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路過你的路,因為苦過你的苦,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追逐著你的追逐。”在上月底結束的以“習近平主席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為主題的第十五屆“藍廳論壇”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引用中國歌曲《牽手》中的這幾句精典歌詞,來形容中非關系。
王毅部長所言極是,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在近代都曾遭受過來自帝國主義國家的殘酷壓迫和掠奪,也都曾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反帝反殖民斗爭。相近的苦難、共同的經歷,使得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更能心靈相通,成為中非合作交流的基礎。今天,中國與非洲大地同樣面臨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歷史重任。共同的夢想與追求,又讓今天的中國人民與非洲兄弟的手“牽”得更緊。
日前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成功落下帷幕,這是深化中非務實合作、促進發展戰略對接的歷史盛會,也是一次構建新型國際伙伴關系、促進世界均衡包容發展的歷史盛會。中國對非政策具有四大鮮明特征:真誠平等、義利兼顧、合作共贏、開放包容。在當前國際關系變化調整的關鍵期,中非關系的良性互動、健康發展,業已成為南南合作中的典范之一,對于全面提升第三世界國家團結協作水平和國際話語權地位,以及新的國際秩序的形成,有著超乎尋常的意義。
15年來,通過中非合作論壇這個平臺,中非關系得到全面、快速、深入發展,真正步入機制化的發展軌道。目前,中國已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雙邊貿易額在2014年達到222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是2000年的21倍。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達到324億美元,是2000年的60多倍。超過3000家中國投資企業落戶非洲,幫助非洲國家增加稅收和就業、傳授適用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自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樣,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得益于與非洲國家的廣泛合作。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和結構調整提速,中國的剩余產能需要重新尋找合適的去處,而非洲廣袤的土地、廉價的勞動力、相對優惠的出口政策待遇以及對中國資金、產業、技術的渴望,都對中國的企業有很大吸引力。此外,非洲豐富的資源,也為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增強了中國突破“資源瓶頸”的底氣。
作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非交往歷久彌新,迸發著強大的生命力。攜手把握歷史賦予的機遇、應對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與挑戰,是擺在中非人民面前共同的任務。面向未來,中國的全球化步伐將更加快速穩健,中非發展戰略也將會在更大范圍內對接交融,“中國夢”與“非洲夢”將在世界的東方交相輝映,產生出強大的合力效應,為世界樹立合作共贏的典范!endprint