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13 廣東省高等院校學科與專業共建專項資金(編號2013LYM0063);2014 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414278004)。
作者簡介:鄭譽煌(1979-),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統,普適計算,工業自動化。
摘 要:當前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學生能使用實驗室的
時間不足和合適學生本階段所使用的科研設備和儀器資源不足的問題。本文提出了
建設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開放實驗室。該實驗室以時間開放、對象開放、設備開
放為特征。實踐證明,開放實驗室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推動大學生創
新訓練項目的開展。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 開放實驗室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1
A construction scheme of open laboratory for 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
ZHENG Yu-huang
(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 510303)
Abstra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student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 students cannot use the laboratory resources enough. In this paper,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laboratory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laboratory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 The open laborato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pen laboratory; 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科研意識,國家教育 部在“十二五”期間啟動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該項目旨在促進高等學校轉變教育 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訓練,探索以科研課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改革,倡導以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驗,注重科學研究過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大學生在本科階段得到創新性科學研究的鍛煉[1]。
然而在 2013 年和 2014 年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實際指導過程中,存在著學生 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與項目實驗資源嚴重短缺的矛盾。實驗資源嚴重短缺有兩層含義:一是學 生能使用實驗室的時間資源不足,二是合適學生本階段所使用的科研設備和儀器資源不足。
學生能使用實驗室的時間資源不足主要體現在學生不能自由支配使用實驗室的時間。參與本項目的學生以二年級和三年級為主,他們正處于學習本專業核心課程的關鍵階段,學習 任務較重。他們在實驗室做科研的時間往往只能在課后時間完成,這就導致了他們的實驗時 間得不到充分的保證,也打擊了他們的科研積極性。
合適學生本階段所使用的科研設備和儀器資源不足主要體現在現有的實驗室封閉
性較強,每個實驗室中的設備所涉及知識面比較單一,缺少各學科知識之間的相互融合,造成了學生缺乏跨學科實驗的條件,導致了無法適應創新型人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提出建設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開放實驗室。實踐證明,開放實驗室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有力支持了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開展。
1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的特征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能夠提供一個創造性科研環境,讓大學生能結合專業特點和項目進展,主動到實驗室開展相關項目的研究,能夠滿足學生科研需要[3]。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的要具有以下特征:
(1)時間開放:只要有實驗室教師在即可予以使用,不受其他實驗課程所影響。
(2)服務對象開放:此實驗室雖然是為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而設置的,但是此實驗室不 排斥積極參與科研的優秀學生。這樣有助于發現新的科研苗子,增強項目組的科研人才儲備。
(3)設備開放: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一屆一屆學生持續研究某個 項目的過程。因此要求所采購的科研設備必須有擴展性和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 程度自行搭建合適的研究平臺。
2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的制度保障
(1)開放時間的制度保障。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的開發時間采用定時制和預約制。定時制即實驗室教師在固定的時間開放此實驗室。預約制即學生與實驗室教約
定在非正常上課時間使用實驗室[4]。
(2)設備外借制度。學生可以外借設備但是需要外借人寫借條并由負責教師保管借條。 進入實驗室的教師和學生必須進行登記,每次使用完儀器必須填寫儀器記錄本,然后由實驗 管理人員確認儀器無損壞時方可離開。
(3)設備登記制度:現在有多少設備入庫、多少損耗必須一一登記。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地查出儀器設備的使用現狀。特別是理工科類的開放實驗室,實驗的耗材較多,耗 材的登記可以讓實驗室教師及時的補充實驗耗材[5]。
(4)教師保障制度:教師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以及先進的科研課題。實驗室要有專職實驗人員進行管理,負責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儀器的使用、維護和保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對于儀器不僅僅讓學生學會使用,還應使學生掌握各種實驗手段,熟悉各種實驗儀器的原理、構造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在確保實驗安全的前提下,應加強對學生 實驗能力、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的培養,而不是讓學生盲目的服從。
(5)設備采購制度: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是大學生的科研項目,其研究水平必須達到優秀本科畢業生的水平,但由于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經費有限,不可能采購昂貴的先進的實驗設備,因此只能在有限的經費下購買適用于本科生科研的設備。如何采購性價比高的科研設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3 實踐驗證
本人對比 2013 年和 2014 年兩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指導經驗,2013 年沒有實施開放實驗室和 2014 年實施開放實驗室制度后,如表 1 所示。
表1 執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前后對比(2013年和 2014 年)
從表 1 可見,實現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放實驗室后,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到空前的
提高, 各項指標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據 2014 年的統計結果,參與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學生年 級分布呈現出以三年級為先鋒,二年級為主力,一年級為后備的狀態,如圖 1 和圖 2 所示。
圖 1 2014 年參與項目的學生年級分布
圖 2 2014 年完成論文的學生年級分布
從 2014 年的實踐分析,參與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學生專業分布呈現跨學科的特點, 以本項目的學科為主,其余學科為輔的特點,完全符合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所要達到綜合訓 練大學生的初衷。如圖 3 所示。
圖 3 2014 年參與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學生專業分布
4 結論
本文提出了建設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開放實驗室,這實驗室是一種較好的大學生創新 訓練項目實施方案。開放實驗室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質量,培養大學生的創新 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提升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推動 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功.基于項目的大學生創新訓練的實踐和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 (7):41-42 [2] 肖耀峰, 何源. 高校開放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 2014, 48(11):12-13
[3] 馬先明, 基于開放實驗室平臺提高工科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 2014, (2):100-102 [4] 高紅秀, 潘春清, 李晶. 開放實驗室的形式與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4,(8):160-160
[5] 吳麗麗,安麗佩.關于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5(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