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姓名:林光永,出生年(月):1971.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福建大田,學歷:本科,職稱:三級演奏員(中級),研究方向:鋼琴教學
摘要:學習舞蹈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是中國古典舞基訓,可以訓練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技術、能力和身體的柔韌度。在進行基訓課教學中,鋼琴伴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針對怎樣融合中國古典舞基訓課和鋼琴伴奏來進行分析,闡述了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中最為有力的伴奏歌曲,對幾種不同類型的伴奏曲目進行詳細的探討,以表明不同伴奏曲目在舞蹈中占據著的重要地位和其發揮的不同作用。以期通過本次探討,能為相關專業人士開展實踐活動提供重要的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鋼琴伴奏 基訓課 中國古典舞
中圖分類號: 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中國古典舞基訓是一門具有多功能的課程,可以培養學習具備我國古典舞的技巧和技術等綜合素質,還可以讓其具備我國古典舞的神韻。伴奏我國古典舞基訓的樂器是鋼琴,要求充分結合我國古典舞的音樂曲風和鋼琴的演奏特點,我國古典舞在訓練基本功中抑揚頓挫的節奏、技術技巧、身法韻律、審美特征和舞姿造型等都顯現出中華民族的獨有風范,教師在進行鋼琴伴奏中應該明確這兩者的共通性,在彈奏中盡可能地使用民族傳統的方法,選曲上精益求精。在中國古典舞基訓課中,鋼琴伴奏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增進教學質量和順利完成教學計劃。
1鋼琴伴奏中強勁有力的曲目
此類伴奏曲目主要運用在大跳、中跳和大踢腿等組合。在進行鋼琴彈奏是應該注意節奏感,注重聲音力量的穿透性和傳遞性。在彈奏重音之時,要知道并不是把力量砸下去,還應該根據舞者的呼吸來進行調節,緊緊把握節拍中的重拍點,如此才可以很好地表現音樂的感染力和音樂感。音樂上主要是采用西洋的大小調式。比如,第一,大跳。針對中跳和小跳來講,大跳具有最大的幅度和高度,在空中要求出現瞬間停頓的動作,一般采用的音樂節拍是 3/4。鋼琴伴奏時要求和舞蹈學生的呼吸同步,可以采用帶和弦音或者空八度的八度旋律,為了實現剛勁有力的支撐功效,可以采用強拍音,并帶上附點的節奏,在跳躍的前后所出現的吸氣和吐氣應該同步進行釋放,伴奏織體多用帶八度低音的柱式和弦。一般采用大調式音樂來伴奏大跳,突出樂曲明亮而挺拔。第二,中跳。中跳具有較慢的速度,要求具有向上的爆發力,主要是訓練膝蓋和腳腕等的蹲跳能力。主要采用 3/4拍子的音樂。彈奏時旋律重音用帶和弦式旋律,伴奏織體多用帶八度低音的柱式和弦。第三,大踢腿。大踢腿訓練主要是快速地、有力地將腿的繃直形態向身體的不同方位踢起,要求韌帶柔韌、肌肉具有爆發力,動作速度穩而有力,適合 4/4拍子進行曲風格的音樂,節奏堅定有力,旋律多用附點音符來突出動作重拍,彈奏時要突出強弱的拍感,伴奏織體用純八度音程和三和弦組合,奏出飽滿和諧的音響。
2鋼琴伴奏中活潑歡快的曲目
此類鋼琴伴奏的曲目主要運用于串翻、點翻、單一四位轉、流動小跳、原地小跳、射燕小跳、小彈腿、小踢腿和五位擦地等組合。應該運用彈性 、輕巧、通透的觸鍵 ,機敏的捕捉舞者足尖的節奏特點,營造出活潑輕快地音樂意境。主要采取中國五聲調式的音樂來進行鋼琴伴奏時,大多是針對串翻、點翻、流動小跳和射燕小跳,不過單一四位轉、原地小跳組合、小彈腿、小踢腿和五位擦地等就主要是采用西洋大小調式的音樂來進行伴奏。具體有:第一,點翻身、串翻身。主要適用于2/4的拍子,用于對學生腰部的動作進行訓練,要求穩定和協調。主要運用的樂曲是歡快和活潑的,曲風具有較強的跳躍感和鮮明的節奏點,左手彈奏時要加入輕巧的具有較強跳躍感的和弦。第二,單一四位轉。適合采用速度中快的 2/4拍子的音樂,主要是用于訓練舞蹈學生的平衡重心、轉力、發力和準備。這些音樂曲目要求能夠使人聽了就有旋轉感,同時還應該具有一定的推動向前的力量。舞蹈學生能夠通過這類曲目的鋼琴伴奏使出力量,幫助該動作的完美完成。第三,小踢腿、小彈腿。主要是訓練肌肉反應力、腳尖快出快收的敏捷度和力度,適合用 2/4、4/4拍子,曲風活潑緊湊、速度中快的音樂,伴奏織體適合帶低音半分解和弦,彈奏時重拍音與舞蹈動作重拍一致,節奏點清晰、干脆,多用顆粒性、注意音的間斷性、三度雙音跳音和斷奏。第四,五位擦地。主要是訓練腿的控制力和延伸感,適合用 3/4拍子和2/4,為小快板,左手的伴奏形式為和弦,用較輕巧的和弦斷奏方式彈奏,適當強調第一拍,緊緊抓住和舞蹈學生的腳底速度的配合。第五,小跳。主要是訓練腳腕靈活的彈跳能力,具有較快的頻率和比較小的跳動幅度,主要適合采用的音樂為2/4拍、彈性和活潑類的。流動小跳和射燕小跳屬于中年級的小跳范疇,增加了很多我國古典舞的素材,大多采用跳躍、歡快和活潑的民族性曲調。原地小跳屬于低年級的小跳范疇內,一般采用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等方式,主要應用一些從弱起小節開始的西洋曲調。
3鋼琴伴奏抒情優美的曲目
此類曲目主要適合運用在控制、腰、單腿蹲、蹲和一位擦地等組合。要求眼睛觀察舞蹈學生的呼吸來制定呼吸的氣口,鋼琴彈奏時要具有通透飽滿的音質。中國五聲調式音樂主要運用于控制、腰、單腿蹲和蹲組合上,西洋大小調式音樂主要應用于一位擦地組合中。主要有:第一,控制。具有柔韌、優美和舒展的動作性質,主要是訓練肌肉的協調柔韌度和內在控制能力。3/4或 4/4拍子,主要運用的音樂為具有悠緩速度、寧靜且不平淡類。使用的觸鍵方法是柔韌和連奏,需要時可以加入延音踏板等演奏方式。第二,腰。主要是訓練肌肉的彈性和伸縮韌帶,采用適中的速度和 4/4和 2/4的拍子。彈奏時要求左手輕柔連貫,右手流暢自如,主要是平穩的帶動旋律。第三,單腿蹲。采用速度適中、具有優美旋律的 4/4拍子的音樂,主要用于訓練柔韌的膝胯關節和拉伸肌肉。使用半分解琶音或全分解琶音音型的伴奏織體,在進行鋼琴彈奏時要求連奏,注重運用手腕和柔和的指尖來彈奏下鍵。第四,蹲。采用 3/4拍子或 4/4拍子,主要是幫助腿部具有柔韌度和力量。使用方便流動的琶音音型來做伴奏織體,要求跌宕起伏的旋律和大氣伸展的音色。彈奏時要根據動作的特征,手指觸鍵的速度要低于力度,如此才可以很簡單的演奏出結實飽滿的音樂。
總而言之,鋼琴伴奏和中國古典舞基訓是音樂與形體的完美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要想彈奏出合適的和正確的鋼琴伴奏音樂,就要求完全領悟和學習我國古典舞的特征,讓中國古典舞基訓永具時代的活力,以求對中國古典舞基訓的教學水平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史貝.鋼琴伴奏在中國古典舞基訓課中的意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2]王正宇.中國古典舞基訓課中鋼琴伴奏分級設立研究[J]. 音樂時空,2013,04:46-48.
[3]李菁.論中國古典舞基訓教學中的鋼琴伴奏[J]. 藝海,2011,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