀、割自己肉的勇氣為官兵立好樣子。自覺帶頭講本色,無論調整改革怎么改、隸屬關系怎么變、工作崗位怎么換,都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越是在改革特殊時期越要保持定力,越是面臨利益關系調整越要經得住考驗,越是面對繁重任務越要堅持工作高標準,切實以自身的良好精神狀態催生官兵的工作熱情。二是機關全力配合。機關是首長的智囊、抓落實的橋梁,在推進改革中責無旁貸。要健全組織,成立領導小組,創新工作機制,明確職責要求,各司其職、各顯其效,增強工作計劃性、具體性、精密性。要完善計劃,倒計時拉清單、明責任往前趕,定期對照抓落實,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要主動配合,跨前一步、積極補位,形成抓落實的濃厚氛圍,上下一條心、橫向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切實把機關整體力量聚焦到抓落實中去。三是基層官兵安心本職。基層干部投身改革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安心本職、扎實工作。基層干部作為基層單位的領路人,必須以更加積極拼搏、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帶領官兵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無論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只要一天沒有離開崗位,就做到在位一分鐘、干好六十秒,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履職盡責上,自覺對照崗位職責要求,把本職工作抓緊抓實抓好,無差錯無延誤。同時,基層干部身處帶兵練兵第一線,要強化機遇意識,保持本領恐慌,正視差距、抓緊補課、盡快趕隊,立足現有崗位增強能力素質,瞄準未來需要苦練軍事本領,真正練強干事創業的基本功,以過硬素質迎接改革考驗和組織挑選。
【作者系火箭軍指揮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