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婷



摘要:近年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頻繁,亟需既能教書育人,又能參與企業生產管理的崗位人員,即“校企雙崗”教師。由于“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方案設計在指標體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導致此類崗位在人員的選用、管理、考核等多個環節存在問題,以致影響校企合作項目和學校育人質量。對此,本文從現狀分析入手,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校企合作中的“校企雙崗”教師選拔為例,對該類崗位選拔性素質測評的指標及標準設計方案進行研究。
關鍵詞:企業;選拔性素質測評;校企雙崗;方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11-0043-03
一、 引言
當前,隨著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鼓勵中職學校大力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實踐,中職學校教師,尤其是“雙師型”教師與企業聯系越來越緊密,到企業掛崗鍛煉的機會不斷增多,部分教師同時承擔學校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人員“雙崗位”工作。我們暫且將這樣的教師定義為“校企雙崗”教師。
“校企雙崗”教師的教師主要來源于“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是指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職業資格,是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經驗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往往是中職學校校企合作的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既承擔著學校專業建設和教學的重大任務,也在校企合作中具體完成專業設置、教學設計、實訓指導和教學成效評價等核心任務,有的還兼職企業生產總監或設計總監,承擔著企業的產品服務研發的任務。他們的工作內容既有教師教書育人的部分,也有企業人員參與生產經營管理的部分。其中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部分,又傾向于人才培養和管理的工作內容。
目前,很多學校對“校企雙崗”教師進行選拔性素質測評時,通常呈現教育體制內的單向選拔的特征,或者是由學校領導點名選用,或者是教師自愿報名,又或者是小團體內采用投票等方式選拔。以上的選拔方式,都不夠科學,不能真正根據崗位要求和人員本身素質綜合考量,使得教師在思維上也是把校企合作當做教學任務而不是崗位工作來執行,非但不能長期有效激發教師的積極性,也容易導致教師產生“誰都能干,誰干都一樣”的錯覺,缺乏人力資源效益觀念,以致與企業交流合作起來始終欠缺契合度,從而影響校企合作的教學質量。
二、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校企雙崗”教師選拔的背景及意義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也是由職業教育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每一行業每種職業組成了一個獨特的環境,這一環境要求從事這一行業或職業的人必須具備特定的能力和專門的知識,在這些能力和知識中有某些觀念、某些應用和某些觀察事物的方式占主導地位。以服裝專業中“婚紗加工工藝”為例,有裁床、配件、附件、車工、中查、手工、洗油、尾查、包裝等16個環節,分裁剪、釘珠、排花、手工花、修下腳等13個工藝工種,原材料有主料、里布、坯布、魚骨、配件等8大種,流行色彩有白色、速品藍、奶黃等10種。如果中職學校及其教師不能按照企業真實的生產管理要求來開展實訓教學,很難保證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能符合企業要求。
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創建于1991年,1996年成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3年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服裝專業是該學校龍頭專業。該專業把企業引進校園,把課堂搬進車間,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工學對接,雙線工學”的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培訓設計、紙樣、生產、展示、檢測、營銷、管理等適應現代服裝行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為此,該專業聘請了二十多位全國著名服裝設計師和企業技師為專家顧問,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山市休閑服裝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等數十家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設立了針織梭織、紙樣裁剪、數碼印花、西裝禮服設計與制作等十多個生產任務工作室,研發了亞麻系列、世博變溫T恤、中小學生校服等深受歡迎的服裝產品,創立了白金漢姆、酷侶等服裝品牌,并形成了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如圖1所示:
圖1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示意圖
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背景和要求下,“校企雙崗”教師的選拔和使用顯得十分重要。
三、“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遵循的原則及要求
任何崗位的設置與選拔,都要遵循個體差異、工作差異和人崗匹配等三個原則。對“校企雙崗”教師的進行選拔性素質測評,應同時注重“學校教師”與“企業員工”的雙重考量。首先是教師身份,其產出反映在人才培養和數量和質量上,選拔性素質測評中主要是教育教學的工作崗位要求,即要注意本人的從師任教的素質及能力。再者是“企業員工”身份,要融合企業生產經營對于崗位人員的素質要求,注重考量其對他人及組織可能形成影響的核心因素,如專業技能素養、溝通與協作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只有兼顧兩者要求,才能同時滿足學校教書育人和企業生產管理的要求。因此,素質測評指標和標準的設計應考慮到兩者的交叉性、綜合性和特殊性,以助于教師最大程度地適應雙崗需要,以在校企合作中更好地開展教學服務。
同時,由于選拔性素質測評是以選拔優秀員工為目的的測評,具備強調測評的區分功能、測評標準剛性強、測評過程強調客觀性、測評指標具有靈活性、結果體現為等級或分數等特點。
由上可見,該中職學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學校和服裝專業部的雙層校企合作團隊。學校教師全程參與項目的調研、評估、規劃、實施、考核、改進等環節,通過內部選拔的方式,形成了學校校企辦公室主任、專業部長、專業教師和助教等四級崗位的合作關系。因此,“校企雙崗”已經不僅是一個崗位,而是一類崗位。在“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中,還要注意不同層次的崗位的指標標準有所差異。如表1所示:
四、“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指標及標準體系設計
2014年6月,該學校開展《中職學校“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指標內容調查》,選取50位專業教師和15家與學校已經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進行問卷調查。
中職學校“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測評研究
(一)“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指標設計
經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最終設計出“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指標分為四個一級指標,即品德素質與職業素養、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校企合作項目運作與管理能力、優勢培養與綜合評價能力,并分別細化成二級指標,賦予相應的分值,總分為100分。如表2所示:
(二)“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標準設計
標準是指測評標準體系的內在規定性,表現為各種素質規范化行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與規定。“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的標準是對上一級指標的內涵描述。以下是該類崗位的標準。如表3所示:
表3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標準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一級標準
品德素質與職業素養
恪守教師職業承諾
熱愛教育事業,正確認識并堅持從事職業教育,熱愛和尊重學生,有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執行日常教學任務,關心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言行舉止積極正向、符合社會倫理道德,倡導安全、科學、有效的教育理念及方法
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所授專業知識與技能
具備充分的所授專業知識,嫻熟掌握專業相關的技能,及時了解專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并不斷更新提升,確保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能夠勝任相關教學任務
學習與探索
具有堅持學習的動機、態度和習慣,能夠從工作需求中敏銳地感知學習需求,形成和執行學習計劃,主動學習新知識,鍛煉新技能,探索新變化,自覺了解新領域,通過課題研究和實踐教學等方式,積極應用和分享,促進所在組織成員共同提升
信息與技術素養
具備較強的信息獲取、檢索、分析、整合、傳播能力,能夠根據教學活動需要,熟練使用相關的各類軟硬件進行備課、教學、評價、教研、存檔等工作,并不斷應用新的信息和技術,提升教學效果
設計與組織能力
能夠根據教學對象的需要,設立教學目標和任務,運用正確的教學理論、教材、教具和技術方法,有創造性地設計和實施教學環節活動,有效地組織、落實并促進教學成果的轉化
一體化教學能力
能夠運作有效的教學機制,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法,綜合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嫻熟地使用相應的教學及實訓設備,有效地培養學生參與工作項目、執行具體任務和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科學、漸進的評價與反饋,不斷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
教學反思與分享
有計劃地實施教學活動,敏銳洞察學生成長變化,理性認識教學結果,建設性地反思教學活動與相關工作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并根據事實進行持續改善,樂于分享反思過程與改進效果
校企合作項目運作與管理能力
項目教學能力
能夠正確認識校企合作對于職業教育的作用,從客觀上接受企業成本、效率和質量的關系,主動與企業合作者良好溝通,做好項目教學及實訓計劃并付諸實施,有效調整和改進自身教學工作
優勢培養與職業評價
多元與個性培養
能夠關注并覺察不同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并給予他們平等的發展機會,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化優勢,包括學習能力優勢、專業技能優勢和生活能力優勢
發展性學生評價
結合職業要求,從發展性的角度去評價學生,能夠系統地記錄、追蹤、評估和呈現學生整體學習過程與產出結果,并在過程中及時反饋與響應,成績報告能夠高信度、高效度地反映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下一最近發展區
營造職業認同感
培養學生從事專業所需要的態度與素養,幫助學生體驗和獲取從事相應專業職業的價值與成就,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通過制定職業發展計劃形成職業承諾
(三)“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標度和標記設計
標度是對標準進行外在形式的劃分,表現為對素質行為或表現的范圍、強度和頻率的規定。由于“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的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其采用定義式的標度方式比較合適。對于標記,采用字母、漢字或數字都適合。在此,以本標度中最后一個,也是最為抽象的一個指標“營造職業認同感”為例進行說明。如表4所示:
五、 結語
總體而言,“校企雙崗”教師選拔性素質測評方案設計基本遵循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關于招聘與配置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其中的指標體系是在嚴密的調查、分析和匯總的基礎上設計的,能夠很好地滿足中職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和校企合作的要求,也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當前,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期望,教育部于2013年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中職教師的能力素質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思考,能夠為進一步豐富“校企雙崗”教師的崗位內涵提供參考,以促進中職校企合作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14〕19號.2014.
[2]張人杰.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