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艷
(信陽農(nóng)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不同濃度2鉀4氯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在稻茬麥田施用的安全性報告
孫君艷
(信陽農(nóng)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試驗采用完全隨機的方法,將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其藥效及安全性進行試驗,并測定不同濃度的除草劑與肥料配施下對小麥的葉面積、株高等形態(tài)指標的影響以及對小麥田雜草的防除效果,結果表明:除草劑(2鉀4氯)在1 500~2 250 ml/hm2與肥料配施對小麥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小,安全性高,而且麥田雜草防除效果較好,可作為麥田良好的除草劑施用方法。
除草劑;小麥;安全性;藥效
豫南稻茬麥田約為12萬hm2占豫南地區(qū)麥播面積的46%,影響稻茬麥產(chǎn)量的主要原因是越冬前由于前茬作物水稻收獲較晚,留給后茬作物小麥的整地時間有限,因而容易引起小麥返青后.麥田雜草生長旺盛,與小麥爭奪肥水及自然資源現(xiàn)象突出,所以,小麥返青后最主要的管理措施是及時防治雜草,但由于麥苗幼小,氣溫剛剛回升,因而利用人工方法除草不很現(xiàn)實,故常采用除草劑[1],同時返青期是小麥開始旺盛進行根莖葉分蘗的時期,對養(yǎng)料需求敏感,因而,在返青期若結合施肥將除草劑與肥料一起施入則可達到既培肥地力又同時防治麥田雜草的效果,一舉兩得,減少人工投入,提高經(jīng)濟效益。
2鉀4氯是苯氧羧酸類激素類除草劑,選擇性較強,主要防除禾本科作物田中雙子葉雜草,常常在麥田返青時施用效果良好[2]。故,本試驗意欲通過研究在麥田返青、拔節(jié)時將氮肥(尿素)與除草劑(2鉀4氯)混施對小麥生長發(fā)育的安全性影響,為豫南稻茬麥區(qū)促進小麥生產(chǎn),減少勞動投入,提高小麥經(jīng)濟效益提供試驗依據(jù)。
除草劑 56% 二甲四氯鈉鹽 (遼寧撫順農(nóng)藥廠生產(chǎn)),尿素(N≧46.0%),供試作物為小麥,品種為豫麥50。
試驗設在信陽農(nóng)林學院水稻研究所試驗田,前茬作物水稻,肥力中等,除草劑與肥料 (尿素450 kg/hm2)在小麥返青—拔節(jié)混用做追肥施用,共設5個處理,處理1:施用肥料(尿素)450 kg/hm2(對照);處理 2:750 ml/hm2+肥料(尿素)450 kg/hm2; 處理 3:1 500 ml/hm2+肥料 (尿素)450 kg/hm2處理 4:2 250 ml/hm2+肥料 (尿素)450 kg/hm2; 處 理 5:3 000 ml/hm2+肥 料 (尿素)450kg/hm2;每個處理設 3次重復。
試驗時間是2014年3月10日,小麥處于返青期,將肥料(尿素)與除草劑混合,然后施于麥田中,為充分發(fā)揮除草劑的藥效,同時灌水,以后在返青-拔節(jié)期間,每十五天調(diào)查一次麥苗的生長指標和麥田雜草指標,共調(diào)查4次,成熟后考種。
試驗數(shù)據(jù)利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常規(guī)方法調(diào)查雜草的數(shù)量、種類。
常規(guī)方法調(diào)查小麥的生長指標:株高、旗葉面積、倒二葉的葉面積
常規(guī)考種方法測定小麥穗長、穗重及籽粒千粒重等。
常規(guī)方法計算雜草防除效果[3]
雜草株防效計算方法 A=(B-C)/B×100
其中:A:株防除效果;B:對照的雜草基數(shù)(株 /0.5 m2);C:各處理的雜草基數(shù)(株 /0.5 m2)。雜草鮮重防效計算方法:A=(B-C)/B×100
其中:A:鮮重防除效果;B:對照雜草鮮重(g/0.5 m2);C:各處理的雜草鮮重(g/0.5 m2)
小麥旗葉、倒二葉的葉面積測定:葉面積測量儀YMJ-A。

表1 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小麥形態(tài)指標的影響
2.1.1 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小麥葉面積的影響 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及與外界進行水氣交換的主要器官,葉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植物的受光,反映了植物體內(nèi)物質(zhì)積累的源的大小[4],小麥的旗葉和倒二葉是拔節(jié)后到孕穗期間抽出的,主要供應幼穗的分化、開花、籽粒的形成及灌漿所需要的光合產(chǎn)物。因此,它們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單株的穗數(shù)、穗重,進而影響小麥的產(chǎn)量。
對表1進行分析可知,除草劑2鉀4氯與肥料(尿素)配合施用過程中,與對照相比處理2的差異不明顯,處理3、4、5與對照相比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處理3、4的葉面積都顯著大于處理1,而處理5的葉面積顯著小于對照。
分析以上,由于除草劑2鉀4氯的使用減少了田間雜草的蔭蔽,改善了田間小氣候,又因配施肥料(尿素)增強小麥對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使得小麥葉片得到充分生長,促進籽粒灌漿期間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小麥產(chǎn)量的提高;但當除草劑濃度偏高時(2 鉀 4 氯 3 000 ml/hm2),由于較高濃度的除草劑會使小麥受到一定的藥害作用,從而導致小麥葉面積顯著低于對照。
2.1.2 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小麥株高的影響 測量小麥株高主要是考察小麥在施用除草劑后安全性與否,因為株高可以反映小麥在整個生長發(fā)育期間的發(fā)育狀況。對表1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一定濃度的2鉀4氯除草劑在與肥料配施時,對小麥的株高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處理2、3、4與對照相比在0.05水平下差異顯著,均高于對照株高,而處理5與對照相比則顯著降低。說明施用適宜濃度的除草劑可降低田間雜草的隱蔽,促進小麥生長,而當施用較高濃度的除草劑(2鉀4氯3 000 ml/hm2)時,由于藥害作用,導致小麥節(jié)間細胞分裂受阻,使其生長發(fā)育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小麥的株高。
2.1.3 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小麥穗長的影響 穗長是衡量小麥生殖器官發(fā)育是否良好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庫的大小,預示小麥產(chǎn)量的高低。
小麥經(jīng)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處理后,結果表明,處理2、3、4的穗長顯著高于對照,處理5的穗長與對照相比差異不顯著。這說明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后增強了小麥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積累能力,促進小麥幼穗的分化發(fā)育,有利于灌漿期光合產(chǎn)物的輸送、儲存,對產(chǎn)量的提高起一定作用。
2.1.4 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小麥千粒重的影響 千粒重反映了小麥在灌漿期間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狀況,是小麥產(chǎn)量構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麥的千粒重能直觀地反映出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后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效益。
分析表1可以看出,小麥經(jīng)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處理后,處理2、3、4千粒重顯著大于對照,而處理5與對照相比在0.05水平下差異不明顯。說明適當濃度的除草劑(2鉀4氯1 500~2 250 ml/hm2)與肥料配施處理有利于小麥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增加千粒重,進而提高小麥產(chǎn)量的。
通過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兩個指標來考察施用除草劑對麥田雜草的防除效果。每處理隨機抽取0.5 m2樣點進行調(diào)查,主要調(diào)查雜草種類、密度。
對表2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隨除草劑濃度的增大,無論是闊葉雜草還是禾本科雜草,其雜草株的防效效果和鮮重的防效效果均呈遞增趨勢。
在除草劑濃度為處理 5(3 000 ml/hm2)時,除草劑對闊葉雜草的防除株數(shù)達到了最大72.5%,對禾本科雜草防效株數(shù)也達到了最大81.2%,闊葉雜草鮮重的最大防效是 77.5%,禾本科雜草鮮重的防效是85.5%;說明,若單純考慮防除雜草的效果來看,濃度越高效果越明顯。

表2 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雜草防除效果的影響
(1)不同濃度的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小麥的葉面積、株高、穗長、千粒重等生長指標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隨著除草劑濃度的增加,在適宜的濃度范圍內(nèi)(2鉀4氯1 500~2 250 ml/hm2)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可促進小麥的葉面積、株高、穗長、千粒重等生長指標,但是當除草劑濃度過高時,會產(chǎn)生藥害作用,導致小麥的葉面積、株高、穗長、千粒重等降低[5]。 因此,除草劑(2 鉀 4氯)與肥料配施的濃度在處理3~4(1 500~2 250 ml/hm2)對小麥的生長即有促進作用,又能達到防除雜草的效果。
(2)不同濃度的除草劑與肥料配施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安全性影響,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雖然隨著除草劑濃度的增加,防除效果增強,但當濃度超過3 000 ml/hm2時,會產(chǎn)生藥害作用,使小麥的葉面積、株高、穗長、千粒重等生長指標降低,必然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良影響。
(3)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處理,二者沒有產(chǎn)生明顯的拮抗作用[6]。相反由于增施肥料,增強了小麥的抗性,使得除草劑可能對小麥的毒害作用降低或表現(xiàn)不明顯,從而也保證小麥的安全性。
(4)不同濃度的除草劑與肥料配施處理,由于將除草劑隨肥料一次性施于土壤,減少了人工田間作業(yè)次數(shù),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故此種除草劑的施用方法可在麥田防除雜草上進行推廣。
(5)不同濃度除草劑與肥料配施處理的試驗表明,除草劑(2 鉀 4 氯)在 1 500~2 250 ml/hm2與肥料混用施用,可在保證小麥安全的情況下達到良好的除草效果。
[1]蘇少泉,宋順祖.中國農(nóng)田雜草化學防治[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6.
[2]黃曉萱,劉先標,吳力爭,等.新農(nóng)藥科學使用手冊[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李合生.植物生理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4]王亞紅,劉萬鋒,曹穎,等.冬小麥田闊葉雜草化學防除技術研究[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7(4):10-15.
[5]黃振剛,王鵬,劉云龍.除草劑藥害產(chǎn)生原因及防止技術的探討[J].農(nóng)藥科學與管理,2008,29(3):50-51.
[6]王莉萍,雷爭民.小麥除草劑除草效果對比試驗報告[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14,22(11):54-55.
Safety Report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2 Potassium 4 Chlorine Herbicide and Fertilizer in Rice Wheat Field
SUN Jun-yan
(Xi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Xinyang Henan 464000,China)
This test uses completely random method,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erbicide and fertilizer,on their efficacy and safety tests were conducted and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erbicide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wheat leaf area,plant higher morphological index of effect and on weeds in wheat field of anti remov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2 potassium chloride)herbicides in 1 500 ml~2 250 ml/h square meter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whe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 little effect,high safety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weeds in wheat field effect is better,and it can as a good crop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 methods.
Herbicides;Wheat;Security;Efficacy
S481+.9
A
1673-6737(2016)04-0042-04
2016-02-20
孫君艷(1972-)女,副教授,碩士,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研究。
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