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鈺
(西京學院會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公司治理結構缺乏合理性,海底撈公司的董事長代行經理層的職責,導致權責不清晰,出現多頭領導、多頭指揮、無人負責的境地。而且,海底撈公司這種董事長代行經理職權的行為也導致董事長置身具體事務,難以有專門時間、精力去研究行業的政策走向、行業趨勢變化和確定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同時監督部門的缺失也使經理層的活動處于無人監控狀態,容易導致海底撈公司管理層權力過大,危害公司利益。
第一公司未建立全面風險管理評估系統,海底撈公司要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實現戰略目標,進行風險評估、規避經營風險是必不可少的步驟。當前經濟形勢下,市場環境紛繁復雜,國家政策、行業趨勢、市場情況和財務狀況瞬息萬變,任何一個企業要想長治久安,必須對上述信息時刻關注,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反饋給決策機構參考。
第二管理人員風險控制意識淡漠,海底撈公司目前未建立風險管理系統,管理人員普遍缺乏風險控制意識,2011年10月的海底撈勾兌事件:記者“臥底”打工海底撈,并在《城市信報》報道海底撈骨頭湯和飲料是勾兌的,此報道在網上迅速傳開,被轉載上萬次,顧客心中“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海底撈”的超五星式服務的海底撈,在一夜間讓其美譽度一落千丈,致使海底撈的聲譽及經營受到極大損失。而海底撈相關人員未能及時、有效地對該報道加以管理乃至解釋,只稱那是合理操作工序,對外保持謹慎,沉默的態度。這一事件的發生及造成的影響,還有事后的處理情況,無不給海底撈人敲響了警鐘,風險管理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第三,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一方面海底撈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層面的不足,海底撈公司的客戶沒有一定的范圍,但相對來說家庭聚餐,同事聚餐,下級請上級吃飯等團體性顧客比較多。公司的食品質量、檢測等都比較嚴格,公司需要具有一定的品牌優勢才能得到顧客的認可。為滿足客戶要求,海底撈公司進行了多項質量體系認證,食品質量控制上與同行業相比比較規范。公司始終秉承“服務至上、顧客至上”的理念使得海底撈發展至今,但發展壯大的同時海底撈后勤部門的制度體系:風險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董事會制度等規章制度明顯不足。海底撈的許多員工都是親戚朋友介紹的,甚至有的全家都在海底撈工作,員工以海底撈為家,但光靠這些關系來維護企業的長久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制度體系的缺陷很有可能成為海底撈繼續發展的絆腳石。
第一,好的制度需要依托便捷、有效的載體來實施,最終達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海底撈公司年銷售額從最初的100萬到現在的20多個億,人員從30人發展至上萬人,如果仍靠人告訴人、原始的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公司發展的要求,直接結果是出現庫存商品賬上有,實際庫存沒有;盤點總額一致,明細不一致的現象。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適用的溝通方式,及時有效是溝通達到設計效果的必備條件。溝通也是上傳下達的有效手段,是公司保持創新、活力的潤滑劑。而海底撈公司部門與部門間、上級與下級間、不同部門的員工之間的溝通缺失,部門及員工職責不清晰、缺乏溝通,導致出現內部控制漏洞。
第二,海底撈公司財務核算方面現使用金蝶財務軟件,用于記錄、反映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資產狀況。門店銷售使用天子星數據,門店服務溝通使用信鴿(公司員工的稱呼,其實類似QQ的軟件)來傳遞信息,較為方便。但關于后勤部門的信息溝通無法達到各部門共享利用,海底撈公司未建立專門的信息溝通平臺,公司的政策、規定無法快速、有效的傳達下去,導致部分員工不能及時了解公司政策變化,也不利于員工充分理解和執行現行的程序和政策,影響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
第一,海底撈火鍋沒有設置獨立的企業內部監督機構;公司創立初期,由于職員少、事務單一,沿襲小企業的做法,由領導層說了算的管理模式,把責任推給了個人,不能很好的體現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公平性;而且大部分民營企業機構設置不完善,沒有設置獨立與領導層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導致出現問題后沒有責任人,只能不了了之;海底撈雖然有物流部門,但由于加工工藝比較先進,沒有設置獨立的檢測監管部門,不能很好的監督企業的生產環節,保證食品的安全衛生。
第二,目前海底撈火鍋的主要處理狀況屬于事后管理,沒有很好的發揮企業職能部門的預防功能,采取預防措施;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提高企業處理突發時間的能力;公司在工商、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的要求下在企業外部聘用審計師進行年度的賬務審核程序,但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外部審計師只注重財務報表的表面審計,不能細致認真的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提出建設性意見;再加上沒有和企業的財務總監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從而使很多問題存在信息不暢。
第三,海底撈發展勢頭迅猛,業績突出,口碑良好;導致企業的拓展速度太快,沒有很好的穩固企業的資產和社會地位,因此這樣下去的弊端是規范化、流程化的管理體系必將影響到企業的持續發展。
信息管理系統有速度快,精度高,存儲容量大,強大的邏輯判斷能力,方便了數據的快速傳輸,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強有力的載體。信息管理系統在企業中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了。為了使海底撈的內部控制體系實施的更有保障,有必要建立這種方便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統。
目前,海底撈使用的財務軟件是金蝶財務軟件,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未將職權過大的相容職務分開,一方面是海底撈的內部控制制度還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差錯和欺詐的發生。因此,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應進一步提高。使用其他的軟件或開發新的軟件,為企業量身定制,使各部門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的職責明確,海底撈公司做的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優勢是把原來的控制活動中的人治變成了現在的人、機共治,避免了因高管不明白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而造成的違規現象的發生。科學合理的信息管理手段,不僅加強了內部控制的預防,檢測和修正。并利用信息系統的允許,嚴格按照規定的操作體系,進一步提高海底撈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能力。
IBM創始人沃森說:“員工只做你檢查的事,而不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不管設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多么的完整和齊全,如果沒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對自己偏離軌道的行為進行監督和評價,也沒有把內部控制的不足之處反饋給管理者,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使其制度的建設遠遠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因此,建立海底撈公司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在內部監督檢查的基礎上的。
海底撈公司應依據“內部控制標準”,制定出屬于自己企業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并以此項制度作為日常監督的規范。由董事長帶領總經理融合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建立起內部控制的領導小組,負責內部控制和專項檢查,并根據例行檢查的結果出具內部控制檢查報告的。有關部門依據檢查報告分析其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給出相應的建議。海底撈公司要想保證重新改進的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實際具體的工作中的話還要強化日常工作中的監督檢查力度。
海底撈公司按照工作計劃,審計部門會對公司的不同部門、不同流程的業務每個月都進行嚴格的審計,根據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和意見。當業務范圍,戰略目標,組織結構,關鍵人員變動時,公司的審計部門應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并出具專項報告,如離任審計報告確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風險的存在,以及如何改進和完善。監督檢查有助于發現內部控制的缺陷,但在一個公司內部控制的工作人員是基層的執行者,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這影響著公司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在這一點上員工的感觸是最深的,海底撈公司應該鼓勵員工提出解決方案,變更管理流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1] 王峰章,劉國紅.淺談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J].當代經濟.2008(2).
[2] 李艷.淺議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制度[J].中國商貿.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