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洲
為進一步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民豐農商行以“控險、高效、集中”為導向,遵循“一部五中心”的頂層設計,自2013年起在全轄推進運營工作轉型。通過兩年多的運行,基本實現了柜面業務處理的標準化、集中化和高效化。
調整組織架構,運營體系得到有效優化。一是加強“五大中心”建設。為進一步提升集約化管理水平,該行將原有的“一部六中心”調整為“五大中心”,即會計管理中心、集中作業中心、運營監督中心、運營維護中心、檔案管理中心;并在各中心建立了“四項基本制度”,即崗位職責、管理辦法、操作流程(工作流程)、考核評價辦法,做到中心分工明確、崗位設置合理、崗位有效制約,保證了全行運營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行。二是加強流程銀行建設。該行成立了運營條線流程銀行建設工作小組,以“一項業務、一個制度、一個操作流程”為目標,組織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員工對運營條線的所有制度流程進行再造,并編制成冊下發條線學習,實現了制度的規范化和操作的標準化。三是加強業務指導。該行按月編制運營簡報,定期通報上一月度的全行運營情況,并對主要運營風險進行提示、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柜面人員綜合業務能力和水平。
深化運營改革,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通過深化運營體系改革,有效提升了該行運營工作效率。一是業務授權時間進一步縮短。上收基層主管的授權權利,實行集中授權,并通過對授權系統有效優化、對授權人員和柜面人員的有效培訓,使得遠程集中授權平均時間由集中前的每筆業務60秒縮短至18秒,平均授權等待時間由10秒縮短至2秒,減少了前臺辦理業務的客戶等待時間。二是企業對賬率進一步提升。集中對賬后,由原有的單一紙質對賬調整為紙質上門對賬、電話對賬和網銀對賬,對賬率大幅提升,由集中前的60%提升至目前的97.02%。三是現金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現金管理分中心設置專職清分員崗,通過專業清分,月均清分整點現金量由原0.09億元上升至3億元。四是業務差錯率進一步降低。通過集中授權審核控制,并落實“T+1”風險控制模式,該行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全行的差錯率由之前的萬分之2.5,下降至目前的萬分之0.7。五是清算渠道進一步暢通。通過合理分配工作,及時做好票據解付、印鑒卡建庫、賬戶審核、同城交換、集中開戶、抵質押物集中管理工作。截至11月末,清算分中心開立銀行承兌匯票2766筆,解付承兌匯票合計11318筆,系統查詢查復3686筆,理財產品歸集62次、分紅58次,在業務量不斷增大的同時做到了結算無事故。
強化制度執行,風險防控得到有效加強。一是加強運營條線檢查輔導。對全行44家營業網點實行會計監管包片管理制,每年組織不低于4次專項檢查、1次運營工作全面檢查。會計管理中心每周抽取部分網點進行現金、憑證、印章檢查,每周進網點進行現場輔導和業務檢查,有效提高了柜面風險防范能力。二是加強授權業務標準執行。當網點提交授權業務申請時,申請隨機分配,杜絕了柜面經辦人員與授權人員相互勾結的風險,實現了從橫向分散型的風險控制向縱向集中控制轉變。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授權人員的管理,組織授權人員到網點交流學習,組織授權人員召開風險分析會,授權主管隨機抽取授權員進行授權標準及模塊的考核,實現風險的事前防范。三是加強運營事后監督。實現所有會計業務憑證“T+I”上解掃描,通過風險預警系統對會計業務進行監督,對業務差錯及時進行預警,按差錯類型進行考核管理,實現監督工作制度化。同時落實事后監督的周評價、月交流、季報告制度,持續提升后督工作質量。四是加強檔案和抵質押物的集中管理。改變傳統的保管方式,建立健全抵質押物集中管理制度流程,并堅持定期查庫要求,有效防范抵質押物、信貸資料丟失、信息修改等風險。截至11月末,該行已上收押品13370份、金額122.39億元。五是加強對公賬戶開立審核。通過推行對公賬戶集中開戶、集中審核,實現了城區對公賬戶開立標準統一,有效防范了虛假開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